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中国地理复习》说课稿教材分析从地理角度重走长征路,是结合历史、思政、语文等学科的实践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需要学生联系之前所学知识,运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方式进行分析理解。是对地理课标“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三个方面的深度应用。长征是光辉的历史,是对青少年进行情感教育的良好素材。地理考查中经常涉及相关知识,以长征途径地区为主线,考查中国的地形、气候、环境差异性以及人文环境的不同等等。认识疆域、政区、人口、民族的特点。了解地理区域的分布、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与影响、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环境问题等。了解经济与文化的分布特征、以及自然环境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学会运用区域知识进行比较、分析、概括等。课程活动集实践性、生活性、研究性为一体,学生能够体验感悟,从实践中探究真理,达到情感升华共鸣,全面性提高学生素质。二、教学目标1、学生对长征概况的了解、对途经恶劣环境的认识,体会到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对区域的认知,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认知、情感、意志的内化和认同过程,过渡到行为表现的外化阶段,形成强烈的心理共鸣,使长征精神深入学生内心,加强了思想道德教育2、学生对不同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和学习探讨,学会运用大量素材,进行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拓展延伸、展示提升等。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对长征进行知识理解和认识,了解长征途中重要地点的今昔变化、风土人情、自然人文景观,实现了对长征精神的提炼和挖掘。3、学生在参与汇报展示作品和评价作品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现实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运用综合性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河山的壮丽,树立了可持续发展观的人地观,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地理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难点:中国地理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四、学情分析初中生对长征知识的了解,局限于历史、语文等学科,存在高度的概括性和片段性,不够全面和系统。开展“重走长征路”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课,学生充分整合地理、历史、语文、思政等学科知识,不仅从地理角度对地域性和综合性认识,还能结合多学科知识进行实践探究,从多角度理解自然和人文的内在联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人地观,体会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把让伟大的长征精神代代相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不断努力奋斗!五、教法和学法1、教法通过多样的活动:播放视频、调查对比、演出、参观、设计手抄报,制作教具和绘图,自主查阅资料等,以及教师课堂多媒体展示诗歌、图片、影视等素材刺激学生的感官,采用问题导向、读图分析、总结归纳、启发引导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观察、对比、综合分析。培养了学生获取专业信息的能力,训练了学生发现、研究、探索问题的能力。从而学生在了解长征途中自然人文景观后,感受长征路途的恶略艰险,体会到红军战士值得传承学习的精神。长征路今昔的变化,让学生联系实际,感受祖国的伟大和美好,认识到中国各项经济的飞速发展。从而感悟到新时期更加应该传承长征精神。实现本节课的情感目标。学法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通过观看视频、上网搜集查阅资料等进行自主学习,以小组归纳总结,训练了获取信息的能力。制作教具和绘制地图,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科学性和直观性的认知为分析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关系做了铺垫。学生通过参与红色主题活动,由感官认知上升情感的共鸣,加深对长征精神的理解,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六、教学安排课程中教师采用五环导学的方式,将多学科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学生采用学案导学的方式获得大量独立学习的机会、钻研的时间与空间,通过合作探究实践等收获知识和方法。学习活动过程1.定向学习:看视频回顾长征和展示学习目标2.自主学习:途径地形气候河流行政区和途径四大地理区域3.合作探究:听长征故事归纳自然环境的困难和赏诗文总结红军精神4.反馈学习:途径人文环境5.合作探究:图片展示长征路今昔对比6.解惑提升:讨论新时期长征精神七.教学过程任务一:教师讲解长征背景知识,学生分小组收集资料,组织学生分享相关历史内容,举办以长征为主题的展览活动,用长征故事引出中国地理来体会革命的艰辛历程。任务二:制作长征路线图教具,小组根据教具完成活动长征过程中途径的自然环境、省区、地形区、河流、气候区等,绘制地图,再给出的空白中国行政区划图中绘制长征路线。长征路线途径行政区 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地形 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青藏高原.黄土高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 潇水.湘江.乌江.赤水河.北盘江.金沙江.大渡河.渭河等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看似是读图训练,却需要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信息技术和教学的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将地理学习化虚为实,化难为易,由静到动。本节课创设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化繁为简,各个击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