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二单元第一课 发展职业生涯要从所学专业起步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03第二单元第一课 发展职业生涯要从所学专业起步 教案

资源简介

授课章节 第二单元 授课日期
授课题目 第一课 发展职业生涯要从所学专业起步
授课类型 授课时数 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所学专业及其对应职业群和相关行业。理解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了解职业资格证书对职业生涯发展的意义。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己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或职业群,分析本人发展条件,了解本专业的社会需要,挖掘自己与职业要求相符的长处,找到存在的差距。清楚所学专业可以取得哪些职业资格证书。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意识,树立行行出状元、中职生能成长的信念,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
课程思政目标 通过专业及对应职业群的学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所学专业,培养学习上的自觉性;专业对应职业,职业适应社会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关心行业发展动态,自觉把个人成长融入到现代化建设中,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一份助力。
教学重点 1.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群。 2.职业资格证书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 3.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教学难点 1.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 2.中职生怎样了解职业资格证书及其标准。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新课导入 布置问题任务 学生讨论 课前思考:我们学校设置了哪些专业?你目前所学的专业是什么?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专业呢?你认为学习这个专业将来可以从事什么工作? 讨论并得出结论: 你对现在所学的专业了解多少(我们主要会学习些什么课程,以后出来我们可以做什么,我们需要取得些什么职业资格证书)
精讲点拨 一、专业和专业对应的职业群 1.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特点 (1)专业设置的依据 判断:我们学校的专业是根据校长的想法设置的。 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求,是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根本依据。 专业设置的分类:专业大类、专业、专门化。 (2)中职学校课程 公共课: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心理、体育、音乐等 专业课:(针对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课程要求) (3)专业与职业的关系 专业和职业既有区别,又密切相关。 联系:专业为职业服务,职业为专业作导向; 区别:专业是学校设置的,而职业是社会上存在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专业要比职业涉及面宽(一个专业面向一个及一个以上的职业群) 中职学校与初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分专业学习,专业是根据学科分类或者生产部门的分工把学业分成的门类,如会计,企业管理,餐饮服务,电子商务,文秘等专业。专业是依据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市场对人才需求而设置的,是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起点,也是个人实现职业理想的基础。 2.中职生面对的两个职业群 一个专业可以对应一个或几个相关职业群。我们将来的就业前景广阔,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与择业观。 (1)适用中职生横向发展的职业群 A: 主要体现为首次就业时择业面的拓展或今后可能转岗的范围。 B:意义:帮助中职生拓宽眼界,深入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能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职业;为首次就业的中职生提供了比较宽的择业范围,为中职生今后调整职业生涯发展方向提供了可能。 例:适合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方向: 运营、营销类岗位:从事网店运营(淘宝、京东、微店、阿里巴巴等)、网站运营、电商运营、新媒体运营、APP运营等工作;从事营销主管、营销策划、文案策划、SEO、SEM营销、微信营销等工作。 网站开发类岗位:从事网页制作、Web前端页面开发,主要应用HTML5+CSS3、JavaScript、JQuery等技术;从事PHP程序开发、网站开发、微信开发等工作。 美工设计类岗位:从事电商美工、网页美工、平面设计、UI界面设计等工作 (2)适用中职生纵向发展的职业群 案例“以花为伴——小于的花样年华”,揭示小于的纵向发展的职业群:插花师→初级花卉园艺师→花卉种植园艺公司经理→园林景观设计师 案例中小于的职业发展主要体现为技术等级和职务的提升,是中职生有一段工作经历后可能晋升的岗位,是中职生职业生涯发展潜在的岗位。 二、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 1、职业素质的概念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 思想政治素质 职业道德素质 2.职业素质的构成 科学文化素质 专业技能素质 身心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①思想道德素质——灵魂 含义: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从业者在思想政治上的信仰或信念以及道德上的修养等。 有的同学没认识到德育素质是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很多用人单位更看重个人的综合素质,他们看这个学生有没有责任心,是不是遵纪守法,能不能按工作规章制度做事。很多技能很快就能学会,而人的素质的塑造需要花更多时间和心血。 ②科学文化素质——基础 含义:科学文化素质是指从业者对自然、社会、思维、科学知识等人类文化成果的认识和掌握的程度,是职业素质的基础。 表现:强烈的求知欲望,对知识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创新的科学精神。 ③专业素质——重点 含义:专业技能素质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状况与水平。(是中职生与同年龄段其他青年人的重要区别) ④身体心理素质——载体 (1)含义:指从业者身体各器官的机能和个性心理品质的状态和水平,具体表现为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 3、职业素质的提高 要提高职业素质,需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培养自己的敬业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强化动手能力,以适应岗位的要求。同时,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做中学,学中做,把做和学结合起来,提高自己在实践中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过渡:在求职就业过程中,从业者怎样才能证明自己已经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职业素质呢? 三、职场通行证------职业资格与职业生涯发展 1、职业资格证书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 职业资格是衡量人们具备某一职业基本要求的重要尺度。 职业资格是对将要从事某一职业的劳动者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它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 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发给达到职业资格规定的常识技术和能力要求的劳动者的证明。职业资格证书是走向职业岗位的“通行证”,是通向就业市场大门的“入门券”。 职业资格证书能证明持证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具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对中职生就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i职业资格证书是求职就业的必备条件。 ii职业资格证书是胜任岗位职责的标志。 iii职业资格证书是增强职业竞争能力的手段。 2、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 3、与中职生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它是指按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资格证书。 作为从业者职业技能和水平重要标志的职业资格,已成为促进职业生涯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 与中职生就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1)以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证书 (2)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 (3)公务员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资格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技能等级证(分专业)——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级别。 4、职业资格证书的选择 职业证书选择的步骤: 在理清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群的基础上,了解适合自己横向发展的职业群中各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 对所选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做进一步了解,并以此为据设计出职业生涯的具体阶段; 了解所选职业纵向发展的途径,找出所选职业对于职务晋升的要求,了解为晋升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四、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1、中职生同样能成才 案例故事: 梁智滨:成功不止名校一条路 汕头潮阳籍陈子烽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夺魁 向世界展示中国绣花式砌筑 2、各行各业人才辈出
集中讨论 成果展示 1根据所学的专业以及对应的职业,描绘自己的职业理想。 2在校学习期间,你打算如何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 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计划 所学专业:类別证书 名称等级取证 时间落实取证所需要的主要措施必取选取
教学反思 及自我评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