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章 制作模型或原型【课标要求】了解技术设计环节中的制作模型或原型的实践环节。了解一至两种数字化加工设备(如激光雕刻机、激光切割机、三维打印机)的使用方法。根据设计方案恰当选择加工工艺,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在模型或原型的制作中体验方案物化过程的复杂性和创造性。掌握常用工具及其使用方法、模型制作及其工艺等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运用技术设计方法解决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经验,并形成有效迁移。【单元目标】1.知道模型和原型的制作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2.理解常见模型的类型及其在产品设计不同阶段所发挥的作用。3.了解模型制作的一般流程。4.初步学会用油泥材料制作草模的方法。5.了解常用的模型制作工具。6.掌握常用模型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7.通过模型制作实践,了解模型制作的基本过程。8.通过实践,进一步理解模型制作的选择合适材料的原则,熟悉各类相应工具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单元知识结构】【设计说明】本章是在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物化能力核心素养的重点章节,是学生在学习完第五章初步制订出设计方案后,通过对具体实践操作技术的学习,用制作原型或模型的方式对设计成果进行物化展现。一方面可以直观地看到设计成果,另一方面借助实物的三维现实感,可以有效地检测设计作品,以便为改进、优化设计提供依据。本章是培养、提升学生技术实践能力的主要章节,涉及许多有关模型材料、工艺和工具设备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技术性、实践性、操作性内容在本章集中体现。因此,教学时一定要为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创造条件,让学生知道常见材料的属性和常用工具、基本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一些常见的工艺方法,能独立完成模型或产品的成型制作及装配,从而将课程目标中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物化能力落到实处。本章分为3节。第一节,介绍模型和原型、常用模型材料及其制作工艺、模型的制作流程。在不同的设计阶段,根据不同的要求需要制作不同的模型。草模是最为常见的设计模型类型,在设计初始阶段具有重要作用。第二节,介绍常用模型制作工具。工具与设备也是人类技术的结晶,各行各业都有其相应的一系列专用设备及工具,这里将工具较为系统地分为常用手动工具、电动工具、数字化加工设备三类。激光雕刻机、激光切割机、三维打印机等设备属于数字化加工设备,是教材的新增内容,代表了新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在模型制作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第三节,介绍模型的制作过程。教材列举了两个模型制作实例:踩踏式垃圾桶模型具有控制机构,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模型制作实例;创意拼插垃圾桶模型使用数字化加工设备进行制作,效率高且制作简单。本章教学安排3课时,分配建议如下:认识模型和原型 1课时常用模型制作工具 1课时第三节 模型的制作 1课时第一节 认识模型和原型【课题与课时】1. 课题:《认识模型和原型》。该内容是地质版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制作模型或原型》第一节。2. 课时:1课时。【课标要求】制作模型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理解模型的作用并掌握制作工艺是制作模型的基础,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物化能力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本节内容是在设计方案初步制定的基础上设置的,在设计方案实施之前,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性特点,将为学习工艺实践、技术试验、方案物化及优化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学习目标】1.通过“模型的问题思考”,了解模型的概念及作用。2.通过“生态垃圾桶草模”技术实践,了解草模、功能模型、展示模型等不同模型类型在产品设计中的不同作用。3.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了解原型的概念及作用和模型制作的一般流程。4. 通过“生态垃圾桶油泥模型”技术实践,了解油泥材料及油泥模型的制作方式。5. 学习重点、难点:(1)理解模型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的作用,了解模型制作的一般流程。(2)熟悉模型材料特性,掌握草模制作工艺并制作模型。【评价任务】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1(50%)+过程性评价2(50%)。过程评价任务:活动1:技术实践1,尝试用身边易取得的材料(泡沫塑料、纸板等)制作教师办公室用生态垃圾桶的草模。评价方式:组内自评。活动2:尝试用油泥工具将自己设计的产品制作出油泥模型。评价方式:组内互评+教师评价。《认识模型和原型》项目学习单1.项目主题 认识模型和原型。2.项目要求 (1)通过问题思考及自主探究学习,模型、原型的概念及作用和模型制作的一般流程。 (2)通过技术探究,掌握不同模型类型在产品设计中的不同作用。 (3)通过技术实践,掌握油泥材料及油泥模型的制作方式。3.实施要求 (1)小组内分工合作,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每个任务完成之后,请同学们组内自评。 (2)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要学会独立思考,借助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来解决问题,也可以小组共同解决,或咨询老师。4.课程所需资源 (1)学习任务单每人一份。 (2)其他所需资源。【学习过程】课堂教学环节项目 环节 项目活动 项目指导情境 导入 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接触过的模型,如航模或建筑模型等。 模型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构思,选用合适的材料、工艺进行加工,使之形成具有三维立体形态的实物。 模型可以是产品本身,也可以是与产品大小相同、使用功能一致的物体。 模型的作用: 使设计对象具体化 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能性 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引起学生对模型的兴趣和关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究一: 制作生态垃圾桶草模 不同模型类型在设计过程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要求往往需要制作不同的模型。根据产品模型在各个设计阶段所发挥的实际作用,可以将产品模型分为草模、功能模型、展示模型等。 【知识点拨】 了解不同模型类型。草模草模是在设计初期,设计人员在构思草图的基础上,自己制作的能表达设计产品形态及基本体面关系的模型,多用于研究、推敲产品的基本形态、尺度、比例和体面关系。 在设计构思时,可制作多种不同形态的模型,供分析、比较、选择和综合设计方案时使用。 草模多采用易加工成型、易反复修改的材料制作。 例如:黏土、油泥、泡沫塑料、材质等。 【知识点拨】 让学生理解草模、功能模型、展示模型等不同模型类型在产品设计中的不同作用。 学生进行活动并进行评价。功能模型功能模型是验证产品功能设计合理性的模型,主要用于研究产品的一些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及人机关系,进而找出设计存在的问题以便断续修正。 例如,汽车设计按1:1模型完成后之后,就可以其进行风洞试验,检测外部整体形态是否正常、合理以及行驶的稳定性、安全性等。展示模型展示模型具有展示、宣传、设计交流与评价等作用,通常选用加工性能好的油泥、石膏、木材、塑料及金属等材料制作。原型原型是采用实际生产材料并严格按设计要求对产品的外观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真实、准确制作的实物,几乎接近实际产品。活动1:制作生态垃圾桶草模尝试用身边易取得的材料(泡沫塑料、纸板等)制作教师办公室用生态垃圾桶的草模。 作品评价: 评价等级☆☆☆☆☆☆评价标准草模完整,设计规范。草模基本完整,设计基本规范草模不够完整,设计不够规范探究二: 模型制作流程 模型制作流程 【知识点拨】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了解模型制作的流程。选择合适的材料 用于制作模型的材料品种较多,我们要根据模型的种类及制作的要求来选择适当的材料。模型材料的选择,不仅影响产品模型的外观、质量,还制约了制作的方法。 选择适当的工具和设备 应结合材料特性和工艺要求,选择安全性和加工效率较高的工具或设备。用于模型制作的工具和设备有木工、金工、电子电工等的常见工具及三维打印机、激光雕刻切割机等数字化加工设备。 加工零件 此环节就是运用加工工具对选用的模型材料进行成型加工。模型的零件主要运用堆、切、锯、雕、刻等方法进行加工。 组装 在组装之前,一定要认真思考各零件之间的连接方式,是永久性连接还是暂时连接,是线性活动连接还是转动活动连接,等等。对于某些结构简单的模型,可能只有一个零件,这样就无须组装。 表面处理 模型的表面处理主要是对其进行色彩涂饰,以及文字、商标和识别符号的粘贴等。并不是所有模型都需要进行表面处理,如制作完成度要求不高的草模就可以不用对其进行表面涂饰。探究三: 制作油泥模型 常用模型材料 【知识点拨】 掌握模型材料及其制作工艺。模型材料:金属、塑料、木材、石膏、纸材、黏土、油泥等。 油泥材料由黏土、凡士林、油料、蜡、树脂、填料等配制而成,是一种软硬可调、质地细腻均匀、附着力强、不易干裂变形的有色造型材料。 油泥主要用于汽车等工业产品的模型制作以完成形态设计评价、修改,以及工艺品、五金、塑胶开模等。油泥的可塑性极强,可循环使用。模型制作工艺根据模型形态的大小,油泥模型的制作通常有两种方式: 制作小体积模型时,先用油泥直接堆砌出基本几何形状,再用泥塑工具切除其多余部分或用泥料进-步修补,使模型的形态逐渐显现出来。 制作较大的模型时,先用泡沫塑料做内芯或骨架,再将油泥一层一层地铺贴在内芯或骨架上,本着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直至达到大致的尺寸和厚度,再进行修整制作。 了解模型的制作工艺。 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制作油泥模型,进行评价。活动2:制作油泥模型尝试用油泥工具将自己设计的产品制作出油泥模型。 作品评价: 评价等级☆☆☆☆☆☆评价标准模型完整,展示效果好,制作流程规范。模型基本完整,制作流程基本规范模型不够完整,制作流程不够规范知识 小节 总结 提升 模型、原型的概念及作用。 草模、功能模型、展示模型等不同模型类型在产品设计中的不同作用。 模型制作的一般流程。 油泥材料及油泥模型的制作方式。 学生自评:对本课知识掌握的情况如何?学会了哪些内容?【检测与作业】【题1】同阶段的不同模型有不同的作用,主要用于研究产品的各种性能以及人机关系的是以下哪种模型 ( )A草模 B功能模型 C结构模型 D展示模型【题2】在设计过程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要求往往需要制作不同的模型。如需要研究产品的各种性能以及人机关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用于试验。那么这个阶段的模型应该是 ( )A草模 B概念模型 C结构模型 D功能模型【题3】模型的制作一定要使用和实际产品相同的材料( )A正确B错误【学后反思】1. 草模是在设计初期,设计人员在构思草图的基础上,制作的能表达设计产品形态及基本体面关系的模型,可以形象直观地呈现设计方案。2. 技术实践活动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特别是泥塑工具两端大都为金属材质且比较尖锐,使用不当容易造成身体伤害,因此活动前必须重视安全教育环节的实施。第二节 常用模型制作工具【课题与课时】1. 课题:《常用模型制作工具》。该内容是地质版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制作模型或原型》第二节。2. 课时:1课时。【课标要求】工具与设备也是人类技术的结晶,各行各业都有其相应的一套系列。本节选择了最为常用,与学生比较接近的木工和钳工两个工种的基本工具设备及其使用进行了简介。本节教材从制作设计原型(或模型)的需要出发,选择介绍了制作设计原型(或模型)最常用的工种一一木工的常用工具及操作方法,使学生知道工具和设备是技术的组成因素并学会操作最基本的工具设备。本节教材既是为学生学习设计所必需了解的工具设备常识提供基础,又是学生制作自己的设计内容提供技能基础。本节要求培养学生制作设计原型的基本动手能力,要及时增加学习和练习的时间。【学习目标】1.知道工具和设备是技术的组成因素,了解木工的常用工具和设备及基本操作常识;尝试使用木工最常用的工具设备建立操作的安全意识和规范意识。2.通过学习尝试使用木工或钳工最常用的工具设备;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发展实际操作的能力。3.形成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方式;认识到工具和设备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技术的组成因素。4. 学习重点、难点:(1) 通过一、二个工种的常用工具、 设备的学习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技能。(2)操作技能训练。【评价任务】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1(50%)+过程性评价2(50%)。过程评价任务:活动1:技术实践1,认识常用模型制作该工具。评价方式:组内自评。《常用模型制作工具》项目学习单1.项目主题 木工工具与设备常识。2.项目要求 (1)通过问题思考及自主探究学习,模型制作的常用工具。 (2)通过技术探究,掌握不同工具在产品设计中的不同作用。 (3)通过技术实践,掌握一至两种工具使用方法。3.实施要求 (1)小组内分工合作,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每个任务完成之后,请同学们组内自评。 (2)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要学会独立思考,借助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来解决问题,也可以小组共同解决,或咨询老师。4.课程所需资源 (1)学习任务单每人一份。 (2)其他所需资源。【学习过程】课堂教学环节项目 环节 项目活动 项目指导情境 导入 来欣赏两幅图片,图片是我国的传统木结构建筑,体现了古人的 非凡智慧和高超的技艺,木工匠师用他们灵活的双手和聪明的大脑给我们留下了如今宝贵的财富,他们创造这些奇迹所用的工具是什么样子的呢?木工技术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术,虽然现代木工工具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手工工具仍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在很多情况下适宜使用手工工具,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木工手工工具。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和了解模型的常用工具和基本设备。 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引起学生对制作工具的兴趣和关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究一: 量具和常用手动工具 不同类型的手动工具在设计过程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要求往往需要制作不同的模型。根据产品模型在设计制作中要用到不同类型的手动工具。 【知识点拨】 了解不同类型的手动工具。量具、划线和画线工具精湛的工艺始于精确的测量。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常用到的测量工具有钢尺、卷尺、游标卡尺、直角尺等。划线和画线工具用于金属材料上的划线工具有划针、划规、样冲等。在中国传统木工行业中,墨斗是常见的画线工具,主要用来画长直线。 分发给每组学生一个测量、划线工具,请每组学生分别探究该工具的使用方法与使用场景,之后请学生来做成果汇报。 小结: 划针:使用方法:将画针倾斜25至30°,尖端紧靠尺端面,均 匀用力,一次画准。 直角尺:画线时用作画垂直直线或平行线的导向工具,也可用来找正工件在平台上的垂直位置。 样冲:一般画线后要用样冲在线条上冲出小而均匀的冲眼,以便观察。钻孔或画圆弧时也用样冲冲出圆心,便于钻头或划规尖对准圆心。 墨斗:墨斗是常见的画线工具,主要用来画长直线。 【知识点拨】 常见游标卡尺按其精度有:0.1毫米、0.05毫米和0.02毫米。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精度等级。下图所示为一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 学生进行活动并进行评价。切割、打磨、装卡、钻孔、冲击、錾凿、攻丝套丝、电子电工工具教师发放自主学习视频包,请学生选择一至两种感兴趣的工具进行学习。总结出该工具的适用范围,主要功能。 常见的切割工具有美工刀、勾刀、曲线锯、框锯、板锯、钢锯等。 美工刀主要用来切割纸材等质地较软的材料;勾刀主要用于切割有机玻璃、ABS等塑料薄板;曲线锯可切割直线和曲线,主要用于切割非金属材料。 打磨工具用来去除工件表面少量多余的材料,使其达到所要求的尺寸、形状和表面平滑度。常用的手动打磨工具有砂纸和锉刀。 材料不同,锉刀有钳工锉、木工锉;从形状上看,除平板锉刀外,还有方形、圆形、三角形等不同截面形状的整形锉。 在模型制作过程中,能夹紧固定材料和工件以便于进行加工的工具称为装卡工具。 在材料或工件上加工圆孔的工具称为钻孔工具。目前常用的手工钻孔工具有手摇钻和弓摇钻两种。这两种工具常用于钻削木材或软性材料。 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利用冲击力对材料进行加工的工具称为冲击工具。常见的冲击工具有斧、木工锤、手锤、橡皮锤、羊角锤等。 借助冲击工具,利用人力冲击金属刃口对金属或非金属进行錾凿的工具称为錾凿工具。常见的錾凿工具有錾子(用于金属材料加工)、木工凿、木刻雕刀等。 加工内螺纹叫攻丝,加工外螺纹叫套丝。常用的手工攻丝工具有手用丝锥和攻丝绞手;常用的手工套丝工具包括板牙和板牙架。 要制作一件电子产品的模型,需要验电笔、焊接工具、万用表、示波器等。 焊接电路板时,需要用到电烙铁及偏口钳、尖嘴钳、剥线钳、镊子等辅助工具。活动1:尝试使用工具尝试用手边的一至两个工具完成一个小作品的设计或制作。 作品评价: 评价等级☆☆☆☆☆☆评价标准设计规范 工具使用合理。设计基本规范 工具基本使用合理设计不够规范,工具不会使用探究二: 电动工具与数字化加工设备 安全教育 【知识点拨】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了解模型制作的流程。在使用工具或设备时,请大家一定要遵守操作规程!!! 注意安全!!!! 教师播放工具的安全使用视频,叮嘱学生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一、电动工具 为了更方便节省人力,电动工具应运而生,教师展示电动工具并带领学生观察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1.切割类电动工具 常用的切割类电动工具有电动曲线锯,电热丝切割机等。 安全提示: *禁止在通电状态下装卸锯条 *加工时,双手应离锯条的移动路径前方,以免发生危险 *使用电热丝切割机时,不得用手直接触摸电热丝,以免烫伤 2.打磨类电动工具 常用的打磨工具类电动工具有砂带机、砂轮机等。 安全提示: *在使用电动打磨工具时,由于电机转速很快,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安全! *操作时,务必佩戴防尘面罩 *启动打磨机后,先空转,待运转正常后再使用 *严禁戴手套操作,不允许两人同时使用一台打磨机,严禁围堆操作 *打磨工件时,不能用力过猛,不准撞击砂轮,以免砂轮破裂伤人。 3.钻孔类电动工具 常用的钻孔类电动工具有手电钻和钻床。 安全提示: *在使用电动钻孔工具时,应佩戴护目镜和工作帽,严禁戴手套 *使用前先空转一下,检查电钻运转是否正常 *严禁手持工件,应用夹具把工件牢牢地固定在工作台上。 数字化工具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我们制作模型时,如果能够利用好身边的数字化加工设备,可以大大提高模型的加工精度及工作效率。 数字化加工主要分为平面切割和实体制作两种类型。 平面切割的主要设备有激光雕刻切割机,可根据导人的二维图形对塑料、木料等板材进行切割。 实体模型制作的主要设备有数控机床和三维打印机,可根据产品的三维计算机模型进行产品实体模型制作。 活动2:谈一谈电动工具与数字化加工设备 评价等级☆☆☆☆☆☆评价标准能够精确输出两种以上工具能说出一种工具的用途智能模糊的说出一中工具的用途知识 小节 总结 提升 量具与常用手动工具。 电动工具与数字化加工工具 学生自评:对本课知识掌握的情况如何?学会了哪些内容?【检测与作业】【题1】在对铁棒锯割和锉削的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题2】李四同学打算用松木制作一个木制相框,会用到的工具是 ( )A锯子 B样冲 C划针 D板牙【题3】以下是用划针在金属工件表面划线操作的示意图。其中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A B C D【学后反思】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基本目标,发展学生的信息交流与处理、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第三节 模型的制作【课题与课时】1. 课题:《模型额制作》。该内容是地质版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认识模型和原型》第三节。2. 课时:1课时。【课标要求】本节教材内容是在发现问题、制订设计方案等章节之后,在学生了解材料及工艺、熟悉制作工具的基础上,对设计方案进行物化实现的一个过程。本节教材内容按模型制作加工顺序呈现,包含看图备料、准备工具、制作组件、组装等环节,每个环节有详细的操作步骤,如制作组件环节包含画线、断料、加工构件等步骤,是本节重点内容。本节教学应以学生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突出实践性,是落实培养学生物化能力核心素养的重点章节。【学习目标】1. 通过踩踏时垃圾桶模型的制作,知道模型制作的一般过程。2. 通过制作模型组件的实践活动,掌握画线排料和断料的一般方法。使用木工、钳工工具等加工构建的一般方法。3.通过组装模型的实践活动,掌握按照设计图纸组装构件、形成产品的方法。4.学习重点、难点:(1)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按照设计要求,选用适合的工具加工材料,最终形成产品的过程。(2)本节的教学难点是加工构件的过程。【评价任务】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1(15%)+过程性评价2(15%)+过程性评价3(20%)+过程性评价4(30%)+过程性评价5(20%)。过程评价任务:活动1:根据设计和功能选择材料活动2:根据材料和加工要求选择加工工具活动3:根据踩踏时垃圾桶额设计尺寸,在板材上画线、断料。活动4:选择合适的工具,加工模型构件。《模型的制作》项目学习单1.项目主题 模型的制作2.项目要求 (1)根据踩踏时垃圾桶的设计方案,制作出产品模型。 (2)体验工匠精神对技术制造质量的作用,形成设计物化过程中严禁、细致的行为习惯。3.实施要求 (1)小组内分工合作,认真对待模型制作中的每个环节。每个任务完成之后,请同学们组内自评。 (2)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要学会独立思考,借助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来解决问题 (3)发挥小组协作的作用,积极讨论遇到的问题,研究解决方案。 (4)在实践活动中,严守工具操作规范,把安全放在首位。4.课程所需资源 (1)学习任务单每人一份。 (2)物料、工具若干。活动5:按照图纸设计,完成构件组装。评价方式: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学习过程】课堂教学环节项目 环节 项目活动 项目指导学习导入 同学们经过放飞设计创意、制定设计设计方案,又认识和掌握了制作模型的工具,现在终于迎来了产品物化的环节,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准备物料和工具、制作组件和组装等环节,完成踩踏式垃圾桶模型的制作,下面让我们开始吧! 通过内容导入使学生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探究一: 看图备料 活动1:看踩踏是垃圾桶效果图及结构图,经过分析和选择,列出制作材料清单。教材P128图6-41 【知识点拨】 选料考虑材料强度、使用场景、成本等因素学生活动:根据效果图和结构图,分析制作材料 【知识点拨】 让学生归纳影响制作材料选择的因素有哪些。这款踩踏式垃圾桶由桶体、桶盖和踩踏机构三大部分组成。由于教师用的垃圾桶不宜太重,且板材不能太厚,我们考虑桶体用5 mm厚的胶合板,桶盖用3 mm厚的胶合板,踩踏机构的踏板用10 mm厚的胶合板,顶杆用直径3 mm的铁丝,桶体与桶盖用螺栓、螺母进行活动连接。 桶体和桶盖都由片状构件拼接而成,我们可用直棉加胶的方法进行连接。根据上述分析和选择列出配料单。技术实践:列出制作材料清单 【知识点拨】 注意观察踩踏是垃圾桶设计结构图序号名称材料规格数量备注1桶体 2桶盖 3踏板 4顶杆 5螺栓螺母 6白乳胶 评价等级☆☆☆☆☆☆评价标准选料合理,规格准确。选料基本合理,规格基本准确。选料不够合理,规格不够准确。探究二: 准备工具 活动2:准备制作工具 【知识点拨】 试想:如果条件允许,还有什么工具可以加快加工时间、提高加工精度。选好材料后,根据设计方案,结合材料特性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工具或设备。技术实践:列出制作工具清单序号工具用途备注1 2 3 4 5 6 7 8 9 10 评价等级☆☆☆☆☆☆评价标准选择工具合理选择工具基本合理选择不够合理探究三: 制作组件 活动3:画线、断料 【知识点拨】 可用中、小齿的木工锯,也可用粗齿钢锯代替。根据构件尺寸,在板材上画线。画线时可利用直角尺以一条平直的边为基准,将垂直线、平行线画准确 沿着构件图形之间的间隙,对板材进行横切和纵切,将各构件依次锯下来(图6-44)。评价等级☆☆☆☆☆☆评价标准画图精确,断料完整。画图基本精确,断料基本完整画图不够精确,断料不够完整活动4:加工构件 【知识点拨】 注意锯的时候,不要糜多了,可稍徽留多一点余量,最后再修平整。 ☆加工过程要注意安全。1.加工桶体、桶盖:主要是对各结构件的直桦结构进行加工。按照画好的图形轮廓线,用细齿锯进行锯割。对于凹槽部分,可以先锯割再凿削。 2.个别零部件的曲线部分可先用曲线锯进行锯割,然后使用木工"进行锉削。所有构件的圆孔均可使用手电钻钻削 3.制作踏板:先用细齿锯进行直线锯割,然后对其进行曲线锯割、钻孔、打磨 4.弯曲铁丝:将铁丝和直径合适的圆木棒夹持在台钳上,再用手锤锤击,弯曲成所需角度评价等级☆☆☆☆☆☆评价标准构件完整,展示效果好,制作流程规范。构件基本完整,制作流程基本规范构件不够完整,制作流程不够规范探究四: 组装 活动5:组装模型 【知识点拨】 注意组件的组装流程。1.先将踏板与桶体底部的内侧板进行拼装,然后将其余各构件进行拼接,在接合处涂上白乳胶。由于白乳胶固化时间较长,可用木工夹进行固定 2、把桶盖各构件进行拼接,在接合处涂上白乳胶,用木工夹固定。 3.将弯曲好的铁丝穿过桶体上部的通口,并与踏板进行连接 4. 将桶盖与桶体的开合处用螺栓、螺母进行连接至此,踩踏式垃圾桶的功能模型制作完毕。如果想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我们可以对模型表面进行打磨,然后喷漆。在喷漆时,要注意做好防护工作。作品评价: 评价等级☆☆☆☆☆☆评价标准模型完整,展示效果好,制作流程规范。模型基本完整,制作流程基本规范模型不够完整,制作流程不够规范知识 小节 总结 提升 1.通过模型制作实践,了解模型制作的基本过程。 2.通过实践,进一步理解模型制作的选择合适材料的原则,熟悉各类相应工具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学生自评:对本课知识掌握的情况如何?学会了哪些内容? 【知识点拨】 及时梳理总结知识,可以让我们进步更快! 【自我评价】【学后反思】1.通过模型制作实践,让学生掌握制作模型的一般过程,熟悉各种工具的使用。2.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树立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改善设计,提升设计科学性、实用性。3.注意操作安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