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 农业(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农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农业的分布。【课程目标】借助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描述中国农业的分布。【教学目标】1.知道农业部门和认识农业的重要性。2.能运用资料、地图,说出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差异及成因。3.能够将学到的农业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分析身边出现的农业类型并根据所学内容掌握分析农业差异的原因。4.通过学习本节课知识认识农业的重要性,了解家乡的农业发展。【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农业的部门,运用地图分析我国不同农业类型的分布特征。2.难点:运用地图分析我国不同农业类型的分布特征。【教学方法】谈话法,讲练结合法,读图分析法。【课时设计】2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设疑提问提问:说一说你今天的早餐吃的什么?你知道你的早餐的“来历”吗?(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图片,并引导:农业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生活中的食物的原材料主要来源于农业,那么农业究竟有哪些部门呢?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新课讲授农业及其重要性农业的定义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并进行任务安排。(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问:读图,说一说什么是农业?农业的劳动对象和劳动产品分别是什么?学生在课本上查找后回答:利用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农业的劳动对象是生物。获得的劳动产品还是生物本身。农业的部门(1)展示农业的部门的四幅图片,让学生回答根据自己生活经验回答都有哪些农业的部门,然后教师进行引导和讲授。讲授:农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产业部门,是以土地资源作为生产对象的部门,又分为:(2)活动:探究学习——不同农业部门的劳动对象活动安排:小组合作讨论种植业,渔业,畜牧业和林业定义,并说一说它们各自的劳动对象和劳动产品分别是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找学生回答,展示图片进行分析和补充。学生回答:种植业是在耕地上种植水稻、小麦、大豆、棉花等农作物的生产部门。劳动对象:农作物 ;劳动产品:粮食、蔬菜、水果等畜牧业是靠放牧或饲养牲畜及家禽等而获得产品的生产部门。劳动对象:畜类动物 ;劳动产品是肉、蛋、奶等畜牧业产品。林业是种植、养育、保护、采伐树木以及对树胶等林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的生产部门。劳动对象:林木 ;劳动产品:木材及其附加产品。渔业是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或人工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生产部门。劳动对象:水生生物 ;劳动产品:鱼、虾、贝类、海带等。教师引导过渡:农业为与我们的息息相关,那么农业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呢?(3)活动:探究学习——农业的重要性①讨论分析:根据课本资料,结合实际,说一说农业的重要性和主要意义。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指导学生小结:农业是第一产业,它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为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农业为很大一部分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出口,增加了收入,促进了居民的发展。②讨论分析:阅读课本上“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材料,分析下列数据反应的问题。指导学生读图,观察图表中中国的数据信息。图一:在四个国家中,我国耕地最少,但粮食总产量却最高,约5亿吨。图二:我国每公顷耕地水稻产量是6.4亿吨,远高于印度和世界平均值、与日本相当。教师引导:一直以来我国都是全球粮食产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的主粮生产能够自给自足,最近这10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的水平。“大国粮仓”,见证、守护着粮食安全。我国农业的分布1.我国农业的东西差异活动安排:我国的农业东西差异非常明显,请同学们结合地图分析完成下列学习任务。在图中找到东、西部农业部门分界线,并用红笔描绘出来。让学生找出我国东西部主要的农业部门。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并在“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图”图中描出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分界线,并引导学生认识这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出示我国农业的东西差异图,找出我国东西两部分有哪些农业类型?学生观察地图后回答:东部以种植业、林业、渔业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1)我国西部的农业类型①展示我国四大牧区分布图,引导学生读图,并在图中找出我国的四大牧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对四大牧区的知识点进行补充讲解。学生回答:我国的四大牧区是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大部分位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均在400mm以下。因为西部地区的天然草场面积广阔。讲授:内蒙古牧区是我国最大的牧区。草原面积13.2亿亩约占全国草场面积的1/4,大小牲畜4000万头,居全国首位,牛羊肉产量居全国第二,牛奶产量为全国第四,绵羊毛、山羊毛及驼毛产量居全国第一。新疆牧区是我国第二大牧区,草场类型多样,牧草种类繁多,品质优良,给多种畜类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主要畜牧名种有:细毛羊、羔皮羊、阿勒泰大尾羊、和田羊、伊犁马、骆驼等。西藏牧区是我国最大的高寒草甸草原畜牧区,草场面积约8亿亩,在全国居第三位。由于自然条件高寒,草场质量以藏东南的山地峡谷较好,主要畜种有藏牦牛、藏羊、藏马等。其中改良绵羊有10多万只。青海牧区是我国第四大牧区,草场面积分别为10.8亿亩。可利用的草场青海省为5亿亩。牲畜存栏数在2000万头以上。其中有牦牛近500万头,占全国牦牛总数40%。②过渡:西部主要以畜牧业为主是不是说明西部没有种植业?那西部的种植业在哪里分布呢?合作探究:想一想,在降水稀少的西部地区,种植业分布在哪些地区?学生阅读地图后进行讨论分析,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讲授小结。小结:西部种植业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如甘肃、新疆有棉花、小麦的种植等。(2)我国东部的农业类型①东部地区的种植业过渡:东部季风区是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区,但是由于我国那北方自然条件的不同,南北方的种植业发展也有差异,这一点我们从生活中的实例就可以发现,比如南方人习惯吃米饭北方人习惯吃面条。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南北方种植业的差别。展示我国东部地区的农业分布图并提问:阅读下图,结合实际分析我国东部地区的南北农业有什么差异?提示学生从粮食作物,糖料作物,油料作物和作物熟制方面进行分析。学生回答: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完成表格的任务,教师根据情况进行小结和引导。提问:你觉得为什么北方发展旱地,南方发展水田?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引导学生从气候方面进行分析:北方降水比南方少,雨季短,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比较严重展示南北方农作物的差异图片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我国南北方在农业上的差异。②东部地区的林业展示我我国林业分布图,并提问:阅读下图,思考我国东部的林业集中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学生找到并回答,教师讲解我国的三大林区。(提示学生关注我国林区分布的主要地形区,为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好准备。)展示东北林区的图片并补充讲解:东北林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和内蒙古东北部,被人们誉为“绿色金子的宝库”。木材蓄积量占全国总蓄积量的六分之一,其中兴安落叶松占林区面积的86.1%,树种总量占大兴安岭所有树种总量的72%,是全区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一种特产用材林,故大兴安岭又称“兴安落叶松”的故乡。③东部地区的渔业展示我国东部地区的渔业分布图,并提问: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渔业类型有什么?可能会在哪些地区发展渔业。小结:我国东部地区的渔业类型主要是淡水渔业,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海洋渔业集中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三、内容小结。四、课堂练习。完成导学案的相关练习题。五、课堂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