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思维导图】【知识梳理】知识点0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是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只是形状、状态或体积等改变。比如:酒精挥发、玻璃破碎,冰融化和水结冰等。注意:扩散、聚集、膨胀、压缩、挥发、升华、摩擦生热、铁变磁铁、通电升温发光、活性炭吸附等都是物理变化,生石灰在空气中变为粉末,从表面看是发生了形状变化,但实质上变成了熟石灰,生成了新物质,所以不属于物理变化,而是化学变化。(2)化学变化是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如:酿酒、造醋、光合作用、物质燃烧和金属生锈等。(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它物质生成,在这个过程中常伴随着一些现象,如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等。许多事实表明,化学变化还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和释放。(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联系:两者常常同时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过程中,有石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同时石蜡燃烧过程中伴随石蜡熔化为液态,属于物理变化。【注】1.原子弹爆炸、核反应堆发电等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它们属于核物理变化。2.爆炸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如轮胎“爆胎”、蒸汽锅炉因压力过大而发生的爆炸,这些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而火药爆炸、瓦斯爆炸,这些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即学即练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酒精挥发 C.铁丝弯曲 D.湿衣晾干【答案】A【解析】A.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如生成了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B.酒精挥发涉及物质物态的变化,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铁丝弯曲的过程中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知识点0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物理性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挥发性、溶解性和吸附性等。另一个是不需要任何变化就具有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和密度等。(2)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和酸碱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能与其他物质反应等。(3)性质和变化的区别: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基本的特征,是变化的依据;而变化是只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一般描述物质性质如“可、易、会、能”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镁条可以燃烧”是化学性质;而“镁条燃烧”则是化学变化。(4)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即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即物质的结构决定着物质的性质,性质是结构的反映和体现。【即学即练2】填涂答题卡需要用2B铅笔,铅笔芯中含有石墨。下列属于石墨化学性质的是A.金属光泽 B.质软 C.导电性 D.可燃性【答案】D【解析】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A.金属光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质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符合题意。故选D。知识点03 蜡烛燃烧实验(1)观察蜡烛火焰:火焰分三层,外层最明亮,内层最暗,烛芯周围的固态石蜡熔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2)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观察现象:烧杯内壁有水雾,说明燃烧有水生成。(3)向上述小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4)取一小段粗玻璃管,将一端置于火焰中,观察现象:玻璃管口上端有白烟冒出,火焰中有石蜡蒸气。(5)吹灭蜡烛,观察现象:吹灭瞬间,看到一缕白烟,熄灭后,白烟是石蜡蒸气遇冷凝固成的固体小颗粒。【即学即练3】教材中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B.如图1实验,可证明蜡烛外焰温度最高C.如图2实验,可证明蜡烛燃烧生成水D.如图3实验,可证明蜡烛熄灭后的白烟不可燃【答案】 D【解析】A.蜡烛燃烧过程中石蜡熔化,只是状态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 温度越高,木条炭化越快,图1装置的实验,可以比较出哪一层火焰的温度高,不符合题意;C.图2装置的实验,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面,烧杯内壁会有水雾或水珠出现,因此可证明蜡烛燃烧生成水,不符合题意;D.白烟是石蜡蒸汽凝成的速率固体,具有可燃性,图3实验中燃着的火柴碰到白烟,便能使蜡烛,符合题意。1.2.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思维导图】【知识梳理】知识点0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是 或体积等改变。比如: 、玻璃破碎,冰融化和水结冰等。注意:扩散、聚集、膨胀、压缩、挥发、升华、摩擦生热、铁变磁铁、通电升温发光、活性炭吸附等都是物理变化,生石灰在空气中变为粉末,从表面看是发生了形状变化,但实质上变成了熟石灰,生成了新物质,所以不属于物理变化,而是化学变化。(2)化学变化是 的变化,也叫 。如:酿酒、造醋、光合作用、物质燃烧和金属生锈等。(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在这个过程中常伴随着一些现象,如 、 、 、 和 等。许多事实表明,化学变化还伴随着能量的 和 。(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联系:两者常常同时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会同时发生 。如蜡烛燃烧过程中,有石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同时石蜡燃烧过程中伴随石蜡熔化为液态,属于物理变化。【注】1.原子弹爆炸、核反应堆发电等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它们属于核物理变化。2.爆炸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如轮胎“爆胎”、蒸汽锅炉因压力过大而发生的爆炸,这些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而火药爆炸、瓦斯爆炸,这些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即学即练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酒精挥发 C.铁丝弯曲 D.湿衣晾干知识点0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是指 就表现出的性质。物理性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 、 和 等。另一个是不需要任何变化就具有的性质,如: 、 、状态、熔点、沸点和 等。(2)化学性质是在 中表现出的性质。如: 、 、 、 和 、 、 、 、 等。(3)性质和变化的区别:性质是物质固有的 ,是物质基本的特征,是变化的依据;而变化是只一个 ,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一般描述 如“可、易、会、能”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镁条可以燃烧”是 ;而“镁条燃烧”则是 。(4)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即性质决定 ,用途反映 ;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即物质的结构决定着物质的性质,性质是结构的反映和体现。【即学即练2】填涂答题卡需要用2B铅笔,铅笔芯中含有石墨。下列属于石墨化学性质的是A.金属光泽 B.质软 C.导电性 D.可燃性知识点03 蜡烛燃烧实验(1)观察蜡烛火焰:火焰分三层, 最明亮, 最暗,烛芯周围的固态石蜡熔化。说明 温度最高, 温度最低。(2)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观察现象:烧杯内壁 ,说明燃烧有 生成。(3)向上述小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澄清石灰水 ,说明燃烧有 生成。(4)取一小段粗玻璃管,将一端置于火焰中,观察现象:玻璃管口上端有 冒出,火焰中有 。(5)吹灭蜡烛,观察现象:吹灭瞬间,看到一缕 ,熄灭后,白烟是 。【即学即练3】教材中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B.如图1实验,可证明蜡烛外焰温度最高C.如图2实验,可证明蜡烛燃烧生成水D.如图3实验,可证明蜡烛熄灭后的白烟不可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学案:1.2.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学生版).docx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学案:1.2.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