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孩子被骂时为什么不说话?知道真相后,你还会经常吼孩子吗?作为家长,您吼过孩子吗?吼了之后,孩子是什么反应?他改正错误了吗,还是将错误愈演愈烈?长期责骂对孩子而言是难以承受的心理负担。不同的孩子,被吼骂后会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痛苦。吼骂孩子有哪些负面影响?面对孩子犯错,我们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什么?在中国有一句话老话叫:“打是亲,骂是爱。”这也成为很多父母吼骂孩子合理化的借口,任由怒火发泄在孩子身上,甚至说出一些刻薄的话。孩子被骂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01孩子被骂后的第一种反应:置若罔闻经常忍不住骂小孩的父母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孩子屡教不改。他们总是在同一件事上反复犯错,功课催了一百遍还是不写、不让玩手机还是偷偷玩、房间永远是那么脏乱……不管说了多少次,孩子都没有多大的长进,形成一个循环:犯错——被骂——暂时改正——接着犯错这就是长期骂孩子的坏处之一:孩子的大脑自动转入逃生机制,他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如何逃过一劫上。当这种恶性循环变得越来越频繁后,孩子们就会以为:犯错只要不被骂就没关系。他的沉默只是一种假装起来的配合。只有父母发更大的脾气,他们才会真正地引起重视。他们把父母的吼叫当成彼此之间正常的相处模式,骂得多了,孩子就“免疫”了,自然变得更加难以管教。02孩子被骂后的第二种反应:用叛逆“报复”父母骂得越多,也会招致孩子的叛逆。孩子很小的时候,你的疾言厉色往往会有效果,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这种效果会逐渐消失。当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候,这些从小积累的怒气,就会转化成叛逆,很多问题少年都是由此慢慢养成的。一个被父母长期责骂的小孩,不仅听不进去父母的教导,对自己也丧失了信心,这样的孩子,内心都有着深深的绝望,他们最终选择的是自暴自弃。他们希望借用这种方式来报复父母,让大人“不爽”可能是他们唯一能做的有力量的攻击。父母越是责骂什么,他越是去干什么。因为在父母长期的教育中,他们看到的是一个极其失败的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也不被理解和接纳。缺少爱和支持,是孩子自我放弃的主要原因。03孩子被骂后的第三种反应:认为自己就像父母吼骂的那样不堪孩子在童年早期是通过身边的看护者来定义自己的形象,不管大人是不是故意,他们的评价、情绪都会影响孩子的自我感觉。也就是说,孩子心目中自己的形象,往往是在童年生活中被塑造起来的。但在育儿的过程中,大人对于孩子的评价常常过于随意且负面。人的智力或心理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早期的语言环境,对儿童智力发育产生重要影响。语言环境并不单单只跟词汇的输入有关。肯定语言和负面语言的使用,也会拉大孩子智力发育的差距。“你是对的”“你很好”“做得好”……正确地运用这些肯定语言,会帮助孩子相信:只要努力,他们能做成任何事。父母每天都在用语言定义孩子,孩子也逐渐变成了父母所描述的样子,他们遭受的痛苦也会随着成长不断加深,最后越来越自卑。04孩子被骂后的第四种反应:他们会更加黏你没有安全感,是孩子在被骂之后最为常见的一种反应。记得很久之前有个新闻,一个3岁多的孩子被亲妈虐待,警察赶到时,孩子已经奄奄一息,但是嘴里却依然念叨着:“妈妈抱,妈妈抱。”在公共场所,有时候也会遇到那些被爸爸妈妈责骂之后哭着追上去的小孩,那副可怜的模样,着实令人心疼。这个世界上,不管你怎么凶,怎么骂,还能不假思索拥抱你、黏你,恐怕只有孩子。他们好像从来不会记仇,在经历过吼骂之后,会害怕、会恐惧、会担心你不再爱他,会马上变乖,甚至会讨好你。这种反应就是一种没有安全感的体现,因为无法忍受你表现出来的冷漠而选择了主动示好。他不会停止爱你,但不被爱的阴影却一直跟随着他,他们的主动拥抱,一定程度上也是恐惧在作祟。对待孩子的错误也是一样,如果我们的反应越是消极的、恼火的、沮丧的、过激的,就越容易把孩子推到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所以,面对孩子诸多不得体的行为,家长首先要学会管理愤怒的声音。正如罗娜·雷纳所说:“相比给自己一些时间冷静而言,修复一段被愤怒的言辞和叫骂伤害的关系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心力。”其次,学会包容你的孩子。孩子犯错,有时候只是在错误的时间,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他们的本性并不坏,甚至可以说是有积极动机的好孩子,我们真正的“敌人”不是孩子,而是孩子身上的问题。家长能意识到这一点,在纠正孩子的行为时,就会带着同情心,你就不会攻击他的人格和品质,重责其事,轻责其人。孩子的毫无改变,实际上就在提醒你要反思并改变你的说话方式。下一次孩子犯错、闯祸,别再大声骂他了,蹲下来,拥抱他,陪他一起直面问题,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