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会 读书分享会 法治的细节 课件 (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班会 读书分享会 法治的细节 课件 (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LOGO
读/书/分/享
好/书/推/荐
《法治的细节》
—法律是社会的压舱石,维护社会秩序和正义—
主讲人:XXX
时间:2023年
LOGO
目录
content
01
作者简介
02
内容简介
03
精彩分享
04
读书感悟
LOGO
PART 01
作者简介
—法治与人的自由和尊严—
作者简介
罗翔,1977年出生,湖南耒阳人,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刑法学研究所所长。
罗翔于1995年—1999年本科就读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毕业获得法学学士学位。
1999年—2002年硕士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毕业获得刑法学硕士学位。
2002年—2005年博士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学院,毕业获得刑法学博士学位。
作者简介
2005年进入中国政法大学执教
2009年—2010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做访问学者。
2013年—2014年在美国杜克大学做访问学者
2020年3月9日应邀入驻哔哩哔哩,两天粉丝超过百万,半年粉丝量突破千万。
截至2018年12月,罗翔在《光明日报》《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澎湃新闻》发表法律时评五十余篇。2018年4月9日,罗翔出席由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分团委主办、国际法学院学委会承办的“军都论道”系列讲座第十四期,并担任主讲人。
他对客观主义刑法观和功利主义法益观进行了解析,结合人的尊严和社会公益加以阐释,强调“法律要尊重人们的意见,但要超越人们的偏见”。
人物评价
“他很有正义感,也热心帮助别人。”(中国政法大学教师刘艳敏评)
“做一束微光,也要点亮漫天的星火;做一涓细流,也要汇成奔涌的江河。你目光冷静,却引爆了法的热度;你步履颠簸,却呵护人们稳稳的生活;做喜欢的事,你忘记了时间,却让幸福盛开在每时每刻。”(CCTV“2020年度法治人物”颁奖词)
人物评价
我们致敬罗翔,致敬这位法学者在通识之作《刑法学讲义》中兼顾学科知识的学术性和大众传播的通俗性。
他(罗翔)将论文和黑板上的刑法学带入大众领域,与读者进行法律对话,和更多人一道思考公平正义和人间良善,成为当下法学通识写作的典范。
我们致敬他为此作出的一切努力。(《新京报》2021年《年度特别致敬》致敬词)
LOGO
PART 02
内容简介
—法治与人的自由和尊严—
人物评价
法治概念的介绍:罗翔先介绍了什么是法治,强调法治是公正、公平、公开的,讲究手续正义、程序正义,法律是公民权利的保障和社会秩序的维护,是国家的基石。
法律体系的组成:罗翔讲解了中国法律的体系,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强调不同层级的法律具有不同的作用和适用范围。
司法实践的重要性:罗翔强调司法实践至关重要,仅仅有法律而缺乏司法实践的支持是无法保障公正的。
人物评价
罗翔列举了一些法治中的关键问题,例如公民的知情权、案件公开审理、行政程序的公开、公正和透明、司法审慎和实质正义等。
法治的若干关键问题
罗翔提出了一些建设法治社会的具体方法,如条例制度化、法律宣传普及、公正裁判和司法公正等,强调各界要以法治为根本,共同推进法治社会的建设。
建设法治社会的具体方法
LOGO
PART 03
精彩分享
—法治与人的自由和尊严—
书中经典句子
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2、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3、法不阿贵,绳不绕曲。
4、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5、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
6、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7、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
8、我们成为法律的奴隶,是为了能够保有自由。
9、你所说的话不一定正确,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10、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11、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
12、人无信不立, 国无法不安。
书中经典句子
19、法律不会强迫一个人去做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20、 好人因为爱好美德而憎恨犯罪,坏人因为恐惧刑罚而憎恨犯罪。
21、以身试法者愚 ,以法维权者智。
22、绊人的桩不在高,违法的事不在小。
23、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
24、人一出生就口含一枚金币,一面写着平等,一面写着自由,这枚金币叫人权。
书中经典句子
25、法无授权不得为,法无禁止不得罚。
26、与其责骂罪恶,不如伸张正义。
27、不知事实可以作为借口,但不知法却不能开脱(罪责)。
28、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面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
29、有损害即有赔偿。
书中经典句子
30、天平的一边放上自由,另一边放上守法,它才能平衡。
31、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32、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夏,庇护着我们大家;它的每一块砖石都垒在另一块砖石上。高尔斯华绥
33、迟来的正义即非正义。
34、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
LOGO
PART 04
读书感悟
—法治与人的自由和尊严—
读书感悟—六个方面
求知
求知的过程往往是为了明白自己该怎么做,而不是要求别人也应当怎么做。
认知是有限的,对自己的了解也是有限,通过求知可以逐步明白对某些事情应当怎么做才顺应内心,合适自己。
求知不是为了批判或者指挥他人,不是为了攀比,更不是为了夸耀,通过虚心地求知才明白自己的无知,才会更加勤奋地求知。
读书感悟—六个方面
不管是“不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还是“不言之教,无为之益”,都告诫着管好自己,以身作则,但不干预他人。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而不是站在视角,道德的制高点和个人角度,在不了解事情真实的情况下,进行批判或者指责。
言语似刀锋,可割脉,可封喉,需谨言慎行。懊悔药,没得买,留下的只有遗憾,而别人可能会因此离开这个世界。
读书感悟—六个方面
拒绝读书是一种愚蠢,但是由于读书而滋生的骄傲与高傲是一种更大的愚蠢。
读书的四个维度:在书籍中躲避世界,在书籍中营造世界,在书籍中理解世界,在书籍中超越世界。
生活的唯一意义就是超越今生。
罗老师在文章中谈到了许多关于读书的观点:
法治
法治的详情这本书,举了不少的案例,围围着法治的主题,进行分析和论述。法律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无规则不成方圆,社会的正常运作,需要法律的工具。
靠人的自觉,有些不当的行为很难被限制,只有通过看得见的惩处,才能有震慑作用,约束人的行为,让社会处于一种平衡。有许多时分,现实的情况,往往冗杂许多,需要在法律、道德之间找到平衡。
正义
在互联网兴旺、即时通讯普遍普及的情况下,网络空间里也越来越需要谨言慎行。网络空间属于公共场所。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峻混乱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惩罚”。
在维护自己的权益时,通过正值的程序流程去维护,防止被互联网带偏言论。如文中所言:“离开程序,依靠狂热和激情所追求的正义,或许是一种更大的不正义。”
对于正义,需要用正值的程序去追求。
生命
对于生命的尊重和敬畏。生命是无价的,在救人的过程中,不能由于代价大就不救。
全力救助是赐予生命最根本的尊严。每个人都是奇迹,每个生命都应当被尊重。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对无能为力的事情坦然接纳,对力所能及的事情勇于担当。
演好自己的剧本,在能确定的事情上,主动发挥自身的作用,带来能量、善意和暖和。
牛虻
牛虻之效,苏格拉底:“我事实上不是在为我自己辩护,而是在为你们辩护。使你们不至于判我的罪而错待了神赐予你们的礼品。由于你们处死了我,就不简单找到另外一个这样的人。
用一个可笑的比喻说,这个人之于城邦正如牛虻对于牛一样,城邦虽然宏大而名贵,但过于懒散和迟钝,需要叮它、刺它,才能使它活泼起来。我想,神把我赐予这个城邦即具有这样的用意。
我四处奔波,成天在到处唤醒、奉劝、责备你们中的任何一人。先生们,你们是不简单找到另一个像我这样的人的。”
玫瑰花
玫瑰花带刺,会刺伤你,常常让你觉得苦痛,但还是要对它负责。
假如你的爱是一种泛化的爱,有爱天下之人之大爱,但你唯独没有对你身边的人的爱,那是一种虚伪的爱,自恋的爱,伪善的爱。
把狠话留给家人,把好话留给他人,是不负责任和没担当。
家人需要用爱暖和,彼此之间的关系也需要通过爱去深度联结,而不是单单血缘关系或者婚姻的纽带。
玫瑰花是详细的,能看得见的,但漂亮是抽象的,看不见的。要把幸福放在详细的人身上。
爱的是个体,真真实实的个体,而不是抽象泛化的爱。
总结推荐
在工作、学习、生活等等过程中,假如想转变和优化,往深处看,会发现一切都是无止境的,不管怎么优化都还是有优化的空间,这是一个无止境但值得去追求的过程,也是一个体验的过程,一个绽放的过程。
真心推荐同学们阅读罗翔的《法治的细节》。
LOGO
读/书/分/享
好/书/推/荐
《法治的细节》
—法律是社会的压舱石,维护社会秩序和正义—
主讲人:XXX
时间:2023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