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第二单元第二课 发展要立足本人实际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04第二单元第二课 发展要立足本人实际 教案

资源简介

授课章节 第二单元 授课日期
授课题目 第二课 发展要立足本人实际
授课类型 授课时数 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兴趣、职业兴趣的概念和内涵。理解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理解“兴趣能培养”对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意义。 2、性格与职业性格的涵义;性格与职业性格的类型。 职业对从业者性格的要求;职业性格是可以调适的。 3、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并能在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能力。 4、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职业价值取向以及13种职业价值取向的表现,并对它们进行分类。
能力目标 1、分析本人发展条件,选择出一些符合自己的兴趣特征的职业或职业领域,借助专业测量工具,在老师的指导下,挖掘自己未知的职业兴趣,找到培养方法。 2、通过对职业性格有关知识的学习,能够分析判断自己的性格特征与职业相适应的程度。 3、以父母为参照进行价值观比照分析,并结合自身的职业价值取向进行正确合理的选择,从而适应社会和就业与创业。
情感目标 1、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找到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确定具体培养职业兴趣的策略,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 2、培养主动适应社会、适应职业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劳动观与就业观。 3、进行职业价值分析,让学生受到启发并能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课程思政目标 通过对个人实际的分析,让学生树立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意识;学会并掌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主要矛盾的哲学思维,具体分析个人实际,从实际出发。
教学重点 1、职业个性对一个人做好本职工作和事业成功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根据职业要求改变或调适自己的个性的重要性。 2、职业对从业者兴趣的要求。 3、改变或调适自己职业个性的途径和方法,调整就业价值取向,立足本人实际制定发展规划。
教学难点 1、改变、调适自己职业个性的途径和方法,立足本人实际制定发展规划既是本课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2、职业对从业者性格的要求。 3、中职生为什么要调整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行动体验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新课导入 布置问题任务 学生讨论 请大家根据个人情况,如实填写下述表格: 强较强一般较弱弱语言表达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适应变化能力自省能力抗挫折能力审美能力收集和处理消息的能力组织和执行任务的能力创新能力
大家有没认真想过,自己这样的情况,适合什么样的职业?
精讲点拨 一、兴趣及其培养 1、兴趣与职业: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与一定的情感相联系。(如有的人喜欢看书,有的人喜欢打球,有的人喜欢听流行歌曲等。) 职业和兴趣的关系: 第一, 影响职业定向和职业选择; 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如果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不感兴趣,他在工作中只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20%--30%,而一个人如果对他的工作有兴趣,他就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因此,在座的同学在考虑自己未来发展方向时,要尽可能的在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群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 第二,促进智力开发,挖掘潜能。 举例:说到刘欢,恐怕没有人对他会感到陌生。他上学时,是个学习成绩中等,但对音乐比较痴迷的学生。他一直是学校的文艺骨干,经常在学校里组织演出,那时他常常夜里在楼道弹吉它、唱歌,同屋的朋友都无法忍受刘欢的折磨。当年,学法语的刘欢曾参加过一次由法国使馆举办的法语歌曲大赛,刘欢的一曲法国民歌《奥维涅人之歌》赢得了大家的掌声,于是刘欢得到了到法国旅游半个月的机会。那时候大家出国多带回香水和时装,而刘欢却整日待在法国小镇的酒馆里,带回了一段属于自己的灵感,他创作的《阿尔卑斯山的小雨》就是其在法国的灵感结晶。演唱《雪城》、《便衣警察》等歌曲时,别人邀请刘欢唱歌时总是以让这个年轻人来试试的态度,那时,这个国际关系学院的团委老师刘欢不断地穿梭于北京的各大录音棚,为的不是成名,也不是得利,仅仅是因为喜欢音乐,喜欢唱歌。 由此可见,一个人只要对于某一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就会激发他主动求知、探索创新的欲望和热情,并促使他的智力和体力都能进入最佳状态,从而能最大限度发挥自身潜能和创造性。 第三,提高工作效率 职业兴趣可以使人更快地熟悉并适应职业环境和职业角色。 2、职业兴趣 当人们兴趣的对象指向某一职业时就形成了职业兴趣。 请学生选择:a张勇经常练习毛笔字;b李丽喜欢港台明星;c王刚沉迷于集邮;d赵亮业余时间当兼职记者,对新闻和记者的行动特别敏感。 3、职业对从业者兴趣的要求 (1)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职业兴趣 因为各种职业的工作性质、社会责任、工作内容、方式、服务对象和手段不同,所以,不同的职业对从业者的兴趣就存在着不同的要求。科学家依据兴趣与职业的关系,把人的兴趣划分为10类,请同学们参考教材中“问题聚焦”,与自己相对照,看看自己属于哪类。 (2)所学专业相关职业群对职业兴趣的要求 请学生参考教材中“问题聚焦谈”谈自己所学专业需要那些职业兴趣,然后归纳。 3、职业兴趣的培养: (1)培养广泛的兴趣 兴趣广泛的人一般见多识广,思考问题时能从多方面受到启发,在职业选择上有较大的余地,在职业变动时也能较快地适应新的职业。 (2)形成中心兴趣 美国著名文学家马克.吐温说:“人的思维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某一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都感到吃惊的成绩来。” 人的兴趣应该广泛,但还要有所集中,就像太阳光通过凸透镜的聚焦作用一样,兴趣广泛而集中才能有效地扬长避短,发挥最佳才能,在工作岗位上一显身手。如果不能形成中心兴趣,没有确定的方向,心猿意马,什么都是浅尝辄止,自然难以成功。 (3)保持稳定的职业兴趣 一个人应该在某一方面具有持久和稳定的职业兴趣,而不能朝三暮四、见异思迁,稳定的职业兴趣能够使人爱岗敬业、不断进取,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潜能,并使自己得到发展和获得成功。 (4)培养切实的职业兴趣 “人贵有自知之明”, 这堂课我们主要是认识自己,在培养职业兴趣的过程中也该如此,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一定要客观,既要考虑社会环境和职业需要,也要切合自身的实际,这样才能知己知彼,量力而行,实现人、职匹配。 二、性格及其调适 1、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待客观事物和社会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比如说,一个学习认真而勤勉的学生,遇到难题,总爱独立钻研,求得解决;而一个马虎、懒惰的学生,则可能抄袭别人或不完成作业。这里所说的勤勉、马虎、懒惰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它是通过独立钻研、抄袭别人或不完成作业的行为方式表现的。 性格一般分为外向型、内向型和中间型三类。 序号性格类型性格特征优 点不 足适合的职业1.外向型以活动性、灵活性、开放性、现实性、适应性、显示性为主开朗的乐天派占多数,为人处世灵活多变、热情好客、闻风而动,能较好地适应外界变化,善于与人打交道有时做事马虎、松散,容易急躁适合从事变化较大的职业2.内向型以安全性、规律性、伦理性、计划性、缜密性、克制性为主多数较严谨、有计划、求稳妥,严守信誉和规则。专心致志、持之以恒有时处事犹豫不决,迟迟不见行动。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如外向型的人爽快和易于接近能较好地处理工作内容相对固定以及事务性方面的工作3.中间型既有外向型的一些特征,又有内向型的一些特征在职业适应性方面更宽泛。
2、职业性格 举例: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是一个性格十分暴烈的人,这种性格使他在打仗时冲锋陷阵,不畏生死;绣花女则心灵手巧,绣品都是她们一针一线地悉心完成的,设想如果我们将张飞和绣花女调换一下,让张飞纫针绣花,让绣女打仗,那么结果会怎样?所以,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职业性格。 职业性格是指人们在长期特定的职业生活中所形成的与职业相联系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职业对从业者性格要求各不相同,而不同性格类型的人适合的职业也各不相同。事实上,大多数人兼有多种类型的职业性格,只不过有的占主导地位,有的占次要地位。同样,每一种职业要求从业者具有的性格类型也不是一种。 3、性格可以调适 案例故事:“孟母三迁” 孟母三迁,说明人的性格的形成会受后天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的影响,职业性格的形成也是如此。 影响职业性格形成的因素: (1)职业性格的形成受职业环境的影响。 (2)职业性格是在职业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3)自我培养对于职业性格的形成也起到了作用。 调适职业性格的途径: (1)了解自己。(兴趣、性格、能力、专业) (2)严格要求自己,提高修养。 (3)向身边的优秀人物学习。 (4)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通过磨练调适性格。 三、能力及其提高 1、能力 能力: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具备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与日常生活中的“本事”、“能耐”、“才干”等概念相通。 能力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先天遗传因素;二是后天的学习和实践因素。 2、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能力。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构成。 职业能力直接影响人的工作效率和成就水平,是职业成功的基本条件。 如何获得职业能力? 第一,接触社会,在职业实践中提高。 第二,珍惜光阴,在学校学习中提高。 3、职业能力的提高: 第一好好学习。 第二重视实践。 第三培养良好的品质。 四、职业价值取向及其调整 1、职业价值取向: 一个人的职业价值取向包括对专业、职业本职的认识,选择专业、职业的标准,职业理想等内容,它对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职业价值取向的分类: ①维持并提高物质生活的需要: 健康、收入与财富 ②满足精神生活,实现人生价值特别是发展个性的需要: 成就感、美感、挑战感、独立性、家庭和人际关系、欢乐、 权力、安全感、自我成长 ③承担社会义务的需要: 道德感和使命感、协助他人 (结合教材中的“问题聚焦”进行分析) 2、职业价值取向分析: 第一,我们在进行职业价值取向分析时,应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第二,职业价值取向分析,应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考虑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做到人职匹配。 第三,我们还应该树立竞争意识,主动参与社会竞争 3、职业价值取向调整: A、应适当定位,脚踏实地,切忌“这山看着那山高”。 B、应看重发展,切忌“急功近利”。 C、应立足自身实际,切忌“好高骛远”。 D、端正职业动机,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 五、学习状况、行为习惯及改善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是提高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 1.正确面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和行为习惯 (1)要敢于面对现实,能正视自己。 中考淘汰掉懒惰的!对于这句话,你是怎么看待? 因旧伤不得不退出比赛,刘翔却说“明年还有机会”,人生总要经历一些失败、挫折,面对现实,承认现实,是未来进一步成长的关键。 (2)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挖掘自己的潜能。 案例:中央著名主持人王小丫的启示 高考数学仅20分,老师都遗憾的说“完了”,王小丫回想此事,感慨地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2、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好习惯 写一写:你的好习惯和坏习惯(五条) 思考:怎样才能改掉这些坏习惯? 案例:诺贝尔奖获得者认为自己终生所学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是在哪里学到的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 播种习惯,收获性格; 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集中讨论 成果展示 从兴趣、性格、能力、职业价值取向、学习状况、行为习惯等方面,写出反映个人实际情况的语句。 1、我是一个的 人。 2、我是一个的 人。 3、我是一个的 人。 4、我是一个的 人。 5、我是一个的 人。 6、我是一个的 人。 自主讨论交流个人的情况。
教学反思 及自我评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