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课 我眼中的自己教学目标和设计依据(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我认识包括“生理我”“心理我”“社会我”三个方面的内容。2.了解“乔哈里窗”的相关知识,知道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了解和完善自我。3.学会通过多种渠道来了解和调整自我,以达到更好的自我认识。4.提高运用不同方式探索自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设计依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要求。自我认识是人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全面发展的高峰期,也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时期。初中生的自我认识还不够完善。一方面,学生有强烈的独立意识,从自我体验出发,对自己有很多评价,不再局限于“老师/家长怎么说我”;另一方面,学生的自我认识带有很强的片面性、多变性和模糊性,他们并不能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关注自我认识的内容和方法,学会通过各种渠道完善自我认识。本课属于“自我”模块。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通过多种渠道来了解和调整自我,以达到更好的自我认识。(二)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运用不同方式探索自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建议触动我心班级召开班会,请每位同学做一段简短的自我介绍。三位同学间有这样的议论。★设计意图让学生认只不是一件谷姆的·断努力才能逐步清晰和全面地认识自我★问题听了三位同学的议论后你有什么想法 你会如何介绍自己 ◎教学步骤1.教师可以先请几位同学在址级进仃目找介绍。请学生从清晰性、全面性、客观性等不回维度对这些同学的自我介绍进行评价。2.请学生阅读教材中提出的儿种情况,并说一说在认识自我方面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和困惑。3.教师总结:“受到视角、阅历、经验等影响,我们对自己的认识经常是片面的、模糊的或者不够客观的。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从各个方面、各个渠道加深对自己的了解,才能完善自我认识。”◎问题回应有的学生对这些观点是认同的,觉得说出了自己的苦恼。有的学生不太认同,可以让他们说说自己的困惑。有的学生觉得自己可以很好地进行自我认识,可以请他们在班上做一个自我介绍,让大家来感觉和判断一下。心灵课堂体验活动一:认识自己你眼中地自己是什么样的?请根据自己的情况,填写下面的内容。★设计意图1.让学生进行基本的自我认识。2.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的主要内容★问题你认为还有哪些个人特点可以加进表里?◎教学步骤1.让学生填写教材上的表格,或者以“20个我是谁”的活动替代,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尽可能多地描述自己的特点。2.请学生思考自己所写的特点可以归为哪些类别。3.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是怎样了解到自己的这些特点的,结合“心路指南”部分简要进行讲解。4.教师讲解“自我认识”的三部分主要内容,指出:“了解了自我认识的主要内容,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认识自己,避免忽略自己某方面的特点。”◎问题回应学生可能填写星座、住址、家庭情况、喜欢、不喜欢的食物、电影、颜色等,教师都可以予以认同,学生填写的内容反映了当下的学生文化。学生可能根据教材的标准进行分类,教师要具体解释这个标准,帮助学生把具体内容对应到类别里。学生也可能分为“内部自我”和“外部自我”、“客观自我”和“主观自我”等,教师可以给予肯定,询问这些分类的具体标准,指出其合理之处和不足之处。体验活动二:我的“乔哈里窗”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乔哈里窗”理论,把自我划分为四个区域:公开区、盲目区、隐秘区和未知区。★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乔哈里窗”认识自我的不同部分,掌握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各种途径。★问题对你来说,如何调整自己的“乔哈里窗”,从而更好地认识自我?◎教学步骤1.教师展示“介省里图 的衣怕,间要说明、请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举例优明外省里窗”的具体内容。2.教师列举生活中的现象,例如有的人没有防备心,事无不可对人言;有的人与人相交已久,但总给人一种不熟悉、难以亲近的感觉……请学生结合“乔哈里窗”的知识,说一说这样的人自我的四个区域有什么特点,这种特点对他们会有什么影响,如果想要更好地认识自我,应该做怎样的调整。3.请学生总结大家的发言,归纳填写教材中的表格。4.教师总结:“‘乔哈里窗’既是认识自我的一个框架,也提供了完善自我的思路。我们只有适度扩大公开我,缩小盲目我,挖掘潜能我,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问题回应公开区的调控行为:适当扩大公开区域,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得到更为广泛和真实的反馈。盲目区的调控行为:通过与人的交流,获得真实的反馈,缩小盲目区,避免自己的认识死角。隐秘区的调控行为:适度保持隐秘区,通过自我反思来理解自己:同时也要控制隐秘区的范围,过大容易觉得孤独,过小则容易破坏人际界限。未知区的调控行为:通过参加活动、迎接挑战,探索未知的领域,挖掘自己的潜能,达到更多的自我认识。心路指南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正确全面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地前提。★设计意图让学生具体了解认识自我地不同途径。◎操作建议1.这一部分可以结合前面的各环节来呈现。在“触动我心”环节和“体验活动一”部分,学生介绍了自己的特点后,教师可以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认识到自己这方面的特点的,有没有哪些自我认识是经历过变化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由此自然地引出认识自我的途径。在“心路指南”部分进行小结和提炼即可。2.教师可以进一步和学生讨论每一种方式的具体做法。比如在自我反思的时候通过什么思路来思考,自己可以参加什么类型的活动,从中能够看出自己哪些方面的特点,通过比较来认识自己时需要注意什么等。这样,每一条途径就不再是枯燥的说法,而是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了。心动行动在很多场合,我们都需要进行自我介绍。在下列不同场合,你会如何介绍你自己?★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自我是多方面的,在不同的场合可以重点呈现自我的不同部分。◎操作建议1.学生分为4~6人小组,相互进行不同场合下的模拟自我介绍。除了教材上列出的场合,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列举新的场合让学生练习。2.请学生分享这些自我介绍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样介绍自己,这对我们认识自己有什么启发。3.教师总结:“我们的自我认识是多方面的,在不同场合下表现出来的特点也是各有侧重的。例如,在社团招新时我们侧重于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竞选班委时就要重点说明自己的能力和奉献服务的意识,做志愿者时我们要更多地流露出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在新朋友面前我们则可以更多地表现出自己的性格特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