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珍惜每一粒粮食中国节日“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那个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比扫帚还长太阳晒起来我跟我的同事就坐在那个稻穗下乘凉……”今天是世界粮食日我们很难不想起这个让全中国人民能够吃饱饭,吃好饭的人——袁隆平从吃饱每顿饭到端牢中国人的饭碗这条路上遍布他的足迹纪念袁老最好的方式就是珍惜每一粒粮食近日,网络“吃播”“大胃王”等成为舆论焦点。有关网络平台负责人表示,如果直播内容有浪费粮食或是以假吃、催吐、宣扬量大多吃等方式博眼球的行为吃饭由享受变成了作秀,由愉悦变成了疯狂。暴饮暴食,铺张浪费,既糟蹋了粮食,也伤害了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更关键的是,“吃播”表演传递了一种畸形的饮食观和价值观,违背了公序良俗,败坏了社会风气。因此,抵制这些不良习气、力戒奢靡之风,树立珍惜粮食、敬畏食物的理念,营造崇尚节约、杜绝浪费的氛围,成为建设健康中国的紧迫课题。为什么要珍惜粮食地球的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如果无度索取和浪费资源,必然破坏人类生存的根基。惟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才能可持续发展。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如果不能居安思危,难免会有后顾之忧。惟有丰年不忘饥馑,珍惜每一粒粮食,方可有备无患、心中不慌。珍惜粮食,是尊重劳动的体现。人种粮,粮养人。一粒种子,经过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最终变成口粮。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付出心血和汗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就是农民辛勤劳作的真实写照。珍惜粮食,是良好家风的体现。勤俭持家,历来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惜粮就是惜福。一个家庭,无论多么富裕,都不能糟蹋粮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常常把餐桌当成教化子女、传承家风的课堂,一粥一饭就是最生动的教材。珍惜粮食,是珍爱生命的体现。粮食,乃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一日三餐,柴米油盐,是百姓生活的头等大事。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其核心是敬畏食物、尊重食物,而不是浪费食物、炫耀食物。合理膳食,是维护生命健康的基础。一个珍惜粮食的人,自然也会珍爱生命、崇尚健康。民以食为天。食物,是用来维持生命和享受生活的,不是用来浪费和炫耀的。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抵制畸形“吃播”行为,回归健康饮食文化,珍惜粮食、敬畏食物、合理膳食我们该怎么做? 节约粮食,一贯是被我们国家所倡导的,过去是人多地少,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严重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土地生产粮食能力有限,要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所以要格外珍惜爱护粮食。 节约粮食,一贯是被我们国家所倡导的,过去是人多地少,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严重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土地生产粮食能力有限,要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所以要格外珍惜爱护粮食。在现实生活中,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以身作则,节约粮食,那就可以至少节省出相当于现在年均消费量的三分之一,这是一笔可观的社会财富资源。 第一,要建立健全法制监督和约束机制,从制度层面上形成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氛围。要让每一个公民都要树立起节约粮食的意识,当作一种社会责任,自觉遵守和饯行。此外,节约粮食不浪费要从娃娃抓起,要让孩子们懂得粮食来之不易,不浪费粮食要从学校食堂管控,形成从小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同时,学校也有必要每年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孩子参观甚至体验粮食生产的全过程,不仅仅从书本上背得下:“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更要在思想上,形成这种意识。第二,现在消耗粮食最大的是生产乙醇燃料,首先要停止乙醇燃料的生产。其次是白酒生产消耗的粮食是非常多的,这些生产企业停产后节约的粮食就多了。 第三,对于每个家庭来说,家庭做饭尽量按人数下米,减少剩饭剩菜。同时,还应倡导喜事从简,不铺张浪费。一场大型宴席最后倒掉的菜肴不计其数,浪费现象也很严重。 第四,要坚决死守18亿亩地红线,不让城市附近的农田变成商品房小区。要加大对农民种地的补贴,让更多的农民即使是在家种粮,也能获得一份不错的收入,同时,要逐步推进现代化农业生产,将土地集中来耕种,让种粮农民可以耕种更多的土地。相信只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节约粮食,减少浪费粮食现象的发生,我们的社会就会形成一种节约粮食光荣,浪费是粮食可耻的氛围。感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