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链接中考1.D2.C3.D4.B核心素养练1.D2.C3.C4.A5.B6.C7.A8.B9.(1)同学甲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②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③自由与法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④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⑤法治是自由的保障,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⑥在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2)①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李强同学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条的规定,是不履行公民义务的表现。②义务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③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④违反义务须担责。10.D11.C12.D13.A14.(1)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大学生要依法依规使用ChatGPT,否则会影响学术诚信。②自由与法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因为ChatGPT可能衍生触及道德和法律的问题,因此不管是校规校纪,还是法律都应该增加关于合理使用ChatGPT的内容,这样体现了法治不仅标定了自由的界限,也体现了法治是自由的保障,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在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2)参考内容:维护公平正义的原因:在现代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需要法治保障,即通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公平正义。维护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①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②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个人怎样做:个人维护公平:①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②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个人守护正义:①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②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第十五课时踏上强国之路知识清单1.强国富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站起来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实基础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富起来强起来2.改革开放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性主动性尊重人才尊重创造4.改革开放社会生产力二一人民收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扶贫中国世界经济增长重要力量5.新时代谋幸福谋复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6.改革开放强国之路改革开放7.经济建设8.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美好生活需要不平衡不充分高速高质量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最鲜明10.美好生活不平衡不充分11.高质量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现代化经济体系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共同富裕12.经济发展状况全体人民人民为中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进民生福祉14.以人民为中心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富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5.参与享有就业社会保障脱贫改坚健康中国共建共治共享美好获得感安全感持续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制度-11第十六课时创新驱动发展第十六课时创新驱动发展主干知识要求理解创新的重要性,弘扬创新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知识清单知识点一理解创新的重要性1.怎样正确认识创新?①生活处处有创新。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限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②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③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④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⑤创新让生活更美好。2.为什么要创新?(为什么说创新是引擎?)(1)理论依据:①创新是的第一动力。②创新是一个的灵魂,是一个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禀赋。③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2)现状:①成就:我国在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②不足: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不强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足、科技对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3)意义:①创新是推动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②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③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④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课时设计一新课标新思维127中考轮课时教学桌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⑤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知识点二弘扬创新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3.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怎样创新?)①必须落实战略、战略,将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②要增强能力,坚持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③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搭建有利于创新的营造有利于创新的4.中学生怎样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①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②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③在学习中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积极参加小制作、小发明活动,把创新热情和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5.我国为什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的重要性)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6.我国为什么要鼓励万众创新?①每个人都可以是创新者,都可以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可以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②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③需要弘扬创新精神。④创新的目的是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链接中考1.(2023·江苏苏州)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C919,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打破了波音和空客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地位。这说明我国()①提高了航天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128新中考复习用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中考复习 道德与法治 答案_11-12.pdf 【新课标新思维】初中道德与法治 2024中考复习 道德与法治 第十六课时 创新驱动发展——2024中考一轮总复习.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