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8.3 法治社会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8.3 法治社会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8.3法治社会
教学概念:
了解法治社会的含义及具体表现,掌握建设法治社会的措施,理解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了解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认同建设法治社会的必要性。科学理解法治社会的含义与具体表现,认识法治社会的意义。培养法治社会意识;树立自身法治意识。增强法治意识,了解建设法治社会的方法措施。了解生活中主要民事法律规范,掌握解决纠纷的有效途径和方式。知道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树立参与到法治社会建设中去,为法治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的意识。
课标要求:
识记法治社会的含义及具体表现;掌握建设法治社会的措施
了解生活中主要民事法律规范,列举解决纠纷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列举实例,阐明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
学科素养:
政治认同:理解、支持、认同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
法治意识:自觉学法、信法、用法
公共参与:参与到法治社会的建设中去,为法治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点难点:
了解法治社会的内涵与特征。理解建设法治社会的措施。了解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
教学议题:
总议题:咬定青山不放松,汇聚磅礴法治力量
子议题:1. 筑法治之基:互联网时代下网络直播乱象;
2. 积法治之势:破除网络直播乱象;
3. 立法治之旗:网络直播乱象防患于未然
教学方法:讨论式、探究式、议题式教学法,讲解法。
教学课时:5月11日第一节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在之前的课上,同学们已经系统学习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相关内容,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法治中国的最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法治社会》。【ppt切换】本堂课我们将围绕“咬定青山不放松,汇聚磅礴法治力量”这一主议题展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休闲方式也越来越多样,而网络直播成为了其中重要的一环。不知道同学们在平时繁重的学习之余有没有看过网络直播呢?近些年来,网络直播不断发展,直播的形式和内容也不断丰富。【ppt切换】比如有现在在互联网上掀起一股《本草纲目》浪潮的刘畊宏的健身直播、大家所熟知的李佳琦的带货直播、还有唱歌直播与游戏直播等等,都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但是,网络直播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和谐美好,其中也存在着诸多乱象。【ppt切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本堂课的第一个议题“筑法治之基: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直播乱象”。
议题一:筑法治之基: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直播乱象
师:在这里老师给大家展示几组材料
【ppt切换】
材料一:“直播一姐”薇娅偷逃税,被追缴并处罚款13.41亿
近期,浙江省杭州市税务部门经税收大数据分析发现网络主播黄薇(网名:薇娅)涉嫌偷逃税款,在相关税务机关协作配合下,依法对其开展了全面深入的税务检查。
经查,黄薇在2019年至2020年期间,通过隐匿个人收入、虚构业务转换收入性质虚假申报等方式偷逃税款6.43亿元,其他少缴税款0.6亿元。
在税务调查过程中,黄薇能够配合并主动补缴税款5亿元,同时主动报告税务机关尚未掌握的涉税违法行为。综合考虑上述情况,国家税务总局杭州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按照《浙江省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对黄薇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3.41亿元。其中,对隐匿收入偷税但主动补缴的5亿元和主动报告的少缴税款0.31亿元,处0.6倍罚款计3.19亿元;对隐匿收入偷税但未主动补缴的0.27亿元,处4倍罚款计1.09亿元;对虚构业务转换收入性质偷税少缴的1.16亿元,处1倍罚款计1.16亿元。日前,杭州市税务局稽查局已依法向黄薇送达税务行政处理处罚决定书。
师:大家可以看到,“直播一姐”薇娅偷逃税,被追缴并处罚款13.41,近期,浙江省杭州市税务部门经税收大数据分析发现网络主播黄薇(网名:薇娅)涉嫌偷逃税款,经查,黄薇在2019年至2020年期间,通过隐匿个人收入、虚构业务转换收入性质虚假申报等方式偷逃税款6.43亿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3.41亿元。13.41亿,可以说是非常惊人的数字了。而我们再来看第二则材料。
【ppt切换】
材料二:“潘嘎之交”引发社会热烈关注
潘指潘长江,嘎指的是《小兵张嘎》中嘎子的饰演者谢孟伟。
因为谢孟伟曾直播带货卖酒,但多次被网友发现是假货,甚至有时还打擦边球,潘长江便在一次直播中劝说谢孟伟不要再直播卖假酒,对其循循善诱:网上的东西都是虚拟的,我怕你把握不住啊孩子,因为这里水很深.....谢孟伟听从潘长江劝告后大受感动便选择不再卖酒,结果网友们发现,潘长江前脚劝完,后脚自己也去卖酒了。网友反过来让嘎子去劝劝潘叔,嘎子表示:我真劝不了,你们别让我劝了。
虽然网友将这一事件戏称为“潘嘎之交”,但这一事件背后体现了当前网络直播带货存在的大量售卖假货的情况,即使是明星网红也并不例外。
师:“潘嘎之交”:事件引发社会热烈关注,这里的“潘”指的是演员潘长江,“嘎”指的是我们小时候大家看的《小兵张嘎》中嘎子的扮演者谢孟伟。他曾经直播带货卖酒,但多次被网友发现是假货,甚至有时会打擦边球。潘长江便在一次直播中对其进行劝告,不要再直播售卖假货,但网友们却发现,他在前脚刚劝告完谢孟伟但后脚自己又去直播卖货,因此,网友们把这一事件戏称为潘嘎之交,但实际上他体现了网络直播带货存在着售卖假货赝品的问题。
【ppt切换】
【情景模拟】那么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下,假设大家都是某知名直播app的管理审核员,现在公司内部正在召开《网络直播条例》制定会议,计划将网络直播存在的乱象和问题进行整理,以便更好的对直播进行管理。你作为参会一员,请你为这个问题提出你自己的意见。现在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与你身边的“同事”商量讨论后表达自己的看法。
师:好的,讨论时间到,有没有哪位“审核员”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在刚刚大家有提到包括…、…、…在内的一系列当前网络直播存在的乱象。这些直播乱象不仅仅会对社会风气产生不良影响,也同样属于违法行为,【ppt切换】我们可以看到,例如偷税漏税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直播售卖假货触犯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等,这些违法乱纪的行为通过网络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也会对法治社会建设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那么,到底什么是“法治社会”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法治社会的内涵。【ppt切换】
师: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法治社会也就是章法有度,自成方圆的社会。大家可以在课本第93页最后一段正文部分做好标注。
而具体来看,法治社会具有哪些鲜明的特征呢?请大家看到课本第94页的正文部分。
师:【ppt切换】首先第一点,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这一点主要是从法治意识上看,体现的是“信法”的这一特性。而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我们所说的信法,并不是强制性的信法,而是一种发自内心地认可和接受。只有发自内心的认可和接受,才能真正形成一种良好的法治社会风气。比如大家可以看到这张图片。
【ppt切换】图片展示:罗翔说刑法
师:对没错,这就是目前拥有众多粉丝的罗翔老师,他所创立的账号栏目“罗翔说刑法”作为一项普法栏目,吸引了诸多法学和非法学专业的观众。罗翔老师同样在互联网上以直播的形式结合社会热点进行法律相关知识的授课,受众广泛,可以充分感受到目前社会上多数人都愿意去了解法律,走进法律,认可法律。罗翔老师也是对网络直播进行正确利用的一个典范。正如卢梭所说“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法。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样一则新闻。【ppt切换】
材料三:直播公然篡改国歌曲谱被封禁
2018年10月7日晚间网红莉哥直播的时候,公然篡改国歌曲谱,以嬉皮笑脸的方式表现国歌内容,并将国歌做为自己所谓的“网络音乐会”的开幕曲。此前,她曾将自己的微信号公然明码标价为10个穿云箭,也就是人民币3万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第六条至第八条规定,奏唱国歌时在场人员应当肃立,举止庄重,不得采取有损国格尊严的奏唱形式。
第六条:奏唱国歌,应当按照本法附件所载国歌的歌词和曲谱,不得采取有损国格尊严的奏唱形式。
第七条:奏唱国歌时,在场人员应当肃立,举止庄重,不得有尊重国歌的行为。
第八条:国歌不得用于或者变相用于商标、商业广告,不得在私人丧事活动等不适宜的场合使用,不得作为公共场所的背景音乐等。
【视频播放】女主播莉哥被封禁
师:我们可以看到,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主播作为公众人物更应该遵纪守法,像莉哥一样违反法律最终被封号也就得不偿失了。这就是我们法治社会的第二点特征【ppt切换】是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这一点是“从法律实施上看”的角度进行展开,强调的是“守法”这一特性。在这里大家需要标注清楚,守法主要包括实现权利、履行义务、遏制犯罪这三个方面,只有三个方面都得以实现才算是真正的做到守法,而不是仅凭其中的某一方面。
【ppt切换】
材料四:河南消协诉辛巴燕窝案开庭在即:索赔八千万
2020年11月19日职业打假人王海发布的一份检测报告,其在报告中直指辛巴在网络带货直播时所售的即食燕窝产品“就是糖水”,一时引发舆论关注。隔天,辛巴声明其推广的燕窝不涉及任何采购销售行为。但短短7天后,辛巴话锋一转,再次发表声明称,“经检测,这款’茗挚’品牌产品在直播间推广销售时,确实存在夸大宣传,燕窝成分不足每碗2克”。对于此次事件的处理方式,辛选团队提出先行赔付方案,召回辛选直播间销售的全部该燕窝产品,承担退一赔三责任。数据显示,此次辛选直播间销售的上述品牌燕窝产品共57820单,销售金额1549.576万元。按照上述赔偿方式,辛选共需先退赔6198.304万元。
2021年12月15日,河南省消费者协会就“辛巴燕窝事件”发起消费公益民事诉讼,目前于2022年5月9日在郑州中院开庭审理。因疫情影响,该案拟于当天上午9时在线公开审理。
师:大家可以看到这则材料,也是直播带货的头部主播辛巴在直播间售卖的燕窝,被指燕窝成分不足,“就是糖水”,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内容,因此,消费者通过符合法律的方式进行维权,辛巴其所属公司对购买了燕窝的消费者进行了赔偿,同时河南消费者协会也力图通过公益诉讼的方式维护消费者权益。该诉讼就在近期5月9日开庭审理。这就充分体现了通过法律方式解决纠纷,维护网络直播中的公平正义。
【ppt切换】也就是我们法治社会的第三点重要特征,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这一点“从实施效果上看”,充分体现了“用法”的特性。用法律的方式来解决纠纷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ppt切换】以上,我们了解了法治社会的内涵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三点具体特征。主要从信法、守法、用法三个部分展开。其次我们可以发现,这三点与他的内涵也是一一对应的。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强调的是信法的法治意识;社会治理依法开展体现的则是法律实施上的守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则是围绕实施效果也就是用法这一层面展开。因此,我们说,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网络直播乱象,对法治社会的建设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对这些网络直播乱象进行打击,是当前建设法治网络直播空间的重要命题。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本堂课的第二个议题,积法治之势:破除网络直播乱象。【ppt切换】
议题二:积法治之势:破除网络直播乱象
师:为了治理网络直播空间存在的乱象与问题,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在2022年,国家推出了网络空间“清朗行动”,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视频了解一下。
【ppt切换】
【视频播放】2022网络空间“清朗行动”
【情景模拟】你认为“清朗行动”的关键词是什么?你是否支持这项“清朗行动”?你认为“清朗行动”是否取得了预期效果?请你作为该项目的对外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相关问题。
师:好的,关于这个问题大家都表达了自己的问题,可以说“清朗行动”对于打击网络直播乱象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清朗行动”是建设法治网络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但是,建设法治社会其实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进行全方位、长期性的努力。那么,建设法治社会还有哪些具体的方式方法呢?【ppt切换】
师:首先是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也就是重视法治宣传对树立法治意识的作用。其实,针对这一问题,除了传统的我们熟知的标语、公益广告、课堂教育等,如今也有很多创新的形式。比如【图片展示】广受青年人关注和喜爱的《明星大侦探》,这是我们湖南的芒果tv推出的一档网络综艺,【图片展示】还有在b站上热播的纪录片《守护解放西》,以我们大家熟悉的长沙解放西坡子街派出所为背景,记录了坡子街派出所民警办案的日常以及在解放西发生的一系列案件民情。其实,【图片展示】还有这部《令人心动的offer》介绍了实习律师的工作日常。这些综艺节目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进行了普法宣传,都介绍了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对我们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都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这样新颖的方式也广受好评。
师:【ppt切换】而举措的第二点,则在于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强调社会治理法治化,重点就在于不同社会主体的内部作用以及社会规范的外部作用。我们作为社会的每一个个体,既需要用自己的法治意识来约束、规范自己,同时,也有社会规范来对我们进行强制性的要求。
师:【ppt切换】而建设法治社会的第三点,是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我们说,法治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我们用法律作为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但是,如果有一部分弱势群体,他们可能没有足够的条件来运用法律武器,那么这时候就需要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发挥作用,法律援助应运而生。什么是法律援助呢?
材料:tips: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受援对象一般为经济困难者、残疾者、弱者,或者经人民法院指定的特殊对象,是一项扶贫助弱、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社会公益事业。
法律援助制度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重要指示的具体措施,对于维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师:法律援助是指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对一些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是无偿提供的。而法律援助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为了落实法律援助制度,我们国家也为此专门制定了一部法律,是至2022年1月1日才开始施行。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一段视频了解一下这部《法律援助法》。【ppt切换】
【视频播放】《法律援助法》来了
师:好的,通过视频我们对法律援助法以及什么是法律援助有了具体的了解。接下来我们在来看看,得到法律援助后,我们该如何运用法律预防和化解纠纷矛盾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过这则材料。
【ppt切换】
材料五:四部门聚焦未成年人沉溺直播问题:取消打赏榜单、晚间不得“PK惩罚”
5月7日,中央文明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下称《意见》)。
《意见》从7方面提出具体举措,包括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严控未成年人从事主播、优化升级“青少年模式”、建立专门服务团队、规范重点功能应用、加强高峰时段管理、加强网络素养教育等。《意见》第五条提到,意在规范重点功能应用。榜单、“礼物”是吸引青少年“围观”互动的重要功能应用。网站平台应在本意见发布1个月内全部取消打赏榜单,禁止以打赏额度为唯一依据对网络主播排名、引流、推荐,禁止以打赏额度为标准对用户进行排名。加强对“礼物”名称、外观的规范设计,不得通过夸大展示、渲染特效等诱导用户。加强新技术新应用上线的安全评估,不得上线运行以打赏金额作为唯一评判标准的各类功能应用。此外,《意见》第七点还要求,网站平台在青少年上网高峰时段,即“每日20时至22时”,不得设置“PK惩罚”环节。
师: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参与过直播打赏呢,现在,针对未成年人进行打赏主播的行为,就在5月7日,中央文明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里面提到了包括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从事主播,同时,重点还有取消打赏榜单,也就是说在以后网络直播也就没有“榜一”这样的概念了,以及在每天晚上八点到不得设置pk惩罚。可以看到,我们国家的政府部门可以充分借助这样的方式,来预防和化解未成年人在网络直播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纠纷。
师:因此,我们说建设法治社会的第四点举措,就是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我们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来对社会纠纷矛盾进行预防与化解。而纠纷的方式一共有六种,我想请个同学来进行匹配。【ppt切换】
师:很不错啊,答对了这道问题。解决纠纷的途径就包括和解、调解、仲裁、诉讼、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六种。
师:和解,主要是纠纷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自行进行协商,在尊重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就纠纷达成一致,解决纠纷。而调解与和解相比,加入了第三方,指通过第三方的疏导、说服教育,从而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仲裁主要是指当事人之间发生纠纷时,提交仲裁机构进行仲裁,包括商事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农村承包合同纠纷仲裁等。最后是诉讼,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打官司”,指在纠纷主体参与下,由法院参与解决纠纷的活动。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
通过以上几种方式,可以促进纠纷的有效解决,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行政裁决主要指行政机关对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如果你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或者他所做出的裁决侵害了你的利益,你就可以申请向同级政府部门,或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重新进行裁决。
师:【ppt切换】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建设法治社会一共有四点举措。但是,这四点举措其实也与前面的特征一一对应。也就是信法、守法、用法三个层面。为了树立法治意识,就需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而为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也就是为了能够实现守法社会,而最后两点也就是用法的两个方面,如果你缺少用法的经济条件或知识条件等,你可以采用法律援助,而如果你具备这些条件,就需要采用法律的方式来解决纠纷,化解矛盾。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网络直播中存在的一系列乱象与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点对点的打击,可以说,我们正在全力维护网络直播的风气,构建法治的网络直播环境。那么,你认为建设法治的网络直播环境有哪些意义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本堂课的第三个议题:立法治之旗:网络直播乱象防患于未然【ppt切换】
【ppt切换】
【情景模拟】“埋头真抓实干,迈出坚定法治步伐”,作为新时代青年网民,请你拟定几条“建设法治网络直播环境意义”的宣传标语,让广大网民充分感受到建设法治网络直播环境的重要性,汇聚法治力量。
师:大家都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对于建立法治网络直播环境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体会与感受。那么同样,建设法治社会又具有怎样的意义呢?【ppt切换】
师:通过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也就是说,法治社会建设一方面能够帮助我们增进社会共识,另一方面帮助我们解决社会矛盾,但归根结底,他都是为了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
师:【ppt切换】最后,我们再来结合之前所学的内容回顾一下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法治国家是目标、法治政府是主体、法治社会是基础,【ppt切换】这就是我们整个第八课法治中国建设的整体框架。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位一体,缺少任何一个方面,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无法实现。
【教师总结】
【ppt切换】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巩固一下本堂课所学的内容。本堂课,我们学习了法治社会的内涵以及它的三点具体特征,从信法、守法、用法三个角度展开,建设法治社会的措施,包括一个总要求以及四点具体要求,最后,是法治社会建设的两点意义。而我们也说,这一堂课有一个贯穿的主线,从信法到守法再到用法,也就是从法治意识到法律实施再到实施效果,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法治社会的相关知识。
师:网络直播环境是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法治网络直播环境刻不容缓,也需要我们不停为之努力奋斗。虽然法治社会好像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社会,我们现在并没有完全实现,但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努力,实现法治社会指日可待!
【布置作业】
1.现代社会生活中,没有法律是难以想象的,生活离不开法律。下列对建设法治社会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大多数人的追求
②主要强调在公共生活领域,法律的要求得到普遍的遵守
③宪法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
④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建设法治社会,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无论是在私人生活领域,还是在公共生活领域,法律的要求得到普遍的遵守,①②错误;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2.人们常说:“人在做,天在看。”天有三重:道德之天、法律之天、百姓之天。人要有敬畏之心,心中有天。得道德之天可以润,得法律之天可以安,得百姓之天可以乐。“人要有敬畏之心,心中有天”要求我们( )
①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
②坚守法律底线,提升法治素养
③提高道德修养,弘扬传统道德
④摒弃封建迷信,坚持个性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人要有敬畏之心,心中有天”要求人们增强法治观念,坚守法律底线,①②符合题意;得道德之天可以润,要求我们提升道德修养,弘扬传统美德,③错误;④与题意不符,排除。
3.青少年在宪法的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崇尚宪法,维护宪法权威。下列做法恰当的是 (  )
①认真学习宣传宪法,树立宪法观念,增强宪法意识
②为修改宪法行使好自己的权力
③积极行使决策权,提出对社会管理的建议
④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宪法,按照宪法的规定办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治国安邦总章程,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以宪治国,所以青少年要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以此分析材料可知,①④都是青少年的正确做法,②是全国人大的权力。③排除,公民没有决策权。
4.建设法治社会,需要公民对法治社会具有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尊重,做法治社会的合法、合格公民。为此,公民应做到 (  )
①不断增强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
②依法行使审议权
③通过行使立法权参与民主决策
④理性表达、有序参与、履行义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建设法治社会,需要公民对法治社会具有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尊重,做法治社会的合法、合格公民。为此,公民应做到不断增强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理性表达、有序参与、履行义务,①④符合题意。审议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普通公民不具有审议权,②说法错误。立法权是人大的职权,公民不具有立法权,③说法错误。
5. 情景(教材P95):老王和老许两家是邻居,因为雨水排放问题产生纠纷,甚至动手打架。听到这一消息后,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连忙赶到现场。主任指出他们不该动手,待他们情绪稳定后,给他们讲道理、说法律,分析利弊,帮助他们认识动手打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经过劝导,两家最终协商解决了排水问题。
人民调解员植根基层,来自群众,熟悉社情民意,处于预防化解矛盾的最前沿。通过人民调解,大量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筑牢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防线。人民调解制度已经成为诉讼程序之外化解矛盾、解决纷争的重要方式。
思考:结合社会现实,说说人民调解制度是如何发挥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作用的。
答案:人民调解制度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预防功能:人民调解组织通过对纠纷苗头的及时发现、有效控制,将一些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起到了“防火墙”的作用;
二是化解功能:纠纷一旦产生,人民调解组织和人员及时出现,运用情理交融、法德结合的方式方法,消除彼此隔阂,使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握手言和,发挥了“灭火器”的作用;
三是教育功能:当事人在纠纷的调解过程中,受到很好的规劝和教育,并对周围群众起到警示和启迪作用。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