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学校2023年 月 日什么是一氧化碳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都可产生CO.CO为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比重为0.97,比空气轻,难溶于水。空气中含CO0.04%——0.06%可使人中毒当人们意识到已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往往为时已晚。因为支配人体运动的大脑皮质最先受到麻痹损害,手脚已不听使唤。所以,一氧化碳中毒者往往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救。什么情况下会一氧化碳中毒?室内烧碳取暖或者打火锅不正确使用燃气热水器不正确使用燃气热水器汽车尾气一氧化碳中毒的机理据调查,目前居民家庭使用的燃气主要是罐装液化石油气、管道天然气,这两种气体不含一氧化碳成分。使用气体为液化石油气和管道天然气的热水器、燃气灶等,在使用当中需要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才能燃烧,如果空气中的氧气缺少,则导致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被吸入人体会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其亲合力比氧气和血红蛋白结合大200—300倍。一氧化碳中毒实质:一氧化碳抢先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氧气无法被运送到各个器官,造成组织器官缺氧,引起重症甚至死亡。一氧化碳中毒症状有哪些?轻度中毒血液中的COHb含量为10%~20%。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昏、心悸、乏力、恶心、呕吐,但无昏迷,唇黏膜逐渐呈现樱桃红色。离开中毒现场吸入新鲜空气或氧气后症状逐渐消失。中度中毒血液中的COHb含量为30%~40%。除轻度症状外,还出现面色潮红、多汗、脉快、意识障碍表现为浅度至中度昏迷,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迟钝。及时处理一般无明显并发症和后遗症。重度中毒血液中的COHb含量50%以上。意识障碍严重,呈深度昏迷或植物状态。常见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四肢肌张力增高,有时出现阵发性去大脑强直。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现一氧化碳中毒,如何处理?一氧化碳中毒的自救措施一氧化碳中毒一般都会发生头痛、头晕、恶心、浑身无力等症状,这个时候应趁着意识清醒,想办法弄出声音动静,如搞摔东西、哭、喊等,然后尽量在地上匍匐爬行,迅速逃离一氧化碳中毒现场。应避免猛然站起,引起血液回流晕厥过去。家庭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措施 从外打开门窗通风,关闭阀门熄灭正在燃烧的热水器或燃气灶; 进入室内施救,需保证自身安全(室内外空气流通或自身携带吸氧装备); 将中毒者抬出室外空旷地带,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通畅并注意保暖; 如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需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胸按压; 尽快拨打120将中毒者送往有高压氧舱的正规医院抢救。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特点分析冬春季节寒潮和回南天事故现场空气都不流通绝大多数事故是在夜间中毒人群多为流动人口多发生在出租屋内燃气热水器的使用寿命为了安全,请勿使用超期燃气具根据国家《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全管理规程》的规定,燃具从售出当日起计算使用寿命:人工煤气热水器判废年限应为6年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热水器判废年限应为8年热水器按排烟方式分类-共4种1.直排式热水器2.烟道式热水器3.强排式热水器4.平衡式热水器直排式热水器具有极大安全隐患2000年6月开始,就已被国家明令禁止生产和销售!正确安装热水器除户外机,其他所有类型燃气热水器必须安装烟管,并保证烟管连通到室外,不装烟管不允许使用。燃气热水器严禁安装在浴室内,安装热水器的地方最好靠近在向外排放的抽风机或门窗旁,以便更有效地向外排放一氧化碳。如要在室外安装,则必须安装户外机,这样才可以保证热水器在户外风雨条件下正常工作。通风的标准:用气房间要有强制排风设施,并在用气时启动。非用气时间及有燃气设施的房间要长期保持空气流通。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有效措施浴室灯和排风扇共用一个开关某燃气公司送气员A于2017年2月11日零时10分,在一出租房洗澡时晕倒,到4点左右醒来发现同住一起的妻子及小儿子昏倒了,马上呼救并打电话给其住在三楼的大儿子下来,马上报120救护车拉到淡村二医院,小孩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原因为热水器未安装烟管,洗澡过程中一氧化碳无法排出窗外,引起一氧化碳中毒。没有安装烟管烟管伸出外面连接处密封燃气用波纹管在浴室外直排热水器未安装烟道烟道破损烟道未伸出窗外热水器超期危险热水器1.正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或燃气灶的任何情况,应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2.尽量不要室内烤火或用燃气灶打火锅,如有需要,则需在打开室内门窗,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的情况下进行。3.切勿使用国家命令禁止生产销售的直排式热水器,谨慎使用烟道式和强排式热水器,尽量选择平衡式热水器。4.燃气热水器严禁安装在浴室内。5.热水器和燃气灶正常燃烧时火焰呈蓝色,如火焰发黄、冒烟,是燃烧不充分的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检查维修。6.劣质热水器和燃气灶容易发生燃烧不充分,切勿使用。7.天气寒冷,空气稀薄,地下停车场、车库等氧气不足,车辆停滞状态下发动机长时间着火,人在车里空气又不流通,极易导致车辆缺氧产生一氧化碳。敲重点:防范一氧化碳中毒,预防是关键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