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力》主题班会课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自制力》主题班会课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自制力
一、课程理念
自制力是学习和顺利完成任务的良好意志品质,而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自制力较弱,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诱惑而难以坚持。因此,本节课帮助初一学生培养顺利完成各种任务所需的自制能力这一意志品质,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管理自己。
二、课程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到自制力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2.情感目标:明确自制力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培养自制力的愿望。
3.能力目标:通过活动体验方式,学会提高自制能力的方法与技巧。
三、课程重难点
1.课程重点:认识到良好的自制力对于个人成长及未来发展的重要,找出培养良好自制能力的有效办法。
2.课程难点:引导学生找到培养良好自制力的办法并使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灵活使用这些办法来培养自制力。
四、教学对象
初中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热身活动:木头人游戏
游戏规则:两个人做木头人,一个同学数123,在这个时候两个人可以随意走,当这个同学叫“木头人”,全班都说“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能说,不能笑,也不能动,不能叫,我们都是木头人,看谁做得最最好!”全班用各种方式想办法让台上的人动起来,看谁先动就输。
思考:为什么A同学这么快就输了
B同学赢的秘笈是什么
环节二:“自制”对成功的影响
1.自制力的定义及种类
自制力就是控制自己的能力,是指能够完全自觉的、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是意志的重要品质,是情商的重要要素。自制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善于迫使自己执行定下的决定;二是善于抑制与自己的目的相违背的愿望和行动。也就是强迫自己该做的事,甚至是自己不喜欢的事。
2.讨论诱惑
问: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被哪些诱惑吸引
答:如零食、电子产品(看电视没完没了)、黄色书刊、武侠小说、赌博、吸烟、娱乐(比如有些人正在学习,看到有同学在踢球,就马上不能控制自己,虽然也曾有过内心挣扎,但最后还是给所谓的理由所击溃;有些人明知偷盗不好,但还是被自己的物欲所击败,最后变成了惯偷……)、懒惰拖拉(爱睡懒觉,有些同学背英语单词,想把落下的功课补上来,却永远只做到了“口头革命”,常常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
3.缺乏自制力的危害
故事:在一个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在仓库里觅食的老鼠掉到了一个盛了半缸米的米缸里,老鼠喜出望外。它先警惕地环顾了一下四周,确定没有危险后,便钻进去开始狂吃,吃饱后倒头便睡。老鼠就这样在米缸里吃了睡,睡醒了再吃,好不惬意。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有时,老鼠也为是否要跳出米缸做过思想斗争,但一想到白花花的大米就在身边,可以随便享用,便打消了跳出去的念头。直到有一天米缸见了底,老鼠才发现,现在自己已经跳不出去了。它已经肥硕如猪,失去了弹跳力,此时等待它的将是什么呢
小结:对老鼠而言,这米缸就是一块试金石。如果想把米据为己有,代价就是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们将老鼠能跳出来的高度称为“生命的高度”。这个高度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多留恋一天,多贪婪一天,就离死亡更进一步。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都会在有明显危险的地方止步,但能清醒地了解潜在的危机,并及时跨越生命的高度的人却不多。静下心来思考,道德,情感,工作,学习,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如何去跨越这个高度 学业的疲劳,各种诱惑如潮水般席卷而至,我是否能经得起考验 这是一个未知……你征服了自己,就征服了一切。
环节三:讨论如何提高自制力
1.“棉花糖实验”。
思考:自制力对人的影响
小孩子如何控制自己不去吃糖
(1)实验过程:棉花糖实验是心理学上著名的关于延时满足的实验。
主要考验受试儿童的自制能力的大小,及其在未来的发展中,成功与否和实验时的表现的关系。研究者让学龄前儿童坐在桌子前,桌上的盘子里有一颗棉花糖,然后给孩子两个选项:如果孩子能控制住自己不吃眼前这颗棉花糖而等待20分钟,之后他(她)就可以拥有两颗棉花糖;如果孩子在这期间吃掉了棉花糖,那他(她)就不会再得到第二颗棉花糖了。
(2)实验结果:三分之二的孩子没能抵制住糖的诱惑,最后吃掉了这颗糖;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地坚持等待,最后得到了两颗糖。
(3)实验的启示:对参与这项实验的600多名儿童,沃尔特 米歇尔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了追踪研究,通过多种方式、从不同方面对他们进行了评估,包括职业发展、婚姻状况、身体情况、财力以及精神健康状况等。不能坚持等待更多棉花糖的小孩总是比别的小孩更容易出问题。在小时候自制力非常强的小孩,不管是成绩还是品德都较为优秀。自制力强的小孩,成长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老师和同伴的欢迎,长大后的身体更加健康,成就也更高,犯罪、赌博或者吸毒这样的问题更不可能出现在他们身上。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更独立而自信,并相信自己的判断力,他们的SAT (美国大学入学考试)成绩总体上更好,更容易适应环境,可以更好地维系亲密的人际关系
小结:良好的自制力是人们顺利完成工作和学业、取得成就的必要条件。还可以帮助人们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并愉快地生活。
2.小组讨论自制力的方法
思考:结合刚才实验中小孩的做法,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提高自制力
(1)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
人生目标金字塔,制定长期及短期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制做时间表,安排每天的任务量。
(2)从小事做起
从以往最易被忽略也往往最能暴露自己弱点的小事做起。
新闻介绍
●1月11日,一些日本青年在东京一处冰水池内取水浇身。在一年一度的“耐寒节”中,许多人通过这种方式开始新一年的生活。
●日本中小学生几乎每年都要定期举办“田间学校”、“孤岛学校”、“森林学校”,组织中小学生到田间、海岛和森林去“留学”。
●日本学生在寒冬里仍然穿着短衣短裤出早操。
●三位延安市志丹县中学高一(2)班的学生,暑假从延安骑自行车行至甘肃敦煌。
日常的小事做法:
●每天按时起床,坚持锻炼身体,
●先完成作业再玩别的,控制游戏欲望
●控制游戏时间,时间一到马上停止游戏
●控制食欲,吃到八分饱时离开食物
●准备睡觉了拒绝零食
●奶茶好喝但坚持不喝,
●按时关电视,遵守承诺
●控制自己的言行,上课遵守课堂纪律
(3)改变环境
孟母三迁,多交自制力强的人,良师益友,寻找楷模
(4)自我暗示和激励
在从事紧张的活动之前,先使自己进入平静放松状态,然后反复对自己说“我一定行“等给自己信心和力量的话语,这样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我们也会坚持下来。我们也可以在房间较醒目的地方贴上座右铭,时时暗示自己,激励自己。同学们可以先为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当自己拖延着不去行动时,可立刻去回顾自己刚才所写的内容,不断去想像拖延导致的痛苦情境,以及改变拖延行为后的快乐情境,并通过内在言语来控制自己的行为,使用积极的自我对话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比如:“不能看电视,这是在浪费时间”;“我现在该做作业了,我要立即行动起来”……当自己按计划完成了学习任务后,可以自我奖励一下,为自己买件喜欢的东西,或看自己爱看的电视节目,总之,就是做一件你非常喜欢做的事情
环节四:总结方法,学以致用
小明的故事
小明很聪明,性格活泼开朗,学习一直很不错的他,这学期来成绩直线下滑,究其原因是他这几个月来迷上了网络游戏,一回家就一心扑在游戏上面,有时候趁爸爸妈妈不注意,一玩就一个通宵。不仅如此,还背着家长请假,去网吧玩游戏。他也想过戒掉游戏,可是他总是管不住自己,时间被耽误了又很后悔,他说“我知道学习很重要,但是我控制不住自己,我该怎么办 ”
思考:
1.小明的所作所为有什么危害
2.如果你是小明,发展到这一步,你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3.如果你是小明,你怎么做
制定目标,规划好玩游戏的时间,到点了自动关机
平时做作业时不拖拉
改变环境,把自己反锁在安静的书房里学习,远离电脑,找父母监督,出去找朋友玩
自我暗示:我现在该做作业了,我要立即行动起来。如果可以做到,我很有成就感
4.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现象出现呢
当老师留了很多枯燥的作业时,你多次下定决心,少看电视,要留出点时间来做作业,可是,当电视开了后,虽然没有什么好看的节目,但拿着遥控器来回换台就花掉了不少时间,直到最后一刻才奋笔疾书,于是就带着内疚的心情和明天一定不能看电视的决心去睡觉,但第二天依然照旧。这是你以前的行为,一想到拖延行为所导致的痛苦情境,你要努力去改变,如果这个周末你同样有很多枯燥的作业时,你计划要怎样行动,以克服你的拖延行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