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修一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修一教案

资源简介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核心素养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2.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难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2.黄赤交角的形成;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新课导入】
导入:利用教材情境导入。 【导入】 利用教材情境:恒星在天空围绕北极星附近做圆周运动。并进行提问。 提问1:恒星都是在宇宙中都是静止不动的,那么为什么恒星在天空似乎都围绕北极星附近做圆周运动?引出“地球自转”运动,并用人一边自行转动,一边抬头仰望头顶静止事物来比喻。 利用Stellarium时间倍速演示北半球高纬度星空周日视运动。 观察图片,思考问题并尝试作出假设。 进行联想 观看教师演示,巩固认知 以情境问题引入,激发学生思考。 以学生具体感知加深理解。 利用信息技术,虚拟现实,增强感知。
【新课讲解】
一、地球的自转
【师】通过初中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地球的自转的公转,那下面问同学们几个问题,测验一下同学们的基础。
(1)地球自转的方向。
(2)地球自转的周期。
答案:
(1)自西向东;
(2)24小时。
【师】回答的很好,但是我们不光要知道地球的自转的方向,还要会应用。下面看书上的思考题。
【思考】
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它是作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是怎样呢?
答案: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1.答案:B
解析:
考点:地球自转的特征
分析: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向下俯视为逆时针,反之为顺时针。
解答:A、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南北极相同,故不符合题意。B、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南北极相同,故符合题意。C、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空向下俯视为逆时针,反之为顺时针,故不符合题意。D、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空向下俯视为逆时针,反之为顺时针,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师】下面我们来说第二个问题,你们刚刚告诉我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4小时,这个答案是正确的,但是却不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讲述)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是1日。选定的参照物不同,1日的时间长度略有差别,名称也不同。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则1日的时间长度为24时,称为太阳日。如果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则1日的时间长度为23时56分4秒,称为恒星日。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师】我们在最开始提出的问题还记得吗?为什么人类感受不到地球,或者太阳系,或者银河系在运动呢?答案是由于地球是几乎接近于匀速的在自转。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地球自转的速度。地球自转的速度可以用角速度和线速度来描述。
【思考】
1.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至两极有什么变化规律?
2.南北两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分别是多少?
答案:1.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至两极越来越小。
2.南北两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为0。
【总结】
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2.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3.方向:自西向东,如图甲。从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乙;从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丙。
4.周期
名称 长度 参照物
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距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
太阳日 24小时 太阳
5.速度
(1)角速度:15°每时(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
(2)线速度:不同纬度地区的自转线速度有差异(赤道为1670km/h)。
二、地球的公转
【师】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1年。同样的,地球公转的周期也是有两个,一个是以太阳为参照物,一个是以其他恒星为参照物。
名称 参照物 1年的长度 特点
回归年 太阳 365日5时48分46秒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周期
恒星年 其他恒星 365日6时9分10秒 公转的真正周期
【提问】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答案: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讲述)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地球公转的轨迹叫做公转轨道,它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每年的1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近日点;每年的7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远,这个位置叫远日点。随着地球的公转,日地距离不断地发生细微的变化,地球公转的速度也随之发生变化。
【师】我们可以把它简单记为“近1远7”。
时间 速度 公转位置
1月初 最快 近日点
7月初 最慢 远日点
【思考】
春分点和秋分点把地球公转轨道等分为两部分。通常年份,北半球夏半年(自春分日至秋分日)的日数是186天,冬半年(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的日数是179天。造成这种日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北半球夏半年地球公转经过远日点附近,速度较慢,用时较长,因此夏半年日数较多;冬半年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附近,速度较快,用时较少,因此冬半年日数较少。
三、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讲述)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在围绕太阳公转。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赤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称为黄道平面。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做黄赤交角。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26′。
(讲述)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不同,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到达北纬23°26′,最南到达南纬23°26′。
夏至日: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纬23°26′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
【小组讨论】秋分、冬至、春分太阳直射点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答案】
秋分:到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
冬至:至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纬23°26′。
春分: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返,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到了夏至日,太阳再次直射北纬23°26′。
(讲述)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26′之间的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北纬23°26′称为北回归线,南纬23°26′称为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就是一个回归年。
【板书】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一、地球的自转
1.概念
2.方向
3.周期
4.义度
二、地球的公转
1.概念
2.方向
3.周期
4.轨道特点
5.近日点与远日点
6.速度
三、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
2.黄赤交角的影响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