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节 几种重要的盐第1课时 盐教材核心练 梳理教材 直击重点1.盐的分类:根据组成盐的 和 的种类,可以把盐分成钠盐、钾盐、钙盐等,也可以把盐分成盐酸盐、硫酸盐、碳酸盐等。 2.盐溶液与金属的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除非常活泼的金属外,排在 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比它不活泼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例如,锌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铜,铜能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银,写出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3.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 析出,或有 放出,或有 生成,三者必备其一。 基础达标练 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知识点一 盐的组成和性质1.(2022·成都中考)自然界中含氮化合物种类较多,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 )A.NO2 B.NH3C.NH4NO3 D.HNO32.下列各组固体物质,不能用水鉴别的是 ( )A.KNO3、KCl B.CaCO3、CaCl2C.CuSO4、Na2SO4 D.NH4NO3、CaO3.(2023·六盘水质检)下列试剂分别滴入Ba(OH)2、HCl、Na2SO4三种溶液中,会出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 ( )A.紫色石蕊溶液 B.CuCl2溶液C.Ca(OH)2溶液 D.酚酞溶液4.(2023·广州期末)王同学想比较两种未知金属M、N和金属铝的活动性大小关系。他将M、N、铝三种金属粉末分别投入6.3%稀盐酸中,观察到加入金属M、铝粉的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金属N无明显现象。另取一小块金属M投入硫酸铝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 )A.铝>N>M B.N>M>铝C.M>铝>N D.铝>M>N知识点二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5.(2023·贵阳质检)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HCl和Ca(OH)2 B.Na2CO3和H2SO4C.AgNO3和BaCl2 D.KCl和CuSO46.从理论上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一般考虑的因素是 ( )A.反应物的溶解性B.金属的活动性C.反应物中有无酸、碱、盐D.生成物中有无气体、沉淀和水7.为判断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反应,分别取少量四种化合物溶液1~2 mL于试管中(如图所示)分别滴加几滴稀硫酸。(1)B试管中发生了反应,产生的现象是 。 (2)C试管中也发生了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A试管中没有现象,为了验证发生了反应,向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入酚酞试液,如果溶液 (选填“不变色”或“变红色”),可判断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4)D试管中没有发生反应的原因是 。 巩固提升练 巩固提升 迁移运用8.(2022·常德中考)下列各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 )A.NaOH、KNO3、MgCl2B.Na2CO3、HCl、BaCl2C.KNO3、NaCl、H2SO4D.FeCl3、KCl、HCl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如表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实验方案A CuCl2溶液(CuSO4)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B ZnCl2溶液(CuCl2) 加入过量的锌粒,过滤C Fe2O3固体(CuO)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D NaOH溶液[Ca(OH)2] 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10.(2022·岳阳中考)向100 g硫酸铜和盐酸混合液中逐滴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点坐标为(4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OA段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是盐酸B.B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铜C.C点对应溶液的pH>7D.混合溶液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5%11.及时归纳是学好化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利用如图所示的结构图归纳盐的四个方面的化学性质(图中编号①~④),请归纳有关知识。(1)在归纳性质②时,选取了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两种物质,它们在溶液中相互反应时产生的现象为 ,化学方程式为 。 (2)在性质③中,X代表 类物质。 (3)在归纳性质④时,从“某些盐”中选取了硝酸银,写出与硝酸银反应的物质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 。 自我挑战12.(2022·岳阳中考)小明在做课后习题时,看到了化学方程式BaCl2+H2SO4BaSO4↓+2HCl,联想到医院在用X射线检查肠胃病时让患者服用的“钡餐”,其主要成分是BaSO4。【查阅资料】BaSO4不会被人体吸收,对身体无害,但Ba2+是重金属离子,对身体危害较大。【提出问题】与BaSO4一样,BaCO3也不溶于水,有同学提出BaCO3是否也可用作“钡餐” 【实验探究】模拟胃液环境设计以下方案: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结论取少量BaCO3粉末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 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 BaCO3不可用作“钡餐”【反思交流】从BaSO4性质角度分析,BaSO4不被人体吸收可作“钡餐”的原因是 。 第3节 几种重要的盐第1课时 盐教材核心练 梳理教材 直击重点1.盐的分类:根据组成盐的 阳离子 和 酸根 的种类,可以把盐分成钠盐、钾盐、钙盐等,也可以把盐分成盐酸盐、硫酸盐、碳酸盐等。 2.盐溶液与金属的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除非常活泼的金属外,排在 前面 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比它不活泼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例如,锌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铜,铜能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银,写出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Zn+CuSO4ZnSO4+Cu 、 Cu+2AgNO3Cu(NO3)2+2Ag 。 3.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 沉淀 析出,或有 气体 放出,或有 水 生成,三者必备其一。 基础达标练 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知识点一 盐的组成和性质1.(2022·成都中考)自然界中含氮化合物种类较多,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C)A.NO2 B.NH3C.NH4NO3 D.HNO32.下列各组固体物质,不能用水鉴别的是 (A)A.KNO3、KCl B.CaCO3、CaCl2C.CuSO4、Na2SO4 D.NH4NO3、CaO3.(2023·六盘水质检)下列试剂分别滴入Ba(OH)2、HCl、Na2SO4三种溶液中,会出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 (A)A.紫色石蕊溶液 B.CuCl2溶液C.Ca(OH)2溶液 D.酚酞溶液4.(2023·广州期末)王同学想比较两种未知金属M、N和金属铝的活动性大小关系。他将M、N、铝三种金属粉末分别投入6.3%稀盐酸中,观察到加入金属M、铝粉的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金属N无明显现象。另取一小块金属M投入硫酸铝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D)A.铝>N>M B.N>M>铝C.M>铝>N D.铝>M>N知识点二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5.(2023·贵阳质检)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D)A.HCl和Ca(OH)2 B.Na2CO3和H2SO4C.AgNO3和BaCl2 D.KCl和CuSO46.从理论上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一般考虑的因素是 (D)A.反应物的溶解性B.金属的活动性C.反应物中有无酸、碱、盐D.生成物中有无气体、沉淀和水7.为判断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反应,分别取少量四种化合物溶液1~2 mL于试管中(如图所示)分别滴加几滴稀硫酸。(1)B试管中发生了反应,产生的现象是 产生气泡 。 (2)C试管中也发生了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a(NO3)2+H2SO4BaSO4↓+2HNO3 。 (3)A试管中没有现象,为了验证发生了反应,向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入酚酞试液,如果溶液 不变色 (选填“不变色”或“变红色”),可判断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4)D试管中没有发生反应的原因是 不能生成水、沉淀、气体等物质 。 巩固提升练 巩固提升 迁移运用8.(2022·常德中考)下列各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C)A.NaOH、KNO3、MgCl2B.Na2CO3、HCl、BaCl2C.KNO3、NaCl、H2SO4D.FeCl3、KCl、HCl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如表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B)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实验方案A CuCl2溶液(CuSO4)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B ZnCl2溶液(CuCl2) 加入过量的锌粒,过滤C Fe2O3固体(CuO)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D NaOH溶液[Ca(OH)2] 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10.(2022·岳阳中考)向100 g硫酸铜和盐酸混合液中逐滴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点坐标为(4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A.OA段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是盐酸B.B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铜C.C点对应溶液的pH>7D.混合溶液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5%11.及时归纳是学好化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利用如图所示的结构图归纳盐的四个方面的化学性质(图中编号①~④),请归纳有关知识。(1)在归纳性质②时,选取了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两种物质,它们在溶液中相互反应时产生的现象为 产生蓝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uSO4Na2SO4+Cu(OH)2↓ 。 (2)在性质③中,X代表 酸 类物质。 (3)在归纳性质④时,从“某些盐”中选取了硝酸银,写出与硝酸银反应的物质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 NaCl+AgNO3NaNO3+AgCl↓(合理即可) 。 自我挑战12.(2022·岳阳中考)小明在做课后习题时,看到了化学方程式BaCl2+H2SO4BaSO4↓+2HCl,联想到医院在用X射线检查肠胃病时让患者服用的“钡餐”,其主要成分是BaSO4。【查阅资料】BaSO4不会被人体吸收,对身体无害,但Ba2+是重金属离子,对身体危害较大。【提出问题】与BaSO4一样,BaCO3也不溶于水,有同学提出BaCO3是否也可用作“钡餐” 【实验探究】模拟胃液环境设计以下方案: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结论取少量BaCO3粉末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 稀盐酸 碳酸钡粉末溶解,有气泡产生 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 BaCO3+2HClBaCl2+H2O+CO2↑ BaCO3不可用作“钡餐”【反思交流】从BaSO4性质角度分析,BaSO4不被人体吸收可作“钡餐”的原因是 硫酸钡和胃酸的主要成分盐酸不反应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7章 第3节 第1课时 盐 导学案(学生版) 2023-2024 沪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下册 导学案.docx 第7章 第3节 第1课时 盐 导学案(教师版) 2023-2024 沪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下册 导学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