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4张PPT)用细节的力量,发生“一厘米”的改变读书分享好书推荐教育的细节SPECIFICSEDUCATIONAL主讲人:XXX日期:2023年XX月主题班会 / 读书分享 / 好书推荐目录目录CONTENTSCONTENTS作者简介about the author01读书感悟reading comprehension04内容简介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content02读书笔记reading notes03作者简介about the authorPart 01福建东山岛人,现居厦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策划编辑、《教师月刊》首席记者、编辑。独立教育研究者,教师阅读推广人。朱永通作者简介about the author教·育·的·细·节内容简介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contentPart 02警惕教育细节中的魔鬼,让天使常驻,周国平、檀传宝、李政涛、刘铁芳众多教育名家推荐。《教育的细节》认为细节背后是大故事,蕴藏着深刻的教育秘密,讲述了教育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全书共分五辑——“活在观念里”“守住教育的重心”“一厘米之变”“教育中的习以为常”“过有思考的较教书生活”,道出鲜活案例中蕴含的思考和启示。细节虽小,却能穿透灵魂、体现育人智慧。内容简介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content教·育·的·细·节读书笔记reading notesPart 03时间镜子里的观念有些观念,仅有工具价值而已,时过境迁,工具已被淘汰,价值却阴魂不散,且有可能成为某些人一辈子戒除不掉的瘾。这种瘾在教育中发作,有时候犹如在学生面前摆上变质的精神食粮,其潜在的危害性不可低估;有时候又像在学生面前穿上儿时漂亮的衣裳,让自己对逝去之美丽不合时宜的留恋成为一出闹剧。令人欣慰的是,在时间的镜子里,对于一些变动不居的观念,教育显示了适应性与可变性的一面。教育的观念是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迁的,现实中很多教育冲突和矛盾的发生,往往是因为我们跟不上已然变迁的教育观念的步伐,却又无比执著地干着刻舟求剑式的傻事。读书笔记reading notes教·育·的·细·节始于每一个人的观念人是观念的作品,也是情感的动物,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多的时候,人的情感总是由观念左右,甚至塑造。许多根深蒂固的观念让我们养成了先入为主看问题的习惯,当我们理应如此的假定受到质疑、挑战时,心理上自会滋生受挫之情感。世间的诸多论争,往往先是观念的较量,后因情感的发酵,而陷入你死我活的情绪化谩骂,乃至人身殊斗。要改变一个人的观念,最好的办法是不要急着跟他讲道理,而是反过来,先从情感上打动他,让他的观念在不知不觉中松动,这个规律,孟子早就为我们概括好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读书笔记reading notes教·育·的·细·节三个词汇里的学校文化其实作为一个教育学人,我有一直在想好学校、好老师、好学生是什么样子的。学校文化可能是三者的重要连接点。什么是好学校呢,就是一个你未到之时,就无比渴慕到达,到了之后,就再也不想离开的地方。这个吸引力来自学校的传统,而这个传统久而久之自然形成学校的风格。所谓风格,是隐藏在师生行为背后的一整套大家认同并自觉践行的价值观念,它弥漫在学校的空气之中,无声无形,却又无时不在。它的快乐、自信是内生的,拒绝任何虚伪的包装。学校的风格是一种说不出的味道,一个人的品位就是这种味道长时间培养起来的。有时候,一个学校的味道有可能在学生的记忆里嵌留一辈子。读书笔记reading notes教·育·的·细·节你有传播意识吗?现代学校,应该把传播作为一门必需的学问。以下三种常见的传播方式,须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一是镜像传播,包括图片(含文字说明)、视频等。二是现象传播。所谓现象,特指有些事情或事故在学校里面发生的概率难以控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三是故事传播。对于学校里面发生的富有教育意义的事情,应及时捕捉,提炼成故事,助其成为美谈,为学校加分。事实上,学校信息的传播无处不在,每一个教师、职工和学生,就是一个个无比丰富的信息传播源。一个有传播意识的校长,肯定会重视对传播工具的管理。读书笔记reading notes教·育·的·细·节读书感悟reading coprehensionPart 04读书感悟reading comprehension教·育·的·细·节又回到熟悉的教育学话题,朱老师的教育细节不仅让我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考虑一些教育方式与内容,更让我从教育管理的角度去思考一个好学校的校长应该具备的品质与思维的方式。同时,朱老师的书也让我意识到教育不一定非要从大的现象、问题入手,身边人的事例、想法也可以仔细观察,从中发现一定的规律。教育学的正当研究是人及其意义,所以,教育的重心在于理解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并为之提供有益其人生发展的装备。身为教育学人,现在能做教育研究,未来从事教育行业,深感荣幸。这本书中提到的一些点也值得慎思,诸如:形象工程(隐性的、显性的);变相肩负(任何学习都有压力、尊重个体差异);发型制度;等等。作者也针对这些现象给出了建议,总的来说,教育方法不能简单复制,但立足于呵护学生、帮助学生和提高学生的教育立场,却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秉承和坚守的。读书分享好书推荐用细节的力量,发生“一厘米”的改变主讲人:XXX日期:2023年XX月for Watching观看Thank You感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