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孝润童心 爱满重阳小学重阳节主题班会目录习 起 源知 习 俗学 诗 词研学手工壹贰叁肆壹习起源重阳节(又称老年节、重九节、登高节、祭祖节、双九节、晒秋节、敬老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日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习起源习起源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贰知习俗登高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风俗其由来大致有三:其一是源于古人的山岳崇拜;其二是源于“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气候;其三是登往高处乘清气升天。祭祖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人们在每年的重阳节举行祭祖活动。无论是祭祖活动还是登高远望,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强人们文化认同感,加强家族和社会的凝聚力。在传统习俗中,清明为“春祭”,重阳为“秋祭”。晒秋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赏菊花饮菊酒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佩茱萸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于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还有插在头上的。放纸鸢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风筝)为主要特征的。传说,重阳时放纸鸢是为了“放晦气”,纸鸢飞得越高越远,则晦气也随之高飞远离,也有另有一种解释则说重阳放纸鸢是“放吉祥”、“放福气”,纸鸢飞得越好,则福气越浓。叁学诗词学诗词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节日PPT模板 http:///jieri/学诗词蜀中九日唐 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九日唐 王勃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重阳节孝老敬老“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阳节是我国法定的老年节,人们要表达对老人的孝敬,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采桑子·重阳近现代·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学诗词研学手工对于重阳节,你的所见所感是是什么?尊敬老人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还知道了重阳节的相关习俗,既增长了见识,又培养了我们对老人的尊敬之情。在这里,老师要送给你们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是告诉我们,既要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也要关心身边的老人、长辈。希望每个同学能尊敬老年人,做个尊老的好孩子。相信你们能做到的是吗?最后祝愿天下的老人,重阳节快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