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1张PPT)心理委员制度工作会2023秋季什么是心理委员制度?心理委员制度是指在学校各班级中设立专门负责心理健康相关职责的班委成员的制度。在心理委员制度中,每个班级都设立有心理委员。心理委员需要关注班级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且配合班主任和心理老师组织相关的心理健康活动。心理委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并且善于与人沟通,以帮助同学们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和烦恼。01心理委员应具备什么素养?01良好的身心健康:作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委员,首先要保证自身的身心健康,才能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帮助其他同学。02基本的专业知识:心理委员需要去学习和了解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技巧,包括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心理诊断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为同学们提供帮助。03良好的人际交往:心理委员需要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与同学们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倾听同学的烦恼并提供帮助;还需要和老师保持良好沟通,及时反映同学们的心理状况02040506心理委员应具备什么素养?高度的责任感:心理委员要热爱班级心理健康工作,有帮助同学的意识和责任感,能够积极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帮助同学们解决心理问题。敏锐的观察能力:心理委员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同学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向老师或专业人士求助,避免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心理委员需要具备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能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为同学们树立榜样。02心理委员有哪些职责?朋辈辅导:作为同龄人,心理委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关注到同学们情绪和心理状态,为有需要的同学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组织活动:心理委员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活动,提高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和技能。观察反馈:心理委员需要关注班级同学的心理变化,特别是对于一些有心理问题或者特殊状况的同学,必要时及时向老师或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反映情况。自我提升:心理委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为同学们提供帮助。同时还需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以身作则,为同学们树立榜样。341203心理委员需要遵守哪些原则?心理委员对于工作中接触到的学生隐私,心理委员必须严格保密,不得向家长或朋友等无关人员泄露。但特殊情况下,如发现同学可能有危害自身或他人的倾向,应立即报告就近的老师、教官防止危机事件的发生。心理委员在向老师反映同学情况时,应该做到实事求是,既不能虚张声势,也不能掉以轻心。保密原则实事求是原则04心理委员需要遵守哪些原则?心理委员应积极帮助同学寻求班主任和心理老师各方面的帮助,寻求心理辅导、心理求助的途径,以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心理委员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应避免将自己的价值观带入,不进行评价,不进行批判。积极求助原则保持中立原则04发现同学存在心理问题时怎么办?发现同学可能存在心理问题1234评估和判断同学的心理状况及时向班主任反馈情况情况紧急时向就近的老师、教官等教职工求助由老师和专业人士对危机同学进行交涉和面谈,心理委员配合收集相关信息05如何配合班主任进行心理普查工作心理普查工作是为了了解和掌握同学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同学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进行干预,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和社会环境。心理委员应该通过以下步骤帮助班主任开展本班级的心理普查工作:1.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委员可以在班级中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心理健康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2.调查班级普查工作完成情况:心理委员要帮助班主任了解班级中同学心理普查的完成情况,对于未能按时完成心理普查的同学,及时报告给班主任。3.帮助同学解决普查中出现的操作性问题:心理委员要了解详细的普查操作方式,当同学在心理普查中出现操作性问题时帮助解决,如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班主任,以便同学能够按时完成心理普查。06总结我校心理委员制度的设立旨在为同学们提供一个更加关注心理健康的环境,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及时寻求帮助和解决心理问题的渠道,及时发现和预防群体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减少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同学们的校园幸福感,增强同学们的心理素质,促进同学们的全面发展。07感谢观看祝各位同学们天天开心,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