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溶解过程的能量变化及水溶液的某些性质教材核心练 梳理教材 直击重点1.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通常伴随热量的变化(1)有些物质(如 )溶于水时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 (2)有些物质(如 )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 (3)有些物质(如 )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基本不变。 2.食盐、硫酸和氢氧化钠等物质在水中溶解能生成 ,使得溶液能够导电。蔗糖溶于水后,蔗糖以 的形式存在于水中,不能形成 ,因此蔗糖溶液很难导电。 3.少量的固体物质溶于水,使稀溶液的沸腾温度 ,凝固点 。 基础达标练 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知识点一 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1.(2022·朝阳中考)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固体物质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固体可以是 ( )A.食盐 B.硝酸铵C.氧化钙 D.氢氧化钠2.取某固体物质5 g加入20 mL水中,测得溶液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该固体物质可能是 ( )A.NaCl B.NaOH C.NH4Cl D.CaCO33.某班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来研究物质溶于水后温度的变化。试猜想:(1)装置A产生的现象是 ,原因是 。 (2)装置B产生的现象是 ,原因是 。 知识点二 物质溶解后溶液的某些物理性质的变化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能导电的是 ( )A.食盐 B.蔗糖 C.硫酸 D.氢氧化钠5.[教材图改编]如图所示,当闭合开关时小灯泡变亮,烧杯中的液体是 ( )A.蒸馏水 B.酒精溶液C.蔗糖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6.做电解水实验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其作用是 ( )A.增加生成氢气的质量B.控制生成氧气的质量C.增强水的导电性D.改变水的化学性质7.少量固体溶于水后引起溶液凝固点、沸点的变化。在寒冷的冬季(假设-1 ℃),你若将分别盛有①开水、②冷水、③食盐水、④白糖水的器皿放在室外过夜,早晨起来可以看到结冰的是 ( )A.①② B.②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8.联想与启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现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具有某些与纯水不同的性质:(1)冬天常在汽车的水箱内加入少量的乙二醇,其目的是 ; (2)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要高,因为 ; (3)做水的电解实验时,要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能增强溶液的 。 巩固提升练 巩固提升 迁移运用9.寒冷的冬天,人们可向公路上的积雪撒些盐,使冰雪很快融化。其原因是 ( )A.盐能与雪发生化学反应B.盐水溶液能导热C.盐水的凝固点较低D.盐溶于水产生热量10.(2022·海南中考)在家学习期间,小宇同学做了如下家庭小实验,实验记录如下:序号 液体 现象① 纯净水 小灯泡不亮② 蔗糖水 小灯泡不亮③ 食盐水 小灯泡亮(1)写出做实验①的目的: 。 (2)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蔗糖水不导电,食盐水能导电的原因: 。 11.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氯化铵、氯化钙、氯化钠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药品、器材】水、氯化铵、氯化钙、氯化钠;烧杯、药匙、玻璃棒、量筒、温度计等。【实验探究】三种物质各取1药匙于烧杯分别溶于水,另还有一个烧杯只加水,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并记录有关数据如表:实验 水的体积 所加物质 测量液体温度(℃)实验1 50 mL 氯化铵 15实验2 50 mL 氯化钙 28实验3 X 氯化钠 21实验4 50 mL 无 22【数据分析】(1)表中X为 mL。 (2)比较实验2与实验4,可获得的结论是 。 (3)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上述三种物质中最合适的是 。 【反思评价】(4)经讨论认为本实验操作中存在缺陷,它是 (填选项,多选)。 A.实验操作过程没有采取较为严格的保温措施B.加入物质的质量可能不相等C.加入物质的种类不一样第2课时 溶解过程的能量变化及水溶液的某些性质教材核心练 梳理教材 直击重点1.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通常伴随热量的变化(1)有些物质(如 氢氧化钠 )溶于水时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 (2)有些物质(如 硝酸铵 )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 (3)有些物质(如 氯化钠 )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基本不变。 2.食盐、硫酸和氢氧化钠等物质在水中溶解能生成 自由移动的离子 ,使得溶液能够导电。蔗糖溶于水后,蔗糖以 分子 的形式存在于水中,不能形成 自由移动的离子 ,因此蔗糖溶液很难导电。 3.少量的固体物质溶于水,使稀溶液的沸腾温度 升高 ,凝固点 降低 。 基础达标练 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知识点一 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1.(2022·朝阳中考)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固体物质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固体可以是 (B)A.食盐 B.硝酸铵C.氧化钙 D.氢氧化钠2.取某固体物质5 g加入20 mL水中,测得溶液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该固体物质可能是 (C)A.NaCl B.NaOH C.NH4Cl D.CaCO33.某班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来研究物质溶于水后温度的变化。试猜想:(1)装置A产生的现象是 水会结冰,烧杯底和木板粘住 ,原因是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 。 (2)装置B产生的现象是 石蜡熔化,烧杯底和木板脱离 ,原因是 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 。 知识点二 物质溶解后溶液的某些物理性质的变化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能导电的是 (B)A.食盐 B.蔗糖 C.硫酸 D.氢氧化钠5.[教材图改编]如图所示,当闭合开关时小灯泡变亮,烧杯中的液体是 (D)A.蒸馏水 B.酒精溶液C.蔗糖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6.做电解水实验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其作用是 (C)A.增加生成氢气的质量B.控制生成氧气的质量C.增强水的导电性D.改变水的化学性质7.少量固体溶于水后引起溶液凝固点、沸点的变化。在寒冷的冬季(假设-1 ℃),你若将分别盛有①开水、②冷水、③食盐水、④白糖水的器皿放在室外过夜,早晨起来可以看到结冰的是 (A)A.①② B.②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8.联想与启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现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具有某些与纯水不同的性质:(1)冬天常在汽车的水箱内加入少量的乙二醇,其目的是 降低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箱结冰 ; (2)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要高,因为 汤的沸点比水的高 ; (3)做水的电解实验时,要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能增强溶液的 导电性 。 巩固提升练 巩固提升 迁移运用9.寒冷的冬天,人们可向公路上的积雪撒些盐,使冰雪很快融化。其原因是 (C)A.盐能与雪发生化学反应B.盐水溶液能导热C.盐水的凝固点较低D.盐溶于水产生热量10.(2022·海南中考)在家学习期间,小宇同学做了如下家庭小实验,实验记录如下:序号 液体 现象① 纯净水 小灯泡不亮② 蔗糖水 小灯泡不亮③ 食盐水 小灯泡亮(1)写出做实验①的目的: 作为实验②、③的对照实验 。 (2)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蔗糖水不导电,食盐水能导电的原因: 蔗糖水中的蔗糖以蔗糖分子的形式存在,不能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蔗糖水很难导电;食盐水中存在着自由移动的钠离子与氯离子,所以食盐水能导电 。 11.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氯化铵、氯化钙、氯化钠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药品、器材】水、氯化铵、氯化钙、氯化钠;烧杯、药匙、玻璃棒、量筒、温度计等。【实验探究】三种物质各取1药匙于烧杯分别溶于水,另还有一个烧杯只加水,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并记录有关数据如表:实验 水的体积 所加物质 测量液体温度(℃)实验1 50 mL 氯化铵 15实验2 50 mL 氯化钙 28实验3 X 氯化钠 21实验4 50 mL 无 22【数据分析】(1)表中X为 50 mL。 (2)比较实验2与实验4,可获得的结论是 氯化钙溶解过程中放热 。 (3)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上述三种物质中最合适的是 NH4Cl 。 【反思评价】(4)经讨论认为本实验操作中存在缺陷,它是 A、B (填选项,多选)。 A.实验操作过程没有采取较为严格的保温措施B.加入物质的质量可能不相等C.加入物质的种类不一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6章 第1节 第2课时 溶解过程的能量变化及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导学案(学生版) 2023-2024 沪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下册 导学案.docx 第6章 第1节 第2课时 溶解过程的能量变化及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导学案(教师版) 2023-2024 沪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下册 导学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