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常见的碱教材核心练 梳理教材 直击重点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比较项目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化学式 NaOH Ca(OH)2 俗称 烧碱、火碱、苛性钠 熟石灰、消石灰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白色固体 溶解性 易 溶于水,且溶解时 放 热 微 溶于水 腐蚀性 强腐蚀性 有腐蚀性若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2.生石灰制熟石灰(1)氧化钙(俗称 生石灰 )与水反应后转变成氢氧化钙(俗称 熟石灰 ),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Ca(OH)2 ,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2)生石灰具有强烈的 吸水 性,极易跟水反应,常用作干燥剂。 3.碱的化学性质(1)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NaOH溶液和石灰水都能吸收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O2+2NaOHNa2CO3+H2O , Ca(OH)2+CO2CaCO3↓+H2O 。 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但易吸收 水蒸气 而潮解,还能吸收 二氧化碳 而变质。 (2)与硫酸铜等某些盐溶液反应NaOH溶液和石灰水分别与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SO4+2NaOHCu(OH)2↓+Na2SO4 , CuSO4+Ca(OH)2Cu(OH)2↓+CaSO4 。 4.复分解反应两种 化合物 相互 交换 成分,生成两种 新的化合物 的反应。 5.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碱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 OH- 。 6.常见碱的用途(1)烧碱常用于制人造丝、造纸、炼油、纺织、印染与橡胶工业。(2)熟石灰常用于建筑业、改良 酸性 土壤和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基础达标练 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知识点一 碱的特性、用途1.(2022·梧州中考)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D)A.H2SO4 B.SO2C.KNO3 D.NaOH2.我国耕地土壤呈“南酸北碱”,土壤的酸碱性会直接影响到所种植物的生长。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俗称是 (B)A.石灰石 B.熟石灰 C.苛性钠 D.纯碱3.(2022·吉林中考)下列关于NaOH和Ca(OH)2的用途错误的是 (C)A.用Ca(OH)2制波尔多液B.用Ca(OH)2改良酸性土壤C.用NaOH溶液检验CO2D.用NaOH固体干燥某些气体知识点二 碱的化学性质4.(2022·柳州中考)化学课中老师给同学们变“魔术”:往浸过酚酞溶液的白色纸花上喷了某种无色溶液后,白花瞬间变成了红花,老师喷的溶液可能是 (C)A.水 B.稀盐酸C.氨水 D.氯化钠溶液5.航天服是航天员在太空中执行任务时,为保障生命安全而穿着的特殊服装,航天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推测氢氧化锂不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C)A.与CO2反应 B.与紫色石蕊溶液反应C.与Fe2O3反应 D.与无色酚酞溶液反应6.(2022·舟山中考)一瓶存放较长时间的石灰水,瓶内壁附有一层白膜,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A.白膜都是氢氧化钙B.白膜的形成与二氧化碳有关C.白膜可用盐酸除去D.试剂使用后应及时盖上瓶塞7.(2023·铜仁质检)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C)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B.能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8.用如图装置完成下列实验。①Ca(OH)2饱和溶液②NaOH饱和溶液(1)检验CO中混有少量的CO2,瓶中选用 ① (用序号填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Ca(OH)2CaCO3↓+H2O ; (2)除去CO中混有少量的CO2,瓶中最好选用 ② (用序号填空)。 知识点三 复分解反应9.下列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不可能存在单质的是 (D)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10.下列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C)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B.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C.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D.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生石灰巩固提升练 巩固提升 迁移运用11.(2022·盘锦中考)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错误的是 (B)A.易与空气中成分反应而变质B.蚊虫叮咬后涂抹NaOH溶液减轻痛痒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D.NaOH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12.在“创新实验装置”的竞赛中,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如图是同学们对实验中的部分现象进行的预测,预测正确的是 (D)A.装置①中黑色固体消失B.装置②中产生蓝色沉淀C.装置②中会有气泡冒出D.装置③中产生蓝色沉淀13.兴趣小组利用手持技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兴趣小组设计了“图1”的装置,加入25 mL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开启pH传感器,测得的相关数据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pH的不断减小说明了CO2和NaOH的反应会放出热量B.pH的不断减小说明溶液中OH-也在不断减少C.整个过程中,溶液的碱性总体在减小D.在实验过程中,图1中的圆底烧瓶内压强也会减小14.为探究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出了下列两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B实验装置中可能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软塑料瓶变瘪 。 小组同学通过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 (2)某同学质疑上述实验设计,该同学质疑的理由是 二氧化碳溶于水也能导致瓶内气压减小 。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消除该同学的疑问,你设计的实验是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后的液体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已经发生了反应 。 【拓展思考】小组同学通过该实验得出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因此要 密封 保存。 自我挑战15.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开展探究实验。[实验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如图甲,钟罩内体积进行6等分,实验前液面停留在刻度“1”处)(1)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CO2+2NaOHNa2CO3+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冷却后,钟罩内液面高度低于刻度“2”,可能的原因是 氧气浓度过低时,蜡烛熄灭,氧气未被充分消耗完毕 (写一条)。 [实验2]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3)用图乙装置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现象是 a液面上升高度大于b 。 (4)用图丙装置实验,测得三颈烧瓶内气压变化情况如图。①首先注入瓶中的药品是 水 (填“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②ab段压强变大,原因是 注入水速度过快,二氧化碳未充分溶解,造成气体体积变小,压强增大 。 ③对比曲线中 bc 段和 de 段,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第2课时 常见的碱教材核心练 梳理教材 直击重点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比较项目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化学式俗称颜色、状态溶解性 溶于水,且溶解时 热 溶于水 腐蚀性 强腐蚀性 有腐蚀性若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2.生石灰制熟石灰(1)氧化钙(俗称 )与水反应后转变成氢氧化钙(俗称 ),化学方程式为 ,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2)生石灰具有强烈的 性,极易跟水反应,常用作干燥剂。 3.碱的化学性质(1)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NaOH溶液和石灰水都能吸收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 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但易吸收 而潮解,还能吸收 而变质。 (2)与硫酸铜等某些盐溶液反应NaOH溶液和石灰水分别与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4.复分解反应两种 相互 成分,生成两种 的反应。 5.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碱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 。 6.常见碱的用途(1)烧碱常用于制人造丝、造纸、炼油、纺织、印染与橡胶工业。(2)熟石灰常用于建筑业、改良 土壤和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基础达标练 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知识点一 碱的特性、用途1.(2022·梧州中考)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 )A.H2SO4 B.SO2C.KNO3 D.NaOH2.我国耕地土壤呈“南酸北碱”,土壤的酸碱性会直接影响到所种植物的生长。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俗称是 ( )A.石灰石 B.熟石灰 C.苛性钠 D.纯碱3.(2022·吉林中考)下列关于NaOH和Ca(OH)2的用途错误的是 ( )A.用Ca(OH)2制波尔多液B.用Ca(OH)2改良酸性土壤C.用NaOH溶液检验CO2D.用NaOH固体干燥某些气体知识点二 碱的化学性质4.(2022·柳州中考)化学课中老师给同学们变“魔术”:往浸过酚酞溶液的白色纸花上喷了某种无色溶液后,白花瞬间变成了红花,老师喷的溶液可能是 ( )A.水 B.稀盐酸C.氨水 D.氯化钠溶液5.航天服是航天员在太空中执行任务时,为保障生命安全而穿着的特殊服装,航天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推测氢氧化锂不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A.与CO2反应 B.与紫色石蕊溶液反应C.与Fe2O3反应 D.与无色酚酞溶液反应6.(2022·舟山中考)一瓶存放较长时间的石灰水,瓶内壁附有一层白膜,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白膜都是氢氧化钙B.白膜的形成与二氧化碳有关C.白膜可用盐酸除去D.试剂使用后应及时盖上瓶塞7.(2023·铜仁质检)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B.能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8.用如图装置完成下列实验。①Ca(OH)2饱和溶液②NaOH饱和溶液(1)检验CO中混有少量的CO2,瓶中选用 (用序号填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除去CO中混有少量的CO2,瓶中最好选用 (用序号填空)。 知识点三 复分解反应9.下列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不可能存在单质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10.下列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B.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C.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D.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生石灰巩固提升练 巩固提升 迁移运用11.(2022·盘锦中考)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易与空气中成分反应而变质B.蚊虫叮咬后涂抹NaOH溶液减轻痛痒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D.NaOH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12.在“创新实验装置”的竞赛中,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如图是同学们对实验中的部分现象进行的预测,预测正确的是 ( )A.装置①中黑色固体消失B.装置②中产生蓝色沉淀C.装置②中会有气泡冒出D.装置③中产生蓝色沉淀13.兴趣小组利用手持技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兴趣小组设计了“图1”的装置,加入25 mL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开启pH传感器,测得的相关数据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H的不断减小说明了CO2和NaOH的反应会放出热量B.pH的不断减小说明溶液中OH-也在不断减少C.整个过程中,溶液的碱性总体在减小D.在实验过程中,图1中的圆底烧瓶内压强也会减小14.为探究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出了下列两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B实验装置中可能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 小组同学通过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2)某同学质疑上述实验设计,该同学质疑的理由是 。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消除该同学的疑问,你设计的实验是 。 【拓展思考】小组同学通过该实验得出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因此要 保存。 自我挑战15.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开展探究实验。[实验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如图甲,钟罩内体积进行6等分,实验前液面停留在刻度“1”处)(1)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冷却后,钟罩内液面高度低于刻度“2”,可能的原因是 (写一条)。 [实验2]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3)用图乙装置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现象是 。 (4)用图丙装置实验,测得三颈烧瓶内气压变化情况如图。①首先注入瓶中的药品是 (填“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②ab段压强变大,原因是 。 ③对比曲线中 段和 段,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7章 第2节 第2课时 常见的碱 导学案(学生版) 2023-2024 沪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下册 导学案.docx 第7章 第2节 第2课时 常见的碱 导学案(教师版) 2023-2024 沪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下册 导学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