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端午节假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端午节文化习俗端午节放假安排平安过端午目录01端午节文化习俗端午节的起源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怀王有个大臣,叫屈原。他很有才华,写了很多书,比如:《离骚》、《天问》、《九歌》。我们经常能在影视剧中听到他写的句子——他因为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却无能为力。在五月五日这天,抱着石头跳进汨罗江。人们怕鱼虾会伤害他的躯体,于是往河里丢饭团、粽子。后来就演变成每年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和吃粽子习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传承端午文化端午节送祝福说什么:端午节的祝福语,有人说是端午节快乐,有人说是端午节安康。应该选哪种呢?其实更应该选择安康。端午为什么要纪念屈原:人们纪念屈原,不只是因为他的艺术造诣,更是因为他伟大的灵魂和深沉的爱国之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并努力奋斗。端午节快乐!端午节安康!纪念屈原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纪念伍子胥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纪念伍子胥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纪念曹娥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弘扬端午节家国情怀:对我们来说,端午节是个小长假,但对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客运工作者、环卫工人等许许多多奋战在一线岗位的人来说,依然是“战斗”的节奏,正是他们的默默坚守和负重前行,才有了安康的端午节。他们的行为,就是对家国情怀的诠释。弘扬家国情怀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好好学习、认真工作,把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自在;培养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常常阅读、早睡早起、帮长辈做家务;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学会自我调节;在能力范围内帮助有需要的人。学会感恩端午节习俗,你知道多少?赛龙舟的目的意义全国各地都大同小异,都与纪念屈原有关,吴川亦不例外,但吴川人扒龙船还有赶“鬼”驱邪的意思。吴川江河湖海众多,以前水利设施落后,经常有水灾水患,古人以为有“水鬼”河怪作祟,因而五月初五想通过扒龙船来赶走“水鬼”,驱邪消灾,以求得平安。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端午节习俗,你知道多少?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或草药,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端午节习俗,你知道多少?端午节时厌胜佩饰。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端午节生活学习两不误好好利用端午假期,在娱乐之余,认真完成假期作业。看一些健康的课外读物,拓展知识面;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活,学简单的生活技能,比如做饭炒菜。出门要告诉家人去哪里、和谁去、什么时候回家,并带上通讯工具。牢记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时刻牢记《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为红领巾增添新的荣誉。希望同学们在放假期间,仍然要以学校的纪律和社会的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02端午节放假安排端午节放假安排根据国家法定假期规定,2023年端午节放假时间为:6月22日、23日、24日休息,共3天。6月25日(周日)补周五的课程。2023端午节放假及补课安排: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19 初二 20 初三 21 夏至 22 端午节 23 初六 24 初七 25初八休休休课03平安过端午端午假期前安全教育一、注意防溺水安全。请同学们坚决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在没有家长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发现遇溺,不要盲目施救,要马上寻求帮助。二、注意交通安全。请同学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外出活动不要在马路上游玩嬉戏,骑车不违规。12岁以下不能骑车上路,16岁以下不能骑电动车上路,乘坐电动车或摩托车必须戴好头盔。端午假期前安全教育三、注意居家安全。居家时注意用电、用气安全,注意防火安全,提醒自己家长电动车不进楼,避免火灾发生;同学们独自在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不要轻信网上信息和外出会见陌生网友,不要沉溺于网络、游戏。四、注意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多留意学习学校及公安部门发出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信息,了解最新的诈骗手法,慎防被骗。端午假期前安全教育五、注意遵纪守法。假期及今后,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学生,不做任何偷盗、搞破坏等违法有背社会公德的勾当,目前发现我校存在极个别有这种不良行为的学生,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你们做的一切都在监控中,请三思而后行,从今以后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六、外出安全。出门时,请提前告知家长详细行程,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妥善保管随身财物,与家人保持联络。端午安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