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4 课第一框教案课题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时数 1 课时教材 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思想政治 基础模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出版社)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主要内容,理解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主要形式及其关系,理解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理解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支持国家依法保护和管理各种所有制经济,感悟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优越性。 明白国有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理解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政策的 重要意义,认同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教学重难点 理解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优越性;能结合实例说明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 现,支持国家依法保护和管理各种所有制经济。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知道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了解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学生学习本课的难点可能在于对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优越性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于公有制主体地位、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对保证社会主义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的重要意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重要作用等内容理解不够透彻。学习本框,有助于学生明确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坚定制度自信。教学方法 教法:议题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调查法教学准备 文本资源:《中国统计年鉴》 视频资源:“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等重大项目相关视频 生本资源:本校优秀毕业生创业之路、校企合作企业负责人采访流程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总议题: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课前预学 【回归生活调研先行】 【发布任务,热身导学】 完成课前调研任务: 调查吃、穿、住、行的常用商品和服务一般由哪些所有制经济的市场主体生产和提供。 了解校企合作企业的性质和作 用。 调研身边的市场主体的所有制经济形式,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必做:学业质量水平一) 调研校企合作企业,了解企业类型和作用,以及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必做:学业质量水平二)课中研学 子议题 1: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什么?我国 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创境激趣导出新知】 (1)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 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情境创设】 学生通过提交调研任务单或者上传教学平台,分享自己身边的市场主体的所有制经济形式或调研企业的名称、性质和规模。 【任务描述】 学生展示调研成果。 【描述与分享】 按照“我调研的企业是 ,企业的性质是 ,企业发挥的作用是 ,”说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重 要作用。 通过组织学生分享课前调研结果,在引导学生按照性质分类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内容;通过分享校企合作企业的状况,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同发展的生 【总结建构】产资料所有 结合学生分享的成果,在引导学生按照性质进行制 分类的基础上,强化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制度的内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拓展理解】 教材第 35 页“相关链接”,帮助学生理解混合 所有制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对我国经济发展各方面均有促进作用。子议题 2:不同的所有制经济形式的地位是怎样的?【情境探究 【任务描述】 学生结合课前调研成果,围绕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及其体现、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及其体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和论证。 【交流分享】 学生分组讨论,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小组代表进行分享。 【金句强化】 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加深学生感悟。 我国公有制经济是长期以来在国家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积累了大量财富,这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 ——习近平 【总结建构】 结合学生讨论结果,进行启发讲授。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国有成分和非集体成分。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 各种所有制经济。 通过论证,引导学生了解公有制主体地位,理解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明确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认同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学习新知】(2)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3)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子议题 3:我国现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有何优越性?2. 保证 社会主义性质,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情境创设】 结合教材第 36 页“阅读与思考”,播放这些重大项目建设的相关视频。 【任务描述】 学生合作探究,国有企业在这些重大项目的建设 或实施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通过合作探究,用实例印证公有制主体地位、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是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认识国有(1)公 有制主体地 【描述与分享】 学生可分四组,结合不同的项目来分析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 【启发讲授】 结合学生的探究讲授重点知识:一个社会可以有不同形式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其中,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这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公有制主体地位、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是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 【总结建构】 国有企业作为国有经济的主要载体,取得许多重要创新成果和关键核心技术、承担大量社会责任,确保我国经济独立和国家安全,促进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关系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巩固,关系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情境创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破除所有制问题上的传统观念束缚,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打开了大门。 1980 年,温州的章华妹领到了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 业执照。到 1987 年,全国城镇个体工商等各行业从 业人员已经达 569 万人,一大批民营企业蓬勃兴起。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后,兴起了新一轮创业兴业、发展民营经济的热潮,很多知名大型民营企业都是这个时期起步的。 40 多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不断发展壮大。截至 2017 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 超过 2700 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 6500 万户,注册资 本超过 165 万亿元。概括起来说,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 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 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在世界 500 强企业中,我国民营企业由 2010 年 的 1 家增加到 2018 年的 28 家。我国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广大民营企业家以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组织带领千百万劳动者奋发努力、艰苦创业、不断创新。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任务描述】 学生结合案例思考: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解释与论证】 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按照“ 发挥的作用,得出以上结论的理由是 ”这样 企业的重要作用,感 悟我国生产资料所有位、国有经 制的优越性,拥护济主导作用 “两个毫不动摇”,是我国各民 认同我国生产资料所族人民共享 有制。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2)国有企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方面的重要作用(3)我国非公有制 通过情境探究,学生感受我国非公有经济快速发 制经济在稳定增长、展,在稳定 促进创新、增加就业、增长、促进 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创新、增加 的作用。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归纳总结,感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坚持“两个毫不动摇”(4)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的句式进行分享。 【知识构建】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逐步调整,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经济、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比重不断变化,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我们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推动各种所有制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学以致用观点辨析】 【观点辨析】 组织学生辨析以下观点是否正确,说明理由。观点 1: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即公有制在所 有地方、所有产业都应该占优势。 观点 2:国有企业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所以对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如水、电、地铁、银行等就不能有非公有制经济的进入。 观点 3: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是竞争关系,此消彼长。 【知识运用】 学生运用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主要体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等知识点来辨析回答,鼓励学生例举实例来佐证观点。 【归纳总结】 对学生回答进行梳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认 同“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各种所有制取长 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通过观点辨析和知识运用,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认同“两个毫不动摇”。课后践学 【启思导行素养提升】 【布置作业 分层检测】 基础作业:学生完成知识检测。 拓展作业:“我为名企制名片”,完成调研报 告。 巩固基础知识及深化理论学习,做到知行合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