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授课章节 第四单元 授课日期授课题目 第一课 正确认识就业授课类型 授课时数 2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2、理解首次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择业观。能力目标 就业现实和期望出现偏差时,能够修改、完善职业生涯的发展目标和发展台阶,践行“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情感目标 ①感受“就业难”的严峻形势; ②产生首次就业的紧迫感; ③学会感恩,回报社会的责任感,形成关注适应社会、乐观融入社会的态度; ④树立从实际出发,调整发展方向的整体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课程思政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教育学生学会感恩,通过自己的积极工作来反哺父母;端正就业观,明白首次就业的重要性,促进自身尽快就业,尽快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教学重点 1、明确首次就业的意义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教学难点 正确的择业观。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案例分析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新课导入 布置问题任务 学生讨论 1.课前让学生调查社会就业形势(特别本专业)现状。 2.调查就业成功者的经验。 交流个人找到的资料。精讲点拨 一、首次就业是职业生涯发展的起点 对中职生来说,就业是对自己受教育程度的综合检验,是对自己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的具体测验,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确定自己社会地位的开始。 案例:陆某的痛苦 思考:1.她的心态有何问题? 2.如果她是你同学,你如何劝说她? 1.首次就业的意义 (1)首次就业是中职生人生中的重要转折,是生活方式质的变化。没有首次就业,职业生涯就不可能开始,职业生涯就永远停留在职业准备阶段。 人的一生从索取开始,到首次就业以前的学生时代,由父母哺、社会扶植、国家培养。不能只知索取、不知回报,必须通过职业活动反哺父母、回报社会。职业生涯正是从首次就业开始起步。 (2)首次就业是职业生涯的重要经历,是职业生涯发展的起点。没有首次就业,就不可能有从业阅历,不可能对职业有真正的感悟,不可能真正实现人生角色的转换。 想想学生时代的我们,在家中是父母的孩子;在社会中是祖国的希望;在校园里,面对师长是学生,面对同学是校友;人处一时,便有一态。处于学生生活状态的我们,都有着不同角色,想渡过快乐的学生时代,只有准确把握自己角色。 想想步入社会的我们,可能承载的角色。在家庭中,在父母眼中应该是孝顺的子女;在配偶面前应该是好的丈夫或妻子,在儿女面前应该是慈严相济的父母。在单位,在领导面前是一个好下属,在同事们之间是乐于助人的好朋友,在师傅们面前是勤奋好学、尊重师长的好徒弟,在业务合作方面是值得信赖的好伙伴等等。步入社会,只有把握了自己身份的置换,角色的转换,才能成为一名能够为社会尽义务、作贡献的合格社会一员。 2.首次就业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首次就业的目标要务,实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2)首次就业的实际岗位可能与你的规划有差距,但你不要轻言放弃,要从基层岗位做起,脚踏实地才能向上攀登; (3)首次就业,要胸怀大志,更要顺应时势,才能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获得成功。 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与择业 1.必须正视就业难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凸显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就业的人员多;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 就业机制有待完善; 就业观念有待更新。 2.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中国人口总量大!——人口基数大, 就业缺口大。 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结构性就业紧张。 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根据数据显示,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0年保持在95%以上,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3.我国的就业方针和政策 (1)我国的就业方针: 劳动者自主择业----中职生选择专业自主择业 市场调节就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向选择,目光要长远点,不要被一时的热门所迷惑 政府促进就业----通过政策扶持、政府调控等促进就业 鼓励创业----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2)我国促进就业的主要政策措施 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机会---我国中小型企业提供75%以上的岗位; 建立和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加大再就业扶持力度; 统筹城乡就业; 提高教育水平加强职业培训; 保障劳动者就业权益。 4、先就业、再择业 正确的择业观: 首次就业阶段,条件许可则选择合适岗位;条件不够,就业目标与现实需求矛盾时,则改变目标,及时就业; 再次择业阶段,或晋升、或调整原发展规划。 作为毕业生要明白,现在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难找。 找一个合适自己干的工作需要一个过程。 就业制度在不断变化。 只有先就业,才有机会后择业,最后才有能力再创业。 三、提高就业质量 1.什么是就业质量 就业质量即个人对职业的满意程度。既要从“货真价实”的硬指标角度看,即考虑收入、福利、和劳动保障等因素,也要从“个人感觉”的软环境角度看,即考虑晋升机会、工作稳定、安全健康、专业对口等因素。 错误的就业质量观及其后果:追求“十全十美”的就业质量,追求脱离实际的就业质量(错误),可能会痛失机遇、一无所获、后悔莫及(后果)。 正确的就业质量观:对就业质量的追求,既要从实际出发,采取有得有失、有前有后的态度,更要从自身的内在因素入手,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努力提升自身职业素养,为提高就业质量打好基础。 2.从业者职业素养的高低影响就业质量 从员工角度看,就业质量的提高是从业者投入即不断提升职业素养的产出 从企业、社会的角度看,经济效益的提高是企业、社会投入即不断提高就业质量的产出 3.终身学习是就业质量不断提高的保证 据调查,从目前招聘的情况看,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人才”和学历不是简单划等号。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中职生踏实肯干,动手能力强,年龄较低,可塑性较强。初期可以作为技术工人,参加工作后随着个人能力的发展又可以慢慢成长为有专业技术及管理能力的中层管理人员。 要不断提高就业质量,中职生要充分利用在校学习的目标是什么? 一定要充分利用在校学习。既要培养首次就业所需要的职业素养,还要为再次择业和今后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职业素养夯实基础,更要为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终身学习提升学习能力。课堂小结 在人生的路程上并不是蓝天白云,风和日丽,一帆风顺德,同样也有严寒酷暑,暴风骤雨,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树立良好的心态。要始终相信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当然,世界唯一不变的是永远在变,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环境。我们应该以万变应万变,职业生涯规划也就如此。在我原有的判断和规划的基础上,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灵活调整我们的规划,这样才能真正规划地我们的未来! 规划不仅仅是规划,如果不能真正落实也只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所以我就要更应该好好的学习专业课。此激励竞争的社会里,只要一放松,就会被社会淘汰掉。那么,我就更应该努力的打拼。为了我的理想目标而奋斗,我相信我的努力会有所收获。不仅仅是对我。同样也对我的家庭。也对这个社会做出了贡献。那是因为我坚信“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未来”。集中讨论 成果展示 根据自己专业所对应的就业形势,联系自身情况,写一写自己的职业理想和首次就业目标。教学反思 及自我评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