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性质教材核心练 梳理教材 直击重点1.物质是由 分子 、 原子 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微粒的性质(1)微粒的质量和体积都 很小 ; (2)微粒总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 越快 ; (3)微粒之间有间隔。①同种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时,微粒间的间隔为气态 > 液态 > 固态。 ②构成物质的微粒间间隔受热时 增大 ,遇冷时 缩小 。 3.分子和原子(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 保持其化学性质 的最小粒子。 (2)分子是由 原子 构成的。 (3)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 可以分成 原子 ,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 分子 。 (4) 原子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易错提醒】温度改变,物质的体积改变,是因为微粒间的间隔改变,微粒本身的大小不变。基础达标练 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知识点一 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1.下列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B)A.水 B.汞C.氮气 D.氧化汞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多种,有的物质是由 原子 构成的,如汞、氩气等,有的物质是由 分子 构成的,如氮气等。 知识点二 微粒的性质3.(2022·吉林中考)王安石在《梅花》中写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闻到‘暗香’”说明了 (A)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由原子构成4.[教材P63图变式]如图是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装置。关于此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B)A.烧杯A中液体变为红色B.烧杯C中液体变为红色C.对比烧杯A、B中的现象,可以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D.此实验说明氨分子比酚酞分子运动快5.(2023·黔南质检)实验探究: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研究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如图所示,玻璃管左、右两端分别放有脱脂棉,注射器中分别装有浓盐酸和浓氨水。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气(NH3)和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HCl)能发生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铵固体。两个注射器同时向脱脂棉靠近里边的部位注入等体积的液体,过一会儿,先在A处产生大量白烟,然后白烟逐渐充满整个试管。根据现象回答问题:(1)A处形成白烟是因为分子在 不停运动 ; (2)有同学认为先在A处产生白烟是因为氯化氢分子比氨气分子运动速度 慢 ,已知一个氯化氢分子的质量要大于一个氨气分子的质量,所以可以说分子的运动速度与其质量成 反 比(填“正”或“反”)。 知识点三 分子和原子6.(2022·陕西中考)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物质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特征。下列物质中含有多种分子的是 (B)A.氧气 B.空气 C.冰水 D.黄金7.(2023·遵义期中)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A.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C.气体受热后由于分子的体积增大而体积膨胀D.分子可构成物质,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8.(2022·长沙中考改编)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在这个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D.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不能由原子构成巩固提升练 巩固提升 迁移运用9.(2023·黔东南质检)下列对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A.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分解了B.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C.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运动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10.(2023·贵阳期中)对下列生活现象进行的解释正确的是 (C)选项 现象 解释A 湿衣服在冬天比在夏天干得慢 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B 6 000 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 气体分子体积小,易于压缩C 风吹柳花满店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D 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 分子受热,体积变大11.(2023·黔南质检)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C)A.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反应前是混合物,反应后是纯净物12.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水分子 。 (2)湿衣服在太阳底下干得更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 (3)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 分子间间隔变小 。 (4)如图所示,两支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水和空气,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活塞慢慢推入,容易推压的是 B (填“A”或“B”),理由是 水中微粒间的间隙比较小,空气中微粒间的间隙比较大,所以空气比较容易被压缩 。 (5)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产生氧气,水却不能: 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性质教材核心练 梳理教材 直击重点1.物质是由 、 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微粒的性质(1)微粒的质量和体积都 ; (2)微粒总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 ; (3)微粒之间有间隔。①同种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时,微粒间的间隔为气态 液态 固态。 ②构成物质的微粒间间隔受热时 ,遇冷时 。 3.分子和原子(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 的最小粒子。 (2)分子是由 构成的。 (3)在化学变化中, 可以分成 ,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 。 (4)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易错提醒】温度改变,物质的体积改变,是因为微粒间的间隔改变,微粒本身的大小不变。基础达标练 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知识点一 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1.下列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 )A.水 B.汞C.氮气 D.氧化汞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多种,有的物质是由 构成的,如汞、氩气等,有的物质是由 构成的,如氮气等。 知识点二 微粒的性质3.(2022·吉林中考)王安石在《梅花》中写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闻到‘暗香’”说明了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由原子构成4.[教材P63图变式]如图是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装置。关于此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烧杯A中液体变为红色B.烧杯C中液体变为红色C.对比烧杯A、B中的现象,可以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D.此实验说明氨分子比酚酞分子运动快5.(2023·黔南质检)实验探究: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研究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如图所示,玻璃管左、右两端分别放有脱脂棉,注射器中分别装有浓盐酸和浓氨水。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气(NH3)和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HCl)能发生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铵固体。两个注射器同时向脱脂棉靠近里边的部位注入等体积的液体,过一会儿,先在A处产生大量白烟,然后白烟逐渐充满整个试管。根据现象回答问题:(1)A处形成白烟是因为分子在 ; (2)有同学认为先在A处产生白烟是因为氯化氢分子比氨气分子运动速度 ,已知一个氯化氢分子的质量要大于一个氨气分子的质量,所以可以说分子的运动速度与其质量成 比(填“正”或“反”)。 知识点三 分子和原子6.(2022·陕西中考)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物质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特征。下列物质中含有多种分子的是 ( )A.氧气 B.空气 C.冰水 D.黄金7.(2023·遵义期中)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C.气体受热后由于分子的体积增大而体积膨胀D.分子可构成物质,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8.(2022·长沙中考改编)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在这个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D.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不能由原子构成巩固提升练 巩固提升 迁移运用9.(2023·黔东南质检)下列对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分解了B.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C.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运动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10.(2023·贵阳期中)对下列生活现象进行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 解释A 湿衣服在冬天比在夏天干得慢 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B 6 000 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 气体分子体积小,易于压缩C 风吹柳花满店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D 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 分子受热,体积变大11.(2023·黔南质检)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反应前是混合物,反应后是纯净物12.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2)湿衣服在太阳底下干得更快: 。 (3)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 。 (4)如图所示,两支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水和空气,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活塞慢慢推入,容易推压的是 (填“A”或“B”),理由是 。 (5)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产生氧气,水却不能: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3章 第1节 第1课时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性质 导学案(学生版) 2023-2024 沪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上册.docx 第3章 第1节 第1课时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性质 导学案(教师版) 2023-2024 沪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上册.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