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合理归因助成功 教学设计【设计理念】 归因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并会直接影响我们对未来结果的预期和努力,从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行为。积极合理的归因有助于我们产生努力的愿望,对未来充满希望。初中生正处于人格发展的关键期,养成积极合理的归因倾向,能对其自我认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等有促进作用,促使其愿意投入学习、激发积极力量。 【活动目标】 1.体验生活中的归因,认识合理归因的意义。 2.了解自己的学业成就归因倾向,掌握合理积极的归因方式。 3.运用合理归因方法,指导学习生活。 4.学习消极/不合理归因向积极/合理归因的转化。 【活动重点】 认识合理归因的意义;掌握合理积极的归因方式。 【活动难点】 运用合理归因方法,指导生活实际;尝试消极/不合理归因向积极/合理归因的转化。 【活动准备】 纸、笔:方便学生及时记录自己的感受、想法 2.Lefcourt等人编制的《学业成就归因倾向测验》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左手抓,右手逃” 活动规则:1.左右相邻同学之间,左手掌心向下,右手食指朝上,左手放在紧挨的同伴的右手食指上。 2.老师喊:“1,2,3,1,2,3,4……”随机的喊出“4”时,左手掌抓别人食指的同时逃脱自己的右手食指。 3.做完一轮回到预备状态。 分享: 1.在刚才的游戏中你成功的多,还是失败的多? 2.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它让你对后面的发挥有什么影响? 3.失败的时候内心又是怎么想的?它又怎么影响你的发挥的? 总结: 一个小小的游戏不同的同学卖弄对结果有着不同的解释和感受。同时这种理解又会进一步影响你后面的想法和行动。这个过程,心理学上称为归因。 (二)穿越童年 在学习之初,我想带大家玩一次小小的穿越。 (请闭上眼睛)14岁的你穿越回到4岁的童年。有一天开心地在小路上跑跳的你突然摔了一跤。这时陪伴你的奶奶赶紧跑到身边扶起你之后的下一个动作回是什么?想好的请睁开眼睛。 (出示图片)有过这样经历的请举手——“都是地不好,把宝宝摔疼了。”很多家长,尤其是老人在照顾孩子的时候都会这么做。设想一下,从小被这么教育,以后你遇到其他挫折时会先自我反思,还是更多地抱怨他人?(请闭上眼睛)让我们继续穿越到30岁,现在的你和孩子一起走在路上,您的孩子突然摔倒了,你会对他说什么?做什么? 同学分享。 (三)学业成就归因倾向测验 小时候我们要学会正确地看待成长中的摔跤。现在我们更要合理地看待自己的学业。接下来,我们就做一个学业成就归因倾向测验,看目前的你怎么看待自己的学业成就。 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回答下面的问题,“同意”计1分,“不同意”计0分。答案没有对错,请遵循你的第一感觉。 1.如果我的考试成绩不好,通常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我对这门学科用功不够。 2.如果我的某门学科得了低分,那会使我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 3.有时,我之所以取得好成绩,是因为老师打分宽松的原因。 4.要想考的好,有时我得靠一点运气。 5.对我来说,成绩好,都是我努力的结果。 6.取得好成绩最重要的因素是我的能力强。 7.根据我的经验,一旦一个老师认定你是低能,那么你的作业很容易得到比其他人低的分数。 8.有时我成绩不好,部分原因是我运气不好。 9.如果我在学校没有取得预期的成绩,那通常是我没有尽力。 10.如果我英语考得不好,那是因为我不适合学习这门学科。 11.有些学科我嫩取得好成绩,只能证明这些学科比其他学科容易。 12.我觉得我的有些好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是偶然因素所左右,如刚好考到我复习过的题。 13.当我取得了好成绩,那是因为我用功学了那门学科。 14.我觉得我成绩好,反映了我的学习能力强。 15.我成绩差的那些学科通常都是因为那些学科老师的讲课十分乏味。 16.学习的低谷有时令我觉得自己就是运气不好。 17.成绩不好说明我没有尽全力。 18.如果我考试成绩不好,我会认为自己缺乏学好那些学科的能力。 19.有时我能取得好成绩,不过是因为学科内容比较容易。 20.有时我觉得不得不为自己取得的好成绩感到庆幸。 21.只要下足够功夫,在争取好成绩的道路上就没有我克服不了的困难。 22.如果我能取得好成绩,那全靠我的学习能力。 23.在我看来,我在某些学科上成绩差,只说明了那些老师打分太严。 24.我有些学科的成绩差可能是由于运气不好,例如,考试时突然发烧。 合理归因: 那些有助于我们产生努力的愿望,对未来充满希望,促使我们愿意投入学习、产生积极力量的归因方式。 A.成功时归因于: 5.对我来说,成绩好,都是我努力的结果。 13.当我取得了好成绩,那是因为我用功学了那门学科。 14.我觉得我成绩好,反映了我的学习能力强。 21.只要下足够功夫,在争取好成绩的道路上就没有我克服不了的困难。 22.如果我能取得好成绩,那全靠我的学习能力。 努力 B.成功时归因于: 3.有时,我之所以取得好成绩,是因为老师打分宽松的原因。 11.有些学科我嫩取得好成绩,只能证明这些学科比其他学科容易。 19.有时我能取得好成绩,不过是因为学科内容比较容易。 情景——外因,不可控——消极/不合理归因 C.成功时归因于: 4.要想考的好,有时我得靠一点运气。 12.我觉得我的有些好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是偶然因素所左右,如刚好考到我复习过的题。 20.有时我觉得不得不为自己取得的好成绩感到庆幸。 运气——侥幸,不可控——消极/不合理归因D.失败归因于: 9.如果我在学校没有取得预期的成绩,那通常是我没有尽力。 17.成绩不好说明我没有尽全力。 努力不够——内疚感,及时调整学习行为并付诸于行动——合理/积极归因 E.失败归因于: 7.根据我的经验,一旦一个老师认定你是低能,那么你的作业很容易得到比其他人低的分数。 8.有时我成绩不好,部分原因是我运气不好。 15.我成绩差的那些学科通常都是因为那些学科老师的讲课十分乏味。 16.学习的低谷有时令我觉得自己就是运气不好。 23.在我看来,我在某些学科上成绩差,只说明了那些老师打分太严。 24.我有些学科的成绩差可能是由于运气不好,例如,考试时突然发烧。 情境、运气——外部原因,会感到气愤,但仍会坚持原来的行为——合理/积极归因 F.失败归因于: 2.如果我的某门学科得了低分,那会使我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 10.如果我英语考得不好,那是因为我不适合学习这门学科。 能力——无助感,否定自己的能力,不利于今后的学习和进步——消极/不合理归因(四)我的归因 现在,请回忆自己最近的一次学业测验,你觉得满意吗?总结一下原因吧。 可以针对自己整体的学习情况,也可以只针对某一个学科。当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可以把你能想到的都写下来,然后和同学们分享。如果其他同学出现了不利于调整学习心态的归因时,记得要真诚地提出自己的建议。 同学分享。 (五)我的生活我做主 归因倾向是一个长期养成的结果,要改变消极归因需要很多努力和一定的技巧。最后,我们通过一个活动体验如何将消极归因转化为积极/合理的归因。 转换句子,转变归因 根据范例,用“......并不是......,而是因为......”的句式,将练习中的消极归因转变为合理/积极归因。 范例: 消极归因:这次学业检测没考好,看来我真是笨呀,根本不是学习的料。 积极/合理归因:这次月考没考好,并不是因为我笨,而是因为我的努力程度还不够,下次只要我努力就一定能考好。 练习1:爸妈今天很爽快就答应给我买双新鞋,看来我今天运气真不错。 练习2:从不表扬我的爸爸今天突然夸我懂事了,他是不是买彩票中奖了! 练习3:今天的数学测验,我得了110分,老师出的题真简单!练习4:辛辛苦苦训练了两个星期,昨天的400米比赛却跑了个倒数,真是倒霉透了。 课堂小结: 合理/积极归因——成功时——能力/努力——自豪感、高自尊——增强对成功的期望——愿意继续努力完成。 合理/积极归因——失败时——努力不够/情境/运气——内疚情绪/气愤——激发能力——对成功的期望更高——能坚持从事有成就感的任务。 消极归因——成功时——情境/运气——满意度低/侥幸心理——对成功的期望低——缺乏从事有成就任务的愿望。 消极归因——失败时——能力缺乏——沮丧、无能——缺乏对成功的期望和坚持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