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下心理健康第十五课-把握异性交往尺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科版七年级下心理健康第十五课-把握异性交往尺度

资源简介

第十五课 把握异性交往尺度
教学目标和设计依据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异性交往,认识恰当的异性交往可以带来哪些益处。
2.认识异性交往需要把握恰当尺度,行为举止要有分寸。
3.掌握异性交往的恰当尺度,健康交往。
(二)设计依据
“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初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异性交往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交往是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初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发展,对人际交往产生渴望,包括同性朋友,也包括异性朋友。青春期是珍贵而又神秘的人生必经时期。进人青春期后,学生开始注意异性,对异性交往充满了好奇,也克制不住内心的向往。但是由于青春期的学生过于敏感和富于想象,有不少学生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把握不好爱情与友谊的界限,常将二者混绢,导致心理困惑和迷茫。
本课属于“人际”模块。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认识异性交往需要把握恰当尺度,行为举止要有分寸。
(二)教学难点
掌握异性交往的恰当尺度,健康交往。
教学建议
触动我心
全班同学围成一个大圆做游戏,老师站在圆圈的中间,发号指令…
★设计意图
1,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到与同性交往和与异性交往的差别。
2.通过游戏引出本课的主题。
★问题
在活动中,当你需要和同学手拉手组成花朵的时候,你首先洗择的是同性同学还是异件同学?为什么
◎教学步骤
1.教师提出游戏规则,按照班级人数分成2~3个大组,每个组内要有男生和女生,进行游戏。游戏的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学生是如何组成“梅花”的,重点关注因为害羞不愿意和异性游戏的同学,以及愿意和异性同学进行游戏的同学。
2.游戏结束后,教师提问:“你首先选择的是同性同学还是异性同学 为什么 ”然后提问不愿意和异性同学游戏的同学:“你为什么不选择刚才那位男(女)同学一起游戏呢 ”教师也可以提问选择和异性同学游戏的同学:“刚才我听到有些同学表达了和异性同学一起游戏的担心,你为什么愿意和异性同学一起游戏呢 ”(如果没有这样的同学,也可以不提问)
3.教师总结:“进入青春期以后,同学们的生理和心理悄悄发生着变化,很多同学对和异性同学交往保持着观望和顾虑的态度,不愿意和异性同学接触太多。”
◎问题回应
可能大多数同学会回答选择同性同学,他们可能担心别人会有闲言闲语,自己会不好意思,不愿意和异性同学拉手。
心灵课堂
体验活动一:异性交往益处多
周末,某中学组织同学们外出聚餐。A班老师将男女生分开吃饭;B班老师则将男女生平均分配,即每组男女生比例大致相同………
★设计意图
通过故事分析,让学生体会到正常的男女生交往是对大家有益处的。
★问题
第一个情境中,聚餐时A班和B班男女生的表现为何会出现如此差异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你怎样看待第二个情境中小丽和小磊的互帮互助
◎教学步骤
1.教师请学生分小组讨论故事,根据文后问题分析故事。
2.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文后问题分组讨论,然后全班分享。教师注意提醒学生思考为什么与异性交往会有这么多的好处和帮助。
3.教师总结:“同学们进入青春期后,开始渴望友谊,这个友谊包括和同性同学交往,也包括和异性同学交往。与异性同学交往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帮助,当然,需要把握合适的尺度。”
◎问题回应
学生会回答是因为男女生搭配而导致的差异。男女生在一桌吃饭,会在意异性同学的看法,希望给异性同学留下好的印象,所以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学生可能会回答“小丽和小磊是正当的同学交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小丽和小磊在劳动中的分工和性别优势的关联,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男女生在思维方式上的互补。
心路指南
异性交往是人际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结交异性朋友也是人际交往中平常自然、不可避免的事……
★设计意图
以具体的建议给学生以指导帮助,让学生知道如何在异性交往中保持合适的尺度。
◎操作建议
1.教师在介绍建议时,尽量避免单调的阅读,可以辅以具体的案
例,或者在前文之后自然过渡,注意衔接。
2.教师可以请学生分小组自编自演一个有关异性交往的小故事,或者将“体验活动二”中的故事进行续写,从中体现出与异性交往的注意事项,然后师生一起总结提炼。
心动行动
异性效应
美国科学家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太空飞行中,60.6%的宇航员会出现头痛、失眠、恶心、情绪低落等症状。
★设计意图
从理论上再次说明异性交往的益处,并且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理论。
◎操作建议
1. 教师介绍异性效应。
2.教师根据运动会的事务,例如宣传、后勤服务、医务负责等任务,具体讨论男女生分别适合的任务,分配小组作业,下一节课小组汇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