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师 班级 教学日期课题名称 9.1中国与联合国 课型 新授课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说明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分析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为高中政治教材选择性必修1《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第九课第一框的内容,是第八课的延伸。具体内容围绕“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两个方面展开,让学生在学习必备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同我国的外交政策。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完了4个必修模块的内容,具备了基本的政治学科基本的核心素养。但是,学生在国际政治活动中的参与度低,了解国际新闻的机会和方式有限,相对来说比较陌生。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强对我国外交政策的认同。科学精神 正确理解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展现我国在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公共参与 关注我国在联合国舞台上的具体行动。教学重点 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教学难点 联合国改革的中国主张教学策略 知识整合、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文本板书设计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一、梳理框架 展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 预习新课 学生自主思维,对本框知识有个整体认知。二、逐个击破 三、背诵识记 四、习题练习 通过课本研究与分享,谈谈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的认识 通过课本探究与分享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的措施的相关知识 设置有针对性的、新颖的练习题,指导学生练习。 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通过预习,了解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 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 ⑴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1945年) 中国参与了酝酿、筹建联合国的过程,是旧金山制宪会议发起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⑵复杂曲折历程。(1949~1971年) 美国采用各种手段,对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设置重重障碍。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的正义要求遭到拒绝。 ⑶新中国合法权利恢复。(1971年)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著名的第2758号决议。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从政治上、法律上和组织上彻底解决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 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重要意义: 注意:“恢复”不是“加入”。 这是中国与广大坚持原则、主持正义的国家的重大胜利。从此,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联合国舞台上,与联合国的关系步入正轨,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 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1、★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 ①中国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 ②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③作为联合国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事关和平与安全的重大事务上享有否决权,是联合国中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 2.中国在联合国的作用 (1)总体作用:中国本着自身肩负的重大国际责任,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忠实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职责和使命,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 【提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分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俄罗斯联邦(俄罗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法国)、美利坚合众国(美国)。 ★中国在联合国的作用 (2)具体作用: ①. 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和平) 中国积极推动多起地区冲突走向政治解决。(地区冲突) 中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维和行动) 在国际军控、裁军与防扩散领域,中国努力维护现有多边条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支持发挥联合国在防扩散领域的核心作用。(国际裁军) 拓展:单边主义和多边主义 单边主义,是指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仅仅从自身国家利益出发,独断专行,不考虑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不同其他国家进行磋商。这是美国追求世界霸权的一种表现。 多边主义,是指解决国际问题和纠纷,应通过国际合作,进行协商,充分发挥多边机制的作用以取得共识,达成协议。 ②. 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国积极参与经社系统的重要国际会议和其他活动。(经济社会) 中国积极推动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敦促发达国家为实现全球普遍、协调、均衡发展承担更多责任。(南北南南) 中国加入多项国际人权公约并认真履行公约义务,与联合国在人权事务上保持良好合作,与多国展开人权对话。 (人权对话) ③. 联合国改革的最早倡议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改革) 中国是联合国改革的最早倡导者和有力支持者; 中国主张改革应有利于坚持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更好的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维护会员国的共同利益; 应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权和发言权,切实维护其利益。 【知识整合】中国在联合国的作用? ⑴中国本着自身肩负的重大国际责任,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地位,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各项工作,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总体作用:体现了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⑵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具体作用—和平) ⑶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具体作用—发展) ⑷中国是联合国改革的最早倡导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具体作用—改革) 拓展:中国为什么要推进联合国改革? ①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是集体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有效平台 【联合国地位、作用】 ②联合国具有局限性。通过改革加强联合国的作用,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 ③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联合国改革有利于增加和提升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中的话语权,遏制某些大国利用各种手段操纵联合国。推进联合国改革,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辨识判断 1.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享有否决权,因此中国在联合国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 提示 × 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享有否决权,所以中国是联合国中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但不能说中国在联合国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2.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 ) 提示 ×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 3.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表明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 提示 × 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表明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4.中国主张联合国改革应增加发展中国家代表权和发言权。( ) 提示 √ 【1】 (2022·山东卷)2021年9月22日,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德班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20周年高级别会议上,中国重申将继续与各国一道,为彻底消除种族主义、建设人人平等的世界不懈努力。在中国和非洲国家共同倡议下,尼日利亚代表78个国家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一般性辩论中发言,呼吁加快落实《德班宣言和行动纲领》。由此可见( ) ①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解决各国人权痼疾的关键 ②中国是联合国行动的坚定支持者和重要合作伙伴 ③中国支持非洲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④中非守望相助,携手倡导和维护全人类共同价值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2】 (2022·辽宁卷)2022年1月,“粮农组织——中国南南合作计划”第三期正式启动。中国将向粮农组织捐赠5 000万美元,围绕减贫、粮食安全等领域,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表明中国( ) ①同国际社会一道推进全球发展事业 ②为应对全球粮食安全贡献中国方案 ③与联合国主要机构合作完善粮农治理 ④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中国将向粮农组织实施捐赠,并围绕减贫、粮食安全等领域,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表明中国同国际社会一道推进全球发展事业,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①④正确。材料强调中国以实际行动推进全球发展事业,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强调中国对全球粮食安全贡献中国方案,②不选。联合国设有大会、安理会等6个主要机构,还设有多个专门机构。粮农组织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③表述有误。 1.限时练习,核对答案 2.订正错题后分组讨论,形成集体意见,派代表讲解错题 3.整理错题集,形成错题题库。 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理解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的相关知识。 通过具体的事例,掌握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的相关知识 通过习题练习,掌握重点、难点,理清易错点,为后续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