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浸润成长 守望花开身体“红绿灯”红灯区绿灯区黄灯区身体的禁区。别人触碰了会让我们感到不舒服、反感、尴尬,不允许任何人接触的地方。身体的安全区。一般在日常交往时都可以触碰,例如握手、拍拍肩让我们感到友好,一般人可以接触的地方身体的警戒区。与你较亲密的人且经过你的同意才可以接触的地方区分身体红绿灯四人小组合作讨论找出图片中男孩、女孩的身体红灯区、绿灯区和黄灯区,并用相应颜色的彩笔圈出来。时间2分钟。圈一圈红灯区:身体的禁区。别人触碰了会让我们感到不舒服、反感、尴尬,不允许 任何人接触的地方。绿灯区:身体的安全区。一般在日常交往时都可以触碰,例如握手、拍拍肩让 我们感到友好,一般人可以接触的地方。黄灯区:身体的警戒区。与你较亲密的人且经过你的同意才可以接触的地方。2017年9月12日报道海沧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一名猥亵儿童的男子。这起猥亵案件的数名受害人均为不满14周岁的在校小学女生。经查,犯罪嫌某利用 QQ 聊天软件,使用不同 QQ 号码添加多名在校女生为好友,首先通过冒充同龄女生,在聊天过程中以相互交流自身发育情况为由,骗取对方裸照。骗到对方裸照后,郑某又用另一个号码以发布被害人的裸照相威胁,胁迫被害人和其见面,多次将被害人带至KTV 、学校、公园等处,强行对被害人进行猥亵,并在猥亵过程中拍摄了大量被害人裸照和不雅视频,给数名正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在校女生造成了巨大的身心伤害。案例1案例2我国未成年人受到性侵害的现状数据来源于女童保护”2020年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从2013到2020年这8年,总共被曝光受侵害儿童人数约为3000人,平均每年约为375人,平均每天1人然而到2021年大侵儿儿童案例共223起,受害人数达569人。平均每天有1.5个孩子被性侵,最小的受害者年龄仅为2岁。(BDBDSNAP 2022秋委刊)------(人数多且小学占比大)受侵害的儿童年龄分布为1-6岁占比为8.23%,7-12岁为46.91%,13-15岁为37.04%,16-18岁为7.82%。其中小学占比最大。在受到侵害中,熟人作案高达74.04%,陌生人作案为25.96%我国未成年人受到性侵害的现状数据来源于女童保护”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作案的场所主要为校园培训机构(占比25.25%)施害人住所(占比21.93%)户外场所(占比13.95%)宾馆KTV等城所(占比13.95%)网络(占比9.36%)受害人住所(占比8.64%)公共场所(占比6.64%)然而,不止女童,男童也会受到侵害,其中女童受到侵害的占比为81.20%,男童受到侵害的占比为18.80%1.亲子之间缺乏情感沟通2.监护人缺乏警惕意识3.监护人对相关职业缺乏防范(一)监护不到位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多发的原因(二)性教育缺失导致防范意识薄弱1.家庭性教育较为缺乏2.学校缺乏有效的性教育体制3.社会整体宣传氛围不浓厚(三)社会文化的影响1.性耻文化2.受害者有罪论3.暴漏隐私的网络文化(四)性犯罪人心理特征1.人格不健全2.精神病理性原因3.法律观念不强(五)未成年人个体因素1.身体发育不成熟2.认知水平相对较低3.对权威的盲从关注孩子身体变化1.加强性教育知识普及。不要忌讳给孩子讲生理知识,多给孩子普及性知识,有助于他们免受侵害。巧用绘本巧用绘本主动出击主动科普:要远离这些危险的场景!跟踪、强拉入室或上车主动出击主动科普:要远离这些危险的场景!冒充警察、维修工或销售员入室主动出击主动科普:要远离这些危险的场景!借口帮忙,如问路、填写问卷等主动出击主动科普:要远离这些危险的场景!假借玩耍、游戏的形式主动出击主动科普:要远离这些危险的场景!尽量不要一个人行走主动出击主动科普:遭遇危险时,该如何保护自己?保持镇静,临危不惧主动出击主动科普:遭遇危险时,该如何保护自己?选择适当机会和方式逃离主动出击主动科普:万一被性侵,勇敢拿起法律的武器受到侵害后不能因惧怕他人的威胁或羞辱而默默忍受,要及时告诉家人并报警。让法律制裁不法之徒,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避免自己再受侵害2.父母、家人要随时关注孩子的生活、学习状态以及情绪,如发现孩子性格、行为突然出现改变如变得孤僻、沉默、害怕与外人接触等,从各种迹象推测孩子可能遭受性侵害时,要耐心、平静地与孩子沟通,引导孩子还原事情经过。告诉孩子遭性侵后,孩子如何调节心理?不幸遭遇性侵,身体受到了伤害,并不是你的错,不要害怕和自卑,我们要勇敢、坚强的面对。身心受到了创伤,我们不要去自责,去痛恨他人,甚至这个社会。我们要及时和父母、老师沟通,寻求大人的帮助和理解,尽快脱离心理阴影。3.加强对孩子的关爱。经常和孩子聊天,引导孩子把藏在心里的秘密向家长说,并教会孩子把坏人坏事曝光。比如,很多性侵案件都是熟人作案,这个时候就要教育孩子,即使是亲戚朋友,如果对孩子意图不轨或有举动,也要及时告诉家长。我们不能保护孩子一辈子,总有一天,孩子会离开我们,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正视性教育,从小做起,让我们的孩子能正确的认识性,并学会保护自己。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