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 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10.2严格遵守诉讼程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起诉的含义、地位、原则和管辖;
2.登记立案;
3.应诉的含义;
4.开庭审理的含义、地位和阶段;
5.上诉与二审。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人民法院依法审判的权威。
科学精神:知道起诉及法院受理诉讼的条件和程序。了解行政、民事、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了解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及管辖。
法治意识:明确诉讼的基本程序,学会遵循诉讼程序进行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法治意识:提高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能力。
【教学重点】
诉讼的基本程序。
【教学难点】
二审程序。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情境再现、模拟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展示材料:开动小脑筋,维权知多少。
2022年6月16日,来自贵州省轻工职业技木学院的学生吴彦,在张阳的介绍下进入张阳所在的某著名品牌手机公司兼职做促销员,出于对张阳的信任,兼职的吴彦未与该公司签订任何合同,只是口头约定做一天付40元推销费,按月给工资。然而,在做工两个月后,公司曾经答应的工资却分文未给,吴彦多次追讨却屡屡被拒。
学生思考回答:吴彦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与该平拍手机公司的纠纷?
教师总结:与公司协商、第三方调解、劳动争议仲裁、起诉(提起民事诉讼);那么吴彦在提起民事诉讼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遵循履行什么程序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
一、起诉与应诉
活动探究一:
2022年6月16日,来自贵州省轻工职业技木学院的学生吴彦,在张阳的介绍下进入张阳所在的兴义市某著名品牌手机公司兼职做促销员,出于对张阳的信任,兼职的吴彦未与该公司签订任何合同,只是口头约定做一天付40元推销费,按月给工资。然而,在吴彦做工两个月后,公司曾经答应的工资却分文未给,吴彦多次追讨却屡屡被拒。双方经过多次调解未果,吴彦准备将该公司起诉至人民法院。
学生思考:
(1)提起诉讼前,吴彦应做哪些准备
(2)请你根据上述事实,帮吴彦起草一份民事诉状。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写起诉状(写明张阳的信息)、带身份证、收集证据。
展示课前请同学们写的起诉状、点评并展示一份完整的民事诉讼状。
教师:通过刚才我们的互动,能了解什么叫起诉了吗?那如果请你们给起诉下一个定义,你觉得什么是起诉?
学生回答:教师展示并板书“起诉含义”
起诉:(1)含义:俗称“告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所享有或依法由自己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或者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口头或者书面形式),要求人民法院予以审判。
教师:这个含义很长,起诉就是“告状”。(与学生互动)谁去告,谁提起起诉?(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谁告?(向人民法院)以什么形式?(口头或者书面形式,要注意起诉是以书面为原则、口头为例外。书写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为什么告?(权益受侵害)。整个诉讼过程中,要想申请诉讼首先应该干什么?起诉是不是,所以说起诉的地位是什么?
(2)地位:起诉是诉讼程序的第一步。(诉讼是……最后一道防线,最后途径)
教师:那么如果你不起诉,法院会不会受理呢?
(3)原则: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均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
教师:那么我想请问一下同学们吴彦应该要去哪个法院进行起诉呢?可不可以随意选择法院起诉?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知识点。
(4)受理机关 :起诉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级别+地域)
教师:那么同学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哪几级法院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引出知识点。
1.四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
2.专门人民法院:军事法院、海事法院、知识产权法院和金融法院等
那么这些具体怎么去分工,在我们国家诉讼程序中有明确规定,这叫管辖制度。展示管辖制度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分为几条呀?
过渡:同学们思考一下,如果吴彦的起诉符合法律规定,那么接下来的程序是?
2.登记立案:
⑴内容: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登记立案。(起诉并不一定立案)
立案登记后,诉讼即告开始,起诉的一方称为原告,被诉的一方称为被告,诉讼进入第一审程序。
⑵意义: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
过渡:如果吴彦的诉讼被法院立案了,那么接下的程序是什么呢?
3.应诉:人民法院登记立案后,要将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答辩状,再由人民法院把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
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
在这一阶段,人民法院还要确定开庭审理时间,并通知双方当事人。→发送传票。
过渡:经过了起诉、立案登记、应诉,确定好开庭时间之后,就要进行审理。
请模拟法庭同学模拟开庭审理的过程。学生模拟完之后,教师点评。
教师:同学们模拟得很精彩,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开庭审理的过程,大家再次把掌声送给几位同学。
过渡:通过刚才的一个情景,同学们了解到怎么样去审理案件了吗?那么请同学们结合咱们刚才看到的模拟法庭及课本,一起找一找开庭审理的含义、地位及它有哪几个阶段。
1、开庭审理:
( 1 )含义:在民事、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和形式,在法庭上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并作出判决,这一系列诉讼活动称为开庭审理。
(2)地位: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3)开庭审理的阶段:
开庭准备: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到庭情况、宣布法庭纪律。
法庭调查:全面调查案件事实,具体包括:当事人陈诉、证人出庭作证、出示物证等证据、宣读鉴定意见和勘验笔录、审判长归纳总结等。
法庭辩论:当事人就案件争议的有关问题阐明自己的意见,具体包括:原告发言、被告答辩、第三人发言或答辩、相互辩论、辩论终结、审判长征询各方最后意见等。
休庭评议:审判人员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作出结论(制作庭审笔录)。
宣告判决:当庭或择期公开宣告判决内容。
过渡: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普通的公民的我们,能去参加开庭审理吗?能去看吗?引导学生回答可以之后展示“公开审判制度”,并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公开审判的意义。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知识拓展:公开审判制度的意义
①公开审判是社会主义民主在诉讼中的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有机会了解、监督案件的审理活动,使案件的审理活动依法有序进行。
②公开审判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置于当事人和社会监督的“阳光”之下,增强了透明度,有助于审判人员增强责任感,正确行使审判权,提高办案质量,防止司法专横,杜绝司法腐败,实现司法公正。
③有利于及时解决纠纷。
④有利于在社会上普及法律知识。
过渡:那么到这里吴彦的案子一审结束了没有?那么如果他对这个结果不服应该怎么办?
学生:上诉。
2、上诉与二审:
① 一审结束后,当事人不服一审裁判的,有权提起上诉,启动二审程序。
②二审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的程序,二审裁判是终审裁判。(两审终审制)
③法律还规定了审判监督程序,用于纠正生效裁判的错误。(再审程序)
【注意】:再审与二审
二审是对一审未生效裁判的重新审理;再审是对一审或二审已生效裁判的纠错。
相关链接:少年法庭
是为了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特殊保护。少年法庭的审判方式上注重疏导、寓教于审、惩教结合。在刑事诉讼中,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
【课堂小结】
【实战演练】
一、易混易错
1.在我国,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均实行“即告即理”的原则。
矫正:在我国,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均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
2.起诉可以向任何人民法院提出。
矫正:起诉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
3.起诉是一审程序的第一步。
矫正:起诉是诉讼程序的第一步,起诉并不必然导致诉讼的成立,立案登记后,诉讼进入一审程序。
4.人民法院登记立案后,要将原告提交的起诉状送达被告。
矫正:人民法院登记立案后,要将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5.法庭调查是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矫正:开庭审理是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6.我国实行公开审理制度,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一律公开进行。
矫正: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及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不能公开审理。
二、课后作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家住A区的孙某(女)与罗某(男)于2017年8月登记结婚,婚后两人在B区居住。2021年8月,孙某主张罗某存在家庭暴力,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与罗某离婚。罗某对家庭暴力不予认可,认为与孙某的夫妻感情没有破裂,不同意离婚。人民法院根据孙某提供的门诊病历,认定罗某对孙某确实存在家庭暴力,夫妻感情已破裂,宣判孙某与罗某离婚。
(1)请分析该案件管辖权地域归属并说明理由。
(2)分析该案件体现了哪些诉讼的基本程序。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