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2 2.1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2 2.1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师 班级 教学日期
课题名称 2.1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课型 新授课
课程标准 1.阐述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意义 2.辨析经济运行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学习目标 1.明确资源配置的手段,理解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含义,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地位、机制,理解市场调节的优点和缺陷。 2.理解资源需要优化配置的原因. 3.如何更好发挥市场的作用 4.辩证分析市场调节的特点和作用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以“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市场调节有缺陷”为议题,通过学习市场调节的理论,培养市场经济意识与认同国家市场经济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树立规则意识,自觉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正确认识市场调节的机制,辩证分析市场调节的作用;增强法制观念,遵循市场法规,依法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有序参与经济生活,积极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学情分析 高一学段学生自学、合作探究、反思的学习方式比初中时代较为成熟,思维比较活跃;但是没有一套系统的学习方法,我将利用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去探究市场配置资源的规律,学会自主学习。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通过探究市场缺陷,知道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引导学生自行得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的作用,也要发挥政府的作用”。
科学精神 客观、全面、辩证地看待市场的作用,理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公共参与 学生通过校园活动,自行策划、感悟、探讨市场的作用,增强经济参与意识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中
教学重点 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规范市场秩序,建立现代市场体系。
教学难点 市场如何配置资源;如何建立现代市场体系。
教学策略 知识整合、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文本
板书设计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
一、温故知新 出示复习内容 学生课前诵读,回忆: 1.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巩固发展公有制经济? 2.怎样毫不动摇巩固发展公有制经济? 3.为什么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4.如何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通过温故知新,使学生能够对学过的知识加深印象。
二、导入新课 展示素材:非凡成就,国之重器!哪样,离得开中国央企? 观看素材 思考议题 学生认真观看和思考,感悟央企的重要性。 结合素材和课文,初步理解本课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时政。
三、自主预习 出示预习目录、预习要求 要求:浏览课本,找出下列问题答案 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p15 2.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两种体制P15 3.市场如何配置资源(一般规律、三大机制、优点)P16 4.市场调节的缺陷P19-20(如何区分三个局限性) 5.市场体系的重要地位P18 6.怎样建设现代市场体系P18 学生自主预习问题,浏览课本,对本框知识有个初步印象,在讲解时理解能够更加深入。
四、讲授新课 三、背诵识记 四、习题练习 教师提出问题,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通过放映图文,; 引导学生结合材料完成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的流程图、价格与供求关系的曲线图并进行分享,依据学生绘制、回答情况进行补充讲解 情境:XX要开新媒体公司,他需要跟哪些市场打交道? 教师放映我国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相关举措以提问互动的方式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做法。 展示议题:假如某市有一天有两个地方同时发生了严重的火灾,都打了119报警,如果在市场调节的作用下,消防部门会怎么做? 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学生讨论回答 一、市场调节 1、资源配置 (1)原因 ①人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不断发展变化的,而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又是相对有限的。 ② 在资源总量一定的前提下,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资源增加,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资源就会减少。 ③为了更好满足人类的多方面需要,社会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人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 (2)手段 ①计划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 ②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 2、市场调节的机制 (1)地位: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2)运行机制: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产品如何分配,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调节。 市场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和调节着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 补充:市场是如何实现资源配置的? (3)市场调节的优点(积极作用) ①市场价格及其波动,能够反映供求状况及其变化,市场供求的变化也会影响市场价格。(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 ②市场竞争能够引导资源流向效率高的领域和企业,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实现优胜劣汰。 【议一议】XX要开新媒体公司,他需要跟哪些市场打交道? 二、市场体系 1、市场体系的构成要素和联系 (1)构成要素: 商品市场,服务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金融市场)等。每类市场都是由交易双方、交易对象、交易价格等基本要素组成的。 (2)联系:这些市场相互作用,形成有机联系的市场体系。 2、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地位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基础。 3、建设什么样的市场体系? 要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4、怎样建设现代化市场体系? (1)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①市场竞争制度:要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②社会征信体系: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 ③市场化退出机制:要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从而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 (2)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①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 ②政府定价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等方面。政府定价要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学生讨论回答:这还用问,哪给钱多就去哪呀!那还不乱了套了,妈呀!我也有可能中毒呀! 3.市场缺陷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①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调不了” ②枪支、危险品、麻醉品等——“不让调” ③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调不好” (2)市场调节有局限性(调不准) ①自发性(为钱不择手段): 含义:为了自身眼前利益和不正当利益而不惜损害消费者利益、破坏环境等不法行为。 表现: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大量排放废水、废气破坏环境,窃取他人智力成果等。 ②盲目性(决策无主见、盲目跟风): 含义:不能完全掌握市场信息,决策具有盲目性。 表现:某种商品有利可图则一哄而上,反之则一哄而退,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和消费得不到充分满足。 ③滞后性(事后调节有时间差): 含义:事后调节,在获知有利可图再去生产,结果,生产出来后才发现市场早已饱和,出现时间差。 表现:资源浪费、商品生产者蒙受巨大损失。 3、市场调节失灵的危害 ①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②社会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与混乱; ③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两极分化 拓展知识,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知道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了解我国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 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能够知道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与优点,绘制价格与供求关系的曲线图。 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案例材料出发,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理解知识点。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将教材知识置于情景中,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让学生在活动探究中理解掌握知识。 学生明确哪些领域市场无法调节及其原因。通过幽默的语言和丰富的举例分析,使学生把握相关知识。
四、同步练习 设置有针对性的、新颖的练习题,指导学生练习。 易混易错点: 1.限时练习,核对答案 2.订正错题后分组讨论,形成集体意见,派代表讲解错题 3.整理错题集,形成错题题库。 通过习题练习,掌握重点、难点,理清易错点,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