1.2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教案(表格式)-中职高教版(2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教案(表格式)-中职高教版(2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第 1 课第二框教案
课题 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材 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思想政治 基础模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出 版社)
教学目标 1.了解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历程,理解我国选 择社会主义道路、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2.了解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理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和 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认同并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教学重难点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对于民族复兴的意义;中 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 1 课第一框的学习中,通过了解近代中国的历史,认识中国逐步成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知道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但对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 革命的关系较为陌生。学生对于本框学习的主要困惑在于:为什么我国会选择社会 主义道路?学习本框有助于引导学生认同并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教学方法 教法:议题式教学法
学法:合作探究、社会实践
教学资源 1.文本资源: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 会上的讲话》。 2.视频资源: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第二集《敢教日月换新天》或第 三集《大业奠基》、第四集《起宏图》片段等。 3.场馆资源:中共一大会址(数字纪念馆)、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虚拟展 厅。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总议题: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
课前 预学 【回望走过 的路】 【发布任务, 热身导学】 学生分成四组,两组为查阅文献组,分别阅读毛泽 东所著《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的第二章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任务”、第二章第五节“中国革命的性 质”,以及《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三 中国的历史特 点”“四 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五 新民主 主义的政治”“六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一一 新民主 主义的文化”等内容。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 革命的关系。 两组为观看视频组,分别观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 在大路上》第二集《敢教日月换新天》或第三集《大业 奠基》、第四集《起宏图》片段。 通过课前阅 读文献、观看视 频,引导学生初 步了解新民主主 义革命与社会主 义革命的关系, 为本框题学习做 好铺垫。
课中 研学 议题 1 :为什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25 分钟)
导入 【情境 1 】 《新华字典》是新中国首部现代汉语字典, 首次出 版于 1953 年。自 1950 年启动编撰以来,新华字典共经 历了 12 次修订。 【探究 1 】 1.“新华”二字你们想到什么? 2.假如你们小组参加 1953 年、 1954 年、 1957 年、 在新华字典 里阅读中国,了 解新中国成立到 改革开放前这一 阶段的重要事件 和变革,引入本 框内容的学习。
1959 年、 1962 年、 1966 年版本的新华字典编撰工作, 你们会收录哪些词?
(1)新 民主主义革 命 胜 利 之 后,中国为 什么必须向 社会主义过 渡? 【情境 2 】 1.教材第 6 页“阅读与思考”。 2.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巨大挑战,以“银元之战” 和“米棉之战”为例。 【探究 2 】 这一时期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你还了解哪 些党和国家为巩固人民政权所采取的系列举措?这些举 措为后续的什么工作打下了有力基础? 通过引导学 生了解新中国成 立初期面临的挑 战,在分析史料 的基础上, 引导 学生明确这一时 期党和国家的主 要任务及工作。
【情境 3 】 观点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已经创造了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 观点二: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 平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应该等到 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以后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探究 3 】 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情, 谈谈你对上面两种观 点的认识。 【总结建构】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 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 步走”: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使中 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 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 土地改革、稳定物价、剿匪镇反、抗美援朝, 是巩 固人民政权紧迫而又必要的重大决策,为国家向社会主 义转变、实现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引导学生通 过观点辨析,明 确我国从新民主 主义向社会主义 过渡具备经济政 治条件,具有历 史必然性, 同时 认识到这个过渡 需要一个过程, 即要有一个从新 民主主义向社会 主义的过渡期, 中国革命必须分 “两步走”。
(2)过 渡时期的总 路线和总任 务是什么? 【情境 3 】 1.材料: 1952 年 9 月 24 日,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 会议上初步提出“中国怎样从现在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去”的指导思想和大致设想。经过慎重考虑和反复酝 酿, 1953 年 6 月 15 日, 毛泽东在会议的讲话中,首次 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2.视频: 央视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第三集《建 国创业》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片段。 【探究 3 】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什么? 【总结建构】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 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 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通过自主探 究,了解党在过 渡时期的总路线 和总任务, 理解 社会主义改造的 实质与意义,坚 定对走社会主义 道路的信心。
(4)如 何理解社会 主义改造是 中华民族有 史以来最伟 大最深刻的 变革? 【情境 4 】 视频: 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第三集《大 业奠基》有关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相关片段。 【探究 4 】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伟大 最深刻的变革? 引导学生明 确在过渡时期总 路线的指引下, 中国共产党成功 开创了适合中国 国情的社会主义 制度, 完成了中 华民族有史以来
【总结建构】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 开,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6 年,社会主 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一切进 步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最伟大最深刻的 社会变革。
议题 2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是怎样在艰辛探索中前进的?( 20 分钟)
(5)新 中国建立初 期取得巨大 成就的原因 是什么? 【情境 5 】 1.阅读文本: 教材第 7 页“阅读与思考”。 2.视频:新中国成就档案——第一个五年计划。 【探究 5 】 1.观看视频,结合教材第 7 页“阅读与思考”栏 目,从至少三个角度归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 就。 2.结合视频资料, 分析概括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有 哪些。 通过回顾历 史,引导学生了 解在毛泽东思想 指导下 , “ 一 五”计划期间取 得的巨大成就, 认识到国家发展 要立足实际、坚 持以正确理论为 指导, 走适合本 国国情的发展道 路。
(6)如 何在中国建 设、巩固和 发展社会主 义? 【情境 6 】 1.毛泽东关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相关论述。 2.视频:党的八大召开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探究 6 】 1.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能不能照抄苏联?为什么? 2.观看视频,记录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 完成以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规定。 【总结建构】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对于中国 来说是一个重大而崭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 循。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以苏 联经验教训为鉴戒,开始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符合中国国 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党的八大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形 势,提出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 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 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 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通过自主探 究、合作探究, 从正反两方面论 证如何在中国建 设、巩固和发展 社会主义; 用发 展的观点认识我 国社会主要矛盾 和根本任务发生 的变化。
(7)如 何评价社会 主义制度确 立后我国的 发展状况? 【情境 7 】 社会主义革命已经使我国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 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 误,但我们还是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 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探究 7 】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通过邓小平这一结论,我们可 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总结建构】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这段历史, 是中国共 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 时期。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从总体上看, 全党、全 在学习前文 内容的基础上让 学生理解“不能 用改革开放后的 历史时期否定改 革开放前的历史 时期,也不能用 改革开放前的历 史时期否定改革 开放后的历史时 期”这一重要观 点,用重点论的 观点对历史做出
国人民坚持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战胜各种困难,取得 了举世瞩目的重要成果。 客观评价, 并用 联系的观点分析 改革开放前的探 索对改革开放的 重要作用。
课堂小结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党领导人民完成社 会主义革命,消灭一切剥削制度, 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 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实现了一穷二白、人 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 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 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 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 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通过小结, 让学生能从理论 方面清晰明确地 认识到中国共产 党为什么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 为什么好, 归根 到底是因为马克 思主义行, 为讲 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的开创 奠定基础。
课后 践学 启思导行 党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后,我国国内掀起了 全国人民参加和支援工业化建设的热潮,涌现出很多劳 动技术能手,创造出很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好方法。比 如鞍山钢铁厂的王崇伦发明和改进了“万能工具胎”, 大同煤矿的马六孩和他的伙伴们创造了一套“巷道快速 掘进法”……当时还提出了“每一秒钟都为创造社会主 义社会而劳动”的时代口号。 分小组查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涌现出的劳动 模范,写一写他们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事迹,自己应如 何向他们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