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读书分享 课件(共1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悲惨世界》读书分享 课件(共17张PPT)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维克多·雨果创作长篇小说
作者简介
Author Profile
01
内容梗概
Content outline
02
作品鉴赏
Appreciation of works
03
评价感悟
Appraisal perception
04
作者简介
01
作者简介
Content outline
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维克多·雨果 Victor Hugo (1802.2.26—1885.5.22)
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
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小说
《悲惨世界》
《海上劳工》
《巴黎圣母院》
诗集
《东方诗集》
《秋叶集》
《暮歌集》
剧本
《克伦威尔》
《吕布拉斯》
作者简介
Content outline
雨果一生的创作时期长达六十年之久,是个多产的作家,也是个多产的诗人。
26卷
诗歌
20卷
小说
12卷
剧本
21卷
哲理论著
前期的创作
基本上是站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立场上,同情人民疾苦,希望通过改良社会,解决矛盾。
后期的创作
雨果后期的作品有一定的现实主义因素。
赞颂
真、善、美
鞭挞
黑暗、丑恶、残暴
内容梗概
02
创作背景
创作动机
1801年,一个名叫彼埃尔·莫的穷苦农民,因饥饿偷了一块面包而判五年苦役,刑满释放后,持黄色身份证讨生活又处处碰壁;
雨果自己的好友维克多年轻时的逃亡生活。
来自这样两件事实
到1828年,雨果又开始搜集有关米奥利斯主教及其家庭的资料,酝酿写一个释放的苦役犯受圣徒式的主教感化而弃恶从善的故事。
在1829年和1830年间,他还大量搜集有关黑玻璃制造业的材料,这便是冉·阿让到海滨蒙特伊,化名为马德兰先生,从苦役犯变成企业家,开办工厂并发迹的由来。
此外,他还参观了布雷斯特和土伦的苦役犯监狱,在街头目睹了类似芳汀受辱的场面。
搜集资料
酝酿了二十年之久,直到1845年11月,雨果才终于开始创作,同时还继续增加材料,丰富内容,顺利写完第一部,定名为《苦难》,书稿已写出将近五分之四,不料雨果又卷入政治漩涡,于1848年2月21日停止创作,一搁置又是十二年。《苦难》一书遭逢苦难的命运,在胎儿中也要随作者流亡了。
动手写作
雨果在盖纳西岛过流亡生活期间,用全方位的目光和思想,重新审视、反思一切。在此基础上,对《苦难》手稿做了重大修改和调整,增添大量新内容,最终完成此书,定名为《悲惨世界》。
内容简介
Content validity
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土伦苦刑犯冉·阿让(Jean Valjean)的个人经历,融进了法国的历史、革命、战争、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
十九世纪的巴黎,贫困的冉 阿让因为偷一块面包被判处十九年的苦役。出狱后,走投无路的他被好心的主教收留过夜,可是他却偷走了主教的银器。警察将他抓获,准备再次将他投入监狱,临危之际,主教的谎言将他拯救,他也得到感化,化名开始了洗心革面的生活。
十年过去,冉 阿让通过努力成为成功的商人并当上市长,得知妓女芳汀的悲惨遭遇后,他担负起照顾其私生女儿柯赛特的责任。他没想到的是,多年后会重遇以前缉拿过他的警长沙威,对方不信他已改邪归正,一心要找他的麻烦,只因证据不足迟迟没能得手,然而,他的好运没能持续到八年之后。
情节-01
情节-02
人物介绍
Person in literature
冉·阿让
冉·阿让不但是统领《悲惨世界》全书的一号主人公,而且是雨果善良与博爱的象征,是比声名显赫的英雄更伟大的无名英雄。
芳汀
芳汀是具有悲剧色彩的女主人公。她的不幸境况是冉·阿让与沙威发生冲突的导火索,也是冉·阿让尽心寻找柯赛特,并为柯赛特奉献和牺牲的原因。
米里哀主教
米里哀主教是来源于现实素材的人物,他不仅是米奥里斯主教的写照,还是作者雨果的真实写照,代表了雨果的观点。
沙威
沙威警长对冉·阿让的追捕使全书充满悬念和戏剧效果。沙威出生于监狱中,是犯人的后代。沙威象征当时可恶的法律和秩序。
作品鉴赏
03
作品主题
Novel theme
《悲惨世界》的主题是写人类与邪恶之间不懈的斗争,人类本性是纯洁善良的,将一同走向幸福,但要经过苦难的历程。
他本是一个本性善良的劳动者,社会的残害、法律的惩罚、现实的冷酷使他"逐渐成了猛兽",盲目向社会进行报复,以致犯下了真正使他终身悔恨的错事,而这种悔恨却又导致一种更深刻的觉悟,成为他精神发展的起点,促使他的精神人格上升到了崇高的境界。
冉·阿让一生的道路坎坷,几乎具有了各种非凡的活力,他是一个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传奇性的主人公。
他体现了劳动人民各种优秀的品质,他是被压迫、被损害、被侮辱的劳苦人民的代表。他的全部经历与命运,都具有一种崇高的悲怆性,这种有社会代表意义的悲怆性,使得《悲惨世界》成为劳苦大众在黑暗社会里挣扎与奋斗的悲怆的史诗。
冉·阿让并不是一个抽象的人。从出身、经历、品德、习性各方面来说,他都是一个劳动者。
作品中揭露了当时残酷不公的法典和秩序,猛烈抨击了那种人们饿死可以而偷面包却要坐牢的社会制度,谴责了那些安于现状和铁石心肠的市民在面对处于困境中的他人时的那种袖手旁观的冷漠态度。
作品中融入了从拿破仑的失败到人民起义这一阶段的历史,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状况。
传奇的主人公
崇高的劳动者
社会生活和政治状况
艺术特色
Artistic features
《悲惨世界》规模宏大,人物形象近百人,约120万余字,分五部分,小说的基本情节是冉·阿让的悲惨生活史。
冉·阿让
人道主义的传播者、体现者
主轴
沙威
人道主义的对立者
隐在的副轴
卞福汝主教
人道主义的源头
提供原动力
芳汀、坷塞特
马吕斯
人道主义的接受者
绕轴转的环
德纳第
人道主义的阻力
摩擦力
整个系统具有整一性、对称性,同时还具有开放性,围绕着的圆圈还有无数个看不见的环。
《悲惨世界》的主体故事即冉·阿让的遭遇,从1795年开始。
叙事时间对历史的反映延伸得更远,米利埃主教的经历与国民公会代表这一形象把读者带到阶级斗争严酷、个人命运难以预料的1793年大革命高潮的年代,
小说接着米利埃女主教与冉·阿让进入了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所开辟的历史时期。
后来又广泛地反映了19世纪前半叶法国社会的重大政治事件。对1832年巴黎共和党人革命起义的描写,极为详细,占了很大的篇幅。
全书五部中有三部写到他们的活动,特别是第四部和第五部的第一卷更是集中地描写了他们的革命斗争。对滑铁卢战场的描绘也着墨较多。
1815年的激战、《在一八一七年内》、1830年的革命等“几页历史”,这些都给读者展现了七月王朝时期的社会矛盾。其他的历史时间,作者稍微提及甚至忽略。
人物的心理几乎全部由他转述,内心独自的成分虽有,但是有时很难分清哪些是雨果的哪些是他笔下人物的,两者交织在一起。他像全知全能的上帝洞察人物的一切心理。
艺术特色
Artistic features
这和以司汤达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小说有着明显的不同,在现实主义小说那里,心理描写随时随地而又十分简短,作家的描写也趋于冷静客观和理性,而不像雨果那样一旦着笔就一泻千里,一发不可收拾,气势磅礴。
雨果的心理描写带有强烈的主观特征。
心理描写比较集中,往往是大段大段的,篇幅相当长,滔滔不绝,激情满怀,不厌其烦。
在描述人物的心理活动的过程中,雨果往往不可抑制地深入其中做出合乎道义的评价,他很直接地告诉读者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甚至有时还要游离于人物的心理活动之外作一番议论和补充。
在小说中,雨果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对人物的内心活动评头论足屡见不鲜,他兼有作家与读者的双重身份,他既能探求每个人物的内心奥秘,又能以接受读者的身份对每个人物行为的是非对错给予充分到位的评述。
作者和人物的心理交织在一起
作者直接做出合乎道义的评价
局外人的身份对人物做出评价
作家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绘冉·阿让内心的剧烈搏斗和厮杀,把他灵魂中的善与恶、人性与兽性完完全全的再现于读者面前,大量的心理描写能让读者对人物的内心世界一览无余。
Part-01
Part-02
评价感悟
04
读书感悟
Attend school
走投无路时,请相信前方一定有光
请相信,前方总有一扇门为你打开,总有一束光,能照亮你的心怀。
身处黑暗里,你要活成一束光
爱能激发爱,善也能传承善。
迷雾重重中,不要遮蔽内心那道光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小宇宙,每个人的灵魂都可以熠熠生光。
当走投无路时,请不要绝望,请相信前方一定有光。
当戮力前行时,请记得自己要活成一束光,才能点亮自己,照亮别人。
当陷入两难困境、迷雾重重时,请放下偏执,不要遮蔽内在澄明的光。
长路漫漫,道阻且长,愿你我彼此点亮,汇聚黑夜里的希望之光。
精华摘录
Essence extract
当一个人的心中充满黑暗,罪恶便在那里滋长起来。有罪的并不是犯罪的人,而是那制造黑暗的人。
生活,苦难,孤独,遗弃,贫困,这些都是战场,都有它们的英雄,无名英雄,有时比显赫的英雄更伟大。
谁能理解无穷大与无穷小此消彼长,相反相成,回荡着生命的深邃与纷至的创造之原。小虫也有它的价值。小即大,大即小。所有的一切在必然中平衡,这景象令人震惊。
没有思想者敢说山楂树的香气对天上的星座毫无价值。谁又能计算出一个分子的轨迹 我们怎么知道这世界的创造不是由陨落的沙粒所决定。
当一个人的心中充满黑暗,罪恶便在那里滋长起来。有罪的并不是犯罪的人,而是那制造黑暗的人。
人们对于复古的行动,常爱加上一个伪造的名称,叫做维新。古,是个魂鬼,惯于制造假护照。我们应当提防陷肼,提高警惕。古,有一副面目,就是迷信,也有一套假面具,就是虚伪。让我们揭发它的假面具,撕破它的假面具。
奴隶的卑劣是专制者一手造成的;散发臭气的这些腐烂心灵,正是主子的写照;政权污浊,心胸狭窄,天良平庸,灵魂恶臭。
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 脚步不能达到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
大众关于某些人的传说,无论是真是假,在他们的生活中,尤其是在他们的命运中所占的地位,往往和他们亲身所做的事是同等重要的。
我们给人的欢乐不像一般的反光那样都是光源较弱,它有一种感动人的地方,它返回我们身上时,反而会更加灿烂辉煌。
对无知识的人,你们应当多多教给他们;社会的罪在于不办义务教育;它负有制造黑暗的责任。当一个人心中充满黑暗,罪恶便在那里滋长。有罪的人并不是犯罪的人,而是那制造黑暗的人。
世间就有一种人像虾子一样,不停地退向黑暗,他们不思前进,只是回头看生活,阅历只用来增加他们的扭曲形态,而且越变越坏,心肠越来越污黑丑恶。
悲惨世界
01
02
维克多·雨果创作长篇小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