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八单元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3节 盐类水解【核心素养】1.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2.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证据推理及模型认知)3.了解盐类水解的应用。(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考点解读】一、盐类水解(★★★★)1.定义、实质及特点2.盐类水解的规律规律: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盐的类型 实例 是否水解 水解的离子 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的pH强酸强碱盐 Na2SO4、KNO3 否 ------- 中性 pH=7强酸弱碱盐 NH4Cl、Fe(NO3)3 是 酸性 pH<7弱酸强碱盐 HCOONa、Na2CO3 是 碱性 pH>7弱酸弱碱盐 CH3COONH4 是 CH3COO-、 中性 pH=73.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①多元弱酸盐水解:分步进行,以第一步为主,一般只写第一步水解方程式。如Na2CO3的水解离子方程式为CO+H2OHCO+OH-。②多元弱碱盐水解:水解离子方程式一步写完。如FeCl3的水解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3H+。③阴、阳离子相互促进的水解:水解程度较大,书写时要用“===”、“↑”、“↓”等。如Na2S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反应的水解离子方程式为2Al3++3S2-+6H2O===2Al(OH)3↓+3H2S↑。【基础测评】1.易错易混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酸式盐溶液一定呈酸性 ( )(2)能够发生水解反应的盐溶液一定呈酸性或碱性 ( )(3)某盐溶液呈中性,则该盐一定是强酸、强碱盐 ( )(4)NaAlO2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有沉淀和气体生成 ( )(5)同浓度的Na2CO3溶液和CH3COONa溶液相比,前者pH大;同浓度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相比,后者pH小 ( )(6)常温下,pH=10的CH3COONa溶液与pH=4的NH4Cl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 )(7)常温下,pH=11的CH3COONa溶液与pH=3的CH3CO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 )答案: √ √ 2.(1)写出下列盐溶于水后发生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CH3COONa: 。②NH4Cl: 。③Na2CO3: 。④Al2(SO4)3: 。(2)在氯化铁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FeCl3(aq)+3H2O(l) Fe(OH)3(aq)+3HCl(aq) ΔH>0①加热FeCl3溶液,溶液的颜色会不断加深,可得到一种红褐色透明液体。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不断加热FeCl3溶液,蒸干其水分并灼烧得到的固体可能是 。(3)为探究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引起的,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 。(4)为探究盐类水解是一个吸热过程,请用Na2CO3溶液和其他必要试剂,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 。答案:(1)①CH3COO-+H2OCH3COOH+OH-②N+H2O NH3·H2O+H+③C+H2OHC+OH-、HC+H2O H2CO3+OH-④Al3++3H2O Al(OH)3+3H+(2)①Fe3++3H2OFe(OH)3(胶体)+3H+ ②Fe2O3(3)向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若再向该溶液中滴入过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的红色褪去。则可以说明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引起的(4)取Na2CO3溶液,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然后分成两份,加热其中一份,若红色变深,则盐类水解吸热3.下列关于盐溶液呈酸碱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盐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是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B.NH4Cl溶液呈酸性是由于溶液中c(H+)>c(OH-)C.在CH3COONa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c(OH-)D.水电离出的H+和OH-与盐电离出的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结合,引起盐溶液呈酸碱性答案:C4.相同温度、相同浓度的八种溶液,其pH由小到大的顺序如图所示,图中①②③④⑤代表的物质可能分别为 ( ) A.NH4Cl (NH4)2SO4 CH3COONa NaHCO3 NaOHB.(NH4)2SO4 NH4Cl CH3COONa NaHCO3 NaOHC.(NH4)2SO4 NH4Cl NaOH CH3COONa NaHCO3D.CH3COOH NH4Cl (NH4)2SO4 NaHCO3 NaOH答案:B5.(1)相同条件下CH3COONa、Na2CO3、NaClO、NaHCO3四种盐溶液的碱性强弱顺序为 。(2)已知HS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HC的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则同浓度的NaHSO4、NaHCO3、NaHSO3溶液pH大小顺序为 。(3)同浓度的(NH4)2CO3、(NH4)2SO4、(NH4)2Fe(SO4)2、NH4Cl、NH4HSO4、NH4HCO3溶液中c(N)的大小顺序为 。答案:(1)Na2CO3>NaClO>NaHCO3>CH3COONa(2)NaHCO3>NaHSO3>NaHSO4(3)(NH4)2Fe(SO4)2>(NH4)2SO4>(NH4)2CO3>NH4HSO4>NH4Cl>NH4HCO3二、影响水解平衡的因素(★★★★)1.内因酸或碱越弱,其对应的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水解能力就越强,溶液的碱性或酸性就越强。例如K(HF)=3.5×10-4 ,K(CH3COOH)=1.8×10-5,即K(HF)>K(CH3COOH),则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NaF水解程度小于CH3COONa水解程度,溶液的pH:NaF < CH3COONa。2.外因因素 水解平衡 水解程度 水解产生离子的浓度温度 升高 右移 增大 增大浓度 增大 右移 减小 增大减小(即稀释) 右移 增大 减小外加酸、碱 酸 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程度减小碱 弱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减小盐 水解形式相同的盐 相互抑制(如NH4Cl中加FeCl3)水解形式相反的盐 相互促进[如Al2(SO4)3中加NaHCO3]例如:以FeCl3水解[Fe3++3H2OFe(OH)3+3H+]为例,填写外界条件对水解平衡的影响。条件 移动方向 H+数 pH 现象升温 向右 增多 减小 颜色变深通HCl 向左 增多 减小 颜色变浅加H2O 向右 增多 增大 颜色变浅加NaHCO3 向右 减小 增大 生成红褐色沉淀,放出气体三、盐类水解的应用(★★★★)应用 举例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NH4Cl溶液显酸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H2ONH3·H2O+H+判断酸性强弱 相同条件下pH由大到小依次是Na2CO3、NaHCO3、CH3COONa,则电离程度CH3COOH>H2CO3>HC配制或贮存易水解的盐溶液 配制CuSO4溶液时,加入少量H2SO4,防止Cu2+水解;配制FeCl3溶液,加入少量盐酸;贮存Na2CO3溶液、Na2SiO3溶液不能用磨口玻璃塞;NaF、NH4F要用塑料瓶保存。胶体的制备 制取Fe(OH)3胶体的离子方程式:Fe3++3H2OFe(OH)3(胶体)+3H+泡沫灭火器原理 成分为NaHCO3与Al2(SO4)3溶液,发生的反应为Al3++3HC===Al(OH)3↓+3CO2↑作净水剂 明矾可作净水剂,原理为Al3++3H2OAl(OH)3(胶体)+3H+化肥的使用 铵态氮肥与草木灰不得混用除锈剂 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金属时的除锈剂判断盐溶液蒸干时所得的产物 盐溶液水解生成易挥发性酸时,蒸干灼烧后一般得对应的氧化物,如AlCl3(aq)蒸干得Al(OH)3,灼烧得Al2O3。专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判断·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无论存在多少种离子,溶液都是呈电中性,即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如NaHCO3溶液中存在着Na+、H+、HCO、CO、OH-,存在如下关系:c(Na+)+c(H+)=c(HCO)+c(OH-)+2c(CO)。·2.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够水解,离子种类增多,但元素总是守恒的,如K2S溶液中S2-、HS-都能水解,故S元素以S2-、HS-、H2S三种形式存在,它们之间有如下守恒关系:c(K+)=2c(S2-)+2c(HS-)+2c(H2S)。·3.质子守恒如Na2S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图示如下:由图可得Na2S水溶液中质子守恒式可表示如下:c(H3O+)+2c(H2S)+c(HS-)=c(OH-)或c(H+)+2c(H2S)+c(HS-)=c(OH-)。质子守恒的关系式也可以由电荷守恒式与物料守恒式推导得到。【基础测评】1.易错易混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加热0.1 mol·L-1 Na2CO3溶液,C的水解程度和溶液的pH均增大( )(2)将氯化铵溶液加水稀释时,的值不变 ( )(3)碳酸钠溶液可以用于除去油污 ( )(4)NH4F溶液存放在玻璃试剂瓶中 ( )(5)铁盐可以用于净水、杀菌、消毒 ( )(6)配制FeCl3溶液时,加入少量稀硫酸防止Fe3+水解 ( )答案:√ √ 2.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H2O HC+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B.通入CO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升高温度,减小D.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答案:B3.漂白粉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ClO-+H2O HClO+OH-,下列措施能提高其漂白效率的是 ( )A.加H2O B.通入CO2 C.通入SO2 D.加少量NaOH答案:B4.4.已知常温CN-的水解常数Kh=1.61×10-5。(1)常温下,含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N与NaCN的混合溶液显 (填“酸”“碱”或“中”)性,c(CN-) (填“>”“<”或“=”)c(HCN)。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常温下,若将c mol·L-1盐酸与0.62 mol·L-1 KCN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恰好得到中性溶液,则c= (小数点后保留4位数字)。答案 (1)碱 < c(Na+)>c(CN-)>c(OH-)>c(H+) (2)0.616 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lCl3溶液和Al2(SO4)3溶液经加热、蒸发、浓缩、结晶、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相同B.配制FeCl3溶液时,将FeCl3固体溶解在硫酸中,再用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C.向CuCl2溶液中加入CuO,调节pH可除去溶液中混有的Fe3+D.泡沫灭火器中常使用的原料是碳酸钠溶液和硫酸铝溶液答案C【真题演练】1.(2022·辽宁·高考真题)甘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在时,、和的分布分数【如】与溶液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甘氨酸具有两性B.曲线c代表C.的平衡常数D.答案 D2.(2022·湖南·高考真题)为探究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和溶液浓度均为)。实验 操作与现象① 在水中滴加2滴溶液,呈棕黄色;煮沸,溶液变红褐色。② 在溶液中滴加2滴溶液,变红褐色;再滴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③ 在溶液中滴加2滴溶液,变红褐色;将上述混合液分成两份,一份滴加溶液,无蓝色沉淀生;另一份煮沸,产生红褐色沉淀。依据上述实验现象,结论不合理的是A.实验①说明加热促进水解反应B.实验②说明既发生了水解反应,又发生了还原反应C.实验③说明发生了水解反应,但没有发生还原反应D.整个实验说明对的水解反应无影响,但对还原反应有影响答案 D3.(2022·浙江·高考真题)某同学在两个相同的特制容器中分别加入20mL0.4mol·L-1Na2CO3溶液和40mL0.2mol·L-1NaHCO3溶液,再分别用0.4mol·L-1盐酸滴定,利用pH计和压力传感器检测,得到如图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的是A.图中甲、丁线表示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盐酸,乙、丙线表示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B.当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1mL时(a点、b点),所发生的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HCO+H+=CO2↑+H2OC.根据pH—V(HCl)图,滴定分析时,c点可用酚酞、d点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D.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均满足:c(H2CO3)-c(CO)=c(OH-)-c(H+)答案 C4.(2021·福建·高考真题)如图为某实验测得溶液在升温过程中(不考虑水挥发)的pH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溶液的比c点溶液的小B.a点时,C.b点溶液中,D.ab段,pH减小说明升温抑制了的水解答案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