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三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和初中道法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介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初步的了解。但是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具体知识还停留在表面,没有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了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和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内涵和重大意义;认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认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核心内容和历史地位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分析新时代的内涵意义,理解历史方位;知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明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指导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热爱,落实理论自信;使学生深刻体会新时代的变化,鼓励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新时代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去。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丰富内涵和重大历史意义;了解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变化;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核心内容和历史地位。
2.难点:新时代的主要矛盾的“变”与基本国情“不变”;懂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历史地位。
教学方法、手段
1.讲授法;2.自主学习法;3.情景教学法;4.合作学习法。
作业
1.完成课堂习题。
教学反思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设 计
一、导入新课 案例导入: (一)1999年我国驻南斯拉夫使领馆被美国轰炸 (二)美国关闭我国驻休斯敦使领馆。遵循对等原则,我国关闭美国驻成都使领馆。 PPT 的两个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面对美国霸权,为什么过去我们无力抵抗,而现在强调外交是对等的? 二、讲授新课 PPT展示本课子目,了解本课主要学习内容 PPT播放视频《1949—2021:看我72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了,使中国的经济、科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的变化,这些变化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通过展示新时代建设成就和回顾1949—2021中国的社会变化,认识到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引出本课第一个子目。 (一)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1.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PPT展示:19大报告 PPT展示:回顾历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 通过对第一课和第二课的学习让我们知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进入第三课,我们将会更加明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我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起回望过去、走进新时代、憧憬未来。 引出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在哪—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小组活动】 课前分小组搜集资料,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什么时候迈入新时代的,并从科技、民生、国防、国际、梦想等某一角度来举例来论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形成汇报成果,课堂展示汇报,分享自己对新时代的感悟,让大家感受新时代的变化,引出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小组展示】小组派代表展示。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老师总结: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1)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伟大事业) (2)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奋斗目标) (3)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人民期待)(提醒: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 (4)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历史使命) (5)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国际地位) 教师总结:新时代之“新”,在于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有了新的发展环境、发展条件,有了新的目标任务,已经从“未发展起来”时期进入到“发展起来以后"时期。 当堂记忆:PPT展示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同学们进行填空的连线。 PPT展示材料:观看视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并分析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 教师总结: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PPT展示:矛盾变化的原因 教师总结: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的原因 (1)社会需求方面: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从要吃饱到要吃好) (2)社会生产方面: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3)突出问题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1)我国进入了新时代,是否意味着中国就是一个超级国家? (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否改变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教师总结:新时代的不变 (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2)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2.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PPT展示材料:新时代的历史性的成就和习近平主席19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结合实际,从以上三个角度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意义? 教师总结:新时代的意义 (1)从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看: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看: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3)从对世界发展的意义看: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过渡:进入新时代,我们应如何做才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习? 3.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学生活动:完成课本P24页“阅读与思考” 教师总结: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二)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 PPT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 PPT展示视频:《今天的世界》 【小组活动】结合材料,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什么背景下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提示: 从世界、中国、中国共产党、科学社会主义四个方面) 老师总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背景 (1)新变局——国际背景: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2)新时代——国内背景:当代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 (3)新挑战——党建角度: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坚定走在时代前列。 (4)新阶段——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角度: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 过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新的时代命题,总结开创性独创性的实践经验,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构建起新的理论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PPT展示材料 老师总结: “十个明确”基本内涵偏重于新时代条件下理论层面的概括和凝练,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主要从理论上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支撑整个思想体系的四梁八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 “十四个坚持”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对外战略,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有机融合、有机统一,凝结着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拓展、升华,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认识论与方法论相统一的鲜明特色。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地位和作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教师提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此中重要,那我们该怎样坚持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请大家思考一分钟。 学生:(1)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 (2)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 三、本课总结 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我们知道 (一)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只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深刻地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 (三)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长大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面对美国霸权,为什么过去我们无力抵抗,而现在强调外交是对等的” 以案例方式进行导入,更加直观生动,易于引起学生思考和学习兴趣。 使同学们对本课内容有初步了解。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利于学生直观的感受新时代的变化 同学们一起回顾第一课和第二课内容,回答问题。 学生课前分小组搜集资料,思考问题,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结合搜集的素材和课文,初步理解本课教学内容。通过学生体验,让学生充分感受新时代的变化,增强政治认同。 同学们进行当堂记忆,2分钟记忆时间,之后合上课本完成PPT填空和连线。 同学们结合视频和上述材料,分析下列问题。 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哪些变化? 同学们结合视频和上述材料,分析下列问题。 1、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是否依然是落后的? 2、改革开放40多年过去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是否发生了变化,举例说明并总结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原因。 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并发表意见,体悟中国共产党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先进性本色。 学生通过回顾所学知识点回答问题。 同学们思考课本问题,通过习近平主席的讲话认识到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坚持中国式现代化。 同学们观看视频 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 学生根据课本及材料回答问题: 1.核心内容是什么? 2.“十个明确”具体内容和历史地位。 3.“十四个坚持”具体内容和历史地位。 4.“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关系是什么? 学生思考问题并大声回答问题 通过思考和大声回答,激发学生热情,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