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九课 爱在屋檐下教学目标和设计依据(一)教学目标1.认识亲子沟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认识亲子沟通不畅的原因。3.尝试站在父母的角度看待父母,理解和体谅父母。4.学会解决与父母的误会和矛盾,提高与父母平等沟通的能力5.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二)设计依据“积极与教师及父母进行沟通”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中与父母沟通是很重要的内容。随着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提高,初中学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他们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而不像以前那样完全地、不加批判地接受父母的观点。由于观点上的分歧,初中学生开始改变对父母的看法,甚至批判父母的言行。而有些父母在爱孩子的同时忽略了孩子独立自主的需要,采用简单直接的方式要求孩子像以前那样对自己言听计从,因而造成亲子关系紧张。应引导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理解父母,同时让学生努力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找到和父母沟通的良好方式,从而形成积极的、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气氛。本课属于“人际”模块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尝试站在父母的角度看待父母,理解和体谅父母。(二)教学难点学会解决与父母的误会和矛盾,提高与父母平等沟通的能力。教学建议触动我心早晨,林芬急急忙忙地抓起书包就往外跑,妈妈叫住了她……★设计意图1.教师用书本故事导人,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和父母相处的状态。2.通过导入故事,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与父母发生隔阂和冲突是常有的事情。★问题你有没有类似经历 说说你的感受。◎教学步骤1.学生阅读材料故事,教师提问学生:“你有没有类似经历 说一说你的感受。”引导学生认识到进人青春期后,自己与父母的相处开始出现冲突与隔阂。2.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主角遇到了什么苦恼 你是怎样看待他们的苦恼的 你自己在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的烦恼 当你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你有哪些感受和想法 3.教师总结:“进入青春期后,我们开始渴望独立,但在父母眼中,我们还是孩子,因此,在许多事情上,我们与父母有了分歧,有了冲突。◎问题回应学生可能会说到自己在家和父母相处的情形,主要是和导入故事类似的情形。学生可能会觉得很无奈,或者有些烦躁。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现象是常见的,并不是个例。心灵课堂体验活动一:心事如何对您说小琳成绩十分优异,可爸爸妈妈还是让她在外面上补习班,每天堆积如山的额外……★设计意图1.帮助学生学会思考父母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期待更好地理解父母。2.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处理与父母分歧的方法。★问题你有类似的经历吗 当时你有何感觉 你是如何反应的 你认为以上案例中的父母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教学步骤1. 教师请学生分小组讨论材料故事,体会故事中主人公的心情。2.教师根据书本中的问题提问,三个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从自身感受开始思考;接着讨论父母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期待;最后引导学生讨论面对这样的情形时,可以有哪些处理方法。3.教师总结:“有时候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会让我们很不舒服,但是这些行为总是传达着父母对我们的期待和爱。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一些更好的方式与父母交流。◎问题回应有些学生可能会回答自己有类似的经历,教师引导这部分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有些学生可能是无奈、委屈、伤心,当时就和父母争吵或者妥协;还有些学生可能回答自已没有这样的经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与父母和睦相处的方法,给其他同学一些建议。故事一中小琳的妈妈可能是期待她保持优异的成绩,担心不上补习班会影响她的成绩;也可能是她的妈妈认为学习好比什么都重要,学习好可以帮助她获得成功等。故事二中芳芳的妈妈认为,和成绩好的学生一起玩对芳芳有帮助,或是不信任芳芳交友的能力,也有可能认为成绩不好的学生一无是处。体验活动二:换把椅子坐一坐人与人之间存在分歧和冲突,往往是因为我们各自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设计意图1.根据体验活动一的讨论结果,让学生体验站在父母角度的感受。2.根据体验到的感受帮助学生进一步细化与父母沟通的方法。★问题与同学讨论我们可以怎样更好地与父母沟通,把要点记录在下面。◎教学步骤1.教师对“体验活动一”做总结,引导学生思考与父母沟通时,可以尝试从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2.教师在讲台前摆两张椅子,请两位学生示范“换椅子”活动:一位学生坐在代表父母的椅子上,体验父母的感受。另一位学生坐在代表孩子的椅子上,体验孩子的感受。教师介绍一个场景请两位学生讨论。学生互换座位,再次体验同一场景。然后教师让两位学生分享在不同角色中的感受。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请学生两两组合,进行活动。最后请学生讨论书本问题,将要点记录下来,在全班分享。3.在活动过程中一定要严肃慎重,既要引发学生感受,又要保护学生的隐私。4.建议非专业教师不要轻易使用这一环节,到学生站在不同立场上思考问题即可结束5.教师结合“心路指南”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任务,有时候父母的行为并不能让我们接受但是当我们站在父母的角度看待问题时,就会多一些体谅和理解。我们可以尝试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促进双方的良好沟通。◎问题回应坐在代表父母的椅子上时,学生会感觉到父母有一种责任感;坐在代表孩子的椅子上时,学生会觉得自己很想和父母沟通,但是不知道怎么表达。此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所以在进行活动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着重谈论感觉,以及体会到隐藏在这些感觉后的新感受。学生可能讨论出“耐心倾听父母”“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心平气和地表达自己”等方面。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体验到的感受,讨论怎么样沟通才能更顺畅。将要点记录之后,在全班分享。心路指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看待父母的眼光发生了变化。★设计意图总结本课的知识要点让学生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方法。◎操作建议1. 教师可以先集思广益,采用“思维爆炸”的形式让学生分享与父母相处的经验。2.教师在这个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总结和补充,避免单纯说教。心动行动一碗馄饨……★设计意图1.将课堂讨论的理论在实践中运用。2.将本课的主题在课后进一步运用。◎操作建议1.教师先收集和展示相关的卡片和美文、锦句等,课堂上展示出来,给学生一些启发。2.教师布置学生制作一张小贺卡或写一封信给父母,表达自己的祝福,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本活动教师可以不检查,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分享写完信后与父母的相处模式的变化和自己的感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