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九年级 第11课《人工呼吸》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九年级 第11课《人工呼吸》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人工呼吸》
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第11课
九年级三单元第11课时
内容总览
教学目标
01
新知导入
02
新知讲解
03
课堂练习
04
新知拓展
05
课堂总结
06
目录
作业布置
07
板书设计
08
教学目标
(1)理解人工呼吸的重要性:理解在紧急情况下,如何通过人工呼吸来维持或恢复受害者的呼吸。
(2)了解何时应使用人工呼吸:能够识别出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并知道何时该停止或转为其他的急救措施。
(3)提高实践操作技能:通过模拟训练,能够在真实紧急情况中正确、迅速地执行人工呼吸。
新知导入
如果你在路上遇到有人倒地不省人事,你该怎样帮助他 如果你目击了车祸或其他事故,甚至身处地震灾难现场,遇到有人昏迷不醒,你又该怎么办
在救护车到达之前,人工呼吸能为伤者赢得宝贵的时间。
新知导入
(1)什么是人工呼吸
(2)怎样正确地进行人工呼吸呢
新知讲解
情境园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思考,在地铁上晕倒的男乘客是如何被救醒的?
他是由一名女乘客通过专业的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手法救醒的。
新知讲解
智慧屋
一、什么是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当自主呼吸停止时的一种急救方法。即通过徒手或机械装置使空气有节律地进入肺内,然后利用胸廓和肺组织的弹性回缩,使进入肺内的气体呼出,以维持机体代谢,促进自主呼吸恢复的过程。
人工呼吸急救方法适用于由多种原因,如一氧化碳中毒、溺水、触电等引起的自主呼吸停止。
新知讲解
二、救助方法介绍
1.将被救者移入空气清新之处,解开其衣领,清除口、鼻内污物。颈下垫物,使头后仰,张开口。
2.救护人深吸气,对准被救者的嘴,用手捏住其鼻孔,吹气。
新知讲解
3.吹气停止后,松开捏鼻的手,嘴也离开。再深吸气,重复上述步骤。
4.每分钟吹气次数和平时呼吸频率相似。耐心、持续地进行抢救,直到被救者能自己进行呼吸为止。
新知讲解
人工呼吸的方法:使伤者仰卧,施救者跪于伤者一侧。松开伤者领口、裤带和胸腹部衣服,使其头部尽量后仰。将口打开,尽快清除其口腔内的异物或分泌物。如有义齿应取出,如舌后坠,则将其拉出。施救者一手虎口托起病人下颌,另一手将病人鼻孔捏闭,以免漏气。然后深吸一口气,紧贴病人口部用力吹入,使其胸部上抬。吹毕立即松开鼻孔,让胸廓及肺部自行回缩而将气排出,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吹气16~18次(儿童20~24次)。
新知讲解
小贴士
人工呼吸的注意事项:
人工呼吸的要领是开始每次吸气时必须尽量多吸入,吹出时必须用力,10 ~20次后可逐渐减小。此法因操作者易疲劳,宜以两人或多人轮流施行较好。在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应注意与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配合。如果现场一人抢救,应每按压心脏30次后吹气2次(30: 2) ;如果现场两人抢救,应每按压心脏5次后吹气1次( 5:1),吹气应在放松按压的间歇中进行。抢救一经开始就要连续进行,不能间断,直到伤员恢复呼吸或确定死亡为止。
新知讲解
小贴士
人工呼吸的注意事项:
有效指标:
( 1)吹气时胸廓扩张上抬。
( 2)在吹气过程中听到肺泡呼吸音。
新知拓展
除了口对口人工呼吸,还有以下几种人工呼吸的方法:
(1)口对鼻呼吸: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进行口对口呼吸(例如被救者的嘴部受伤或是不能打开),可以尝试口对鼻呼吸。具体操作方法是:救助者用手掌覆盖被救者的嘴巴,然后向其鼻孔内吹气。
新知拓展
除了口对口人工呼吸,还有以下几种人工呼吸的方法:
(2)面罩与气囊呼吸:在医疗机构和一些急救设备中,通常会有面罩与气囊设备。使用时将面罩密封在被救者的脸上,然后按压气囊供气。这种设备不仅可以提高人工呼吸的效率,还能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新知拓展
除了口对口人工呼吸,还有以下几种人工呼吸的方法:
(3)喉罩气道:这是一个可以插入喉部以保持气道畅通的设备,通常由医疗专业人员操作。它允许空气自由流通,同时防止唾液、血液或呕吐物进入肺部。
新知拓展
进行人工呼吸应避免的情况主要包括:
(1)颈部伤害:可能导致进一步伤害。
(2)面部严重创伤:无法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3)化学性毒物暴露或环境污染:可能将救助者置于危险之中。
(4)存在传染性疾病风险:如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等。
新知拓展
课堂练习
训练场
一、自我检测。
1.下列几种紧急情况下,不宜进行人工呼吸的是( )。
A.触电
B.煤气中毒
C.溺水
D.外伤导致胸骨骨折
D
课堂练习
训练场
2.如遇到有人因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意外事故突然停止呼吸,同时心跳停止,在拨打“120”急救电话的同时,应采取下面哪项急救措施 ( )
A.紧急实施人工呼吸,同时实施胸外心脏按压
B.等救护车赶来
C.紧急实施人工呼吸
D.紧急实施胸外心脏按压
A
课堂练习
训练场
3.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需要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是为了( )。
A.避免异物和污物所带的病原体感染患者
B.避免病人将病原体传染给救护者
C.便于患者身体放松
D.保持被救者的呼吸道畅通
D
课堂练习
训练场
二、实践操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人工呼吸的实践演练,完成实践报告。
课堂练习
训练场
实践流程:
(1)小组分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人工呼吸的实践演练。每个小组应有2-3名成员。
(2)演示:由训练员或熟悉人工呼吸操作的人展示正确的人工呼吸步骤和方法。
(3)实践:小组成员轮流扮演救援者和被救者,模拟在真实情况下进行人工呼吸的步骤。
(4)反馈与讨论:每次实践后,团队成员和训练员共同讨论并提供反馈,以改进技术和理解。
(5)编写实践报告:每个小组都需要提交一份实践报告,总结他们从演习中学到的知识、面临的挑战和如何解决这些挑战,以及他们对人工呼吸技术的理解。
课堂练习
人工呼吸实践演练报告
我们的小组于日期进行了人工呼吸的实践操作。我们首先复习了理论知识,然后模拟了一个溺水的紧急情况,采用了人体模型进行人工呼吸的演练。
在演练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以下几点:
(1)正确位置:确保被救者头部稍微后仰,可以有效地打开气道。
(2)清洁气道:模拟清除口鼻内异物对于保持气道畅通至关重要。
(3)呼吸频率:每分钟进行大约16-20次人工呼吸,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4)队友合作:一名队员进行人工呼吸,另一名队员负责胸外压,协同配合非常重要。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人工呼吸的步骤和重要性,并体验了在紧急情况下可能面临的压力。我们都认为这是一项十分有价值的技能,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实践机会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急救技能。
总结,感谢所有参与此次实践演练的队员,他们表现出了专注和专业性。我们将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改进,提高我们的急救技能。
课堂练习
口对口人工呼吸口诀
清口捏鼻手抬颌,
深吸缓吹口对紧,
张口困难吹鼻孔,
五秒一次不放松。
锦 囊 小 卷
课堂总结
我的收获
有一位小朋友溺水了,我知道救上来后该怎么办。其救助程序是:
(1)确保自身安全:如果可以的话,使用救生设备帮助孩子。
(2)呼叫紧急救援:如果孩子被救上来后,立即拨打本地的紧急救援电话。
(3)进行心肺复苏:如果孩子无意识且不再呼吸,开始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5)坚持直到救援到达:继续心肺复苏直到专业救援人员到达现场。
作业布置
1、请你观看一段关于人工呼吸操作的视频或阅读相关教材,然后撰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总结报告,包括人工呼吸的步骤、重要性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应对方法。
板书设计
人工呼吸恢复呼吸,清除气道异物,保持频率适宜。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生命安全教育九年级三单元第十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人工呼吸》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九年级
学习目标 (1)理解人工呼吸的重要性:理解在紧急情况下,如何通过人工呼吸来维持或恢复受害者的呼吸。(2)了解何时应使用人工呼吸:能够识别出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并知道何时该停止或转为其他的急救措施。(3)提高实践操作技能:通过模拟训练,能够在真实紧急情况中正确、迅速地执行人工呼吸。
重点 提高实践操作技能:通过模拟训练,能够在真实紧急情况中正确、迅速地执行人工呼吸。
难点 理解在紧急情况下,如何通过人工呼吸来维持或恢复受害者的呼吸。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如果你在路上遇到有人倒地不省人事,你该怎样帮助他 如果你目击了车祸或其他事故,甚至身处地震灾难现场,遇到有人昏迷不醒,你又该怎么办 在救护车到达之前,人工呼吸能为伤者赢得宝贵的时间。(1)什么是人工呼吸 (2)怎样正确地进行人工呼吸呢 大声朗读 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思维。
讲授新课 情景园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思考,在地铁上晕倒的男乘客是如何被救醒的?他是由一名女乘客通过专业的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手法救醒的。智慧屋一、什么是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当自主呼吸停止时的一种急救方法。即通过徒手或机械装置使空气有节律地进入肺内,然后利用胸廓和肺组织的弹性回缩,使进入肺内的气体呼出,以维持机体代谢,促进自主呼吸恢复的过程。 人工呼吸急救方法适用于由多种原因,如一氧化碳中毒、溺水、触电等引起的自主呼吸停止。二、救助方法介绍 1.将被救者移入空气清新之处,解开其衣领,清除口、鼻内污物。颈下垫物,使头后仰,张开口。 2.救护人深吸气,对准被救者的嘴,用手捏住其鼻孔,吹气。 3.吹气停止后,松开捏鼻的手,嘴也离开。再深吸气,重复上述步骤。 4.每分钟吹气次数和平时呼吸频率相似。耐心、持续地进行抢救,直到被救者能自己进行呼吸为止。人工呼吸的方法:使伤者仰卧,施救者跪于伤者一侧。松开伤者领口、裤带和胸腹部衣服,使其头部尽量后仰。将口打开,尽快清除其口腔内的异物或分泌物。如有义齿应取出,如舌后坠,则将其拉出。施救者一手虎口托起病人下颌,另一手将病人鼻孔捏闭,以免漏气。然后深吸一口气,紧贴病人口部用力吹入,使其胸部上抬。吹毕立即松开鼻孔,让胸廓及肺部自行回缩而将气排出,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吹气16~18次(儿童20~24次)。小贴士人工呼吸的注意事项: 人工呼吸的要领是开始每次吸气时必须尽量多吸入,吹出时必须用力,10 ~20次后可逐渐减小。此法因操作者易疲劳,宜以两人或多人轮流施行较好。在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应注意与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配合。如果现场一人抢救,应每按压心脏30次后吹气2次(30: 2) ;如果现场两人抢救,应每按压心脏5次后吹气1次( 5:1),吹气应在放松按压的间歇中进行。抢救一经开始就要连续进行,不能间断,直到伤员恢复呼吸或确定死亡为止。人工呼吸的注意事项: 有效指标: ( 1)吹气时胸廓扩张上抬。 ( 2)在吹气过程中听到肺泡呼吸音。 除了口对口人工呼吸,还有以下几种人工呼吸的方法: (1)口对鼻呼吸: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进行口对口呼吸(例如被救者的嘴部受伤或是不能打开),可以尝试口对鼻呼吸。具体操作方法是:救助者用手掌覆盖被救者的嘴巴,然后向其鼻孔内吹气。(2)面罩与气囊呼吸:在医疗机构和一些急救设备中,通常会有面罩与气囊设备。使用时将面罩密封在被救者的脸上,然后按压气囊供气。这种设备不仅可以提高人工呼吸的效率,还能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3)喉罩气道:这是一个可以插入喉部以保持气道畅通的设备,通常由医疗专业人员操作。它允许空气自由流通,同时防止唾液、血液或呕吐物进入肺部。进行人工呼吸应避免的情况主要包括:(1)颈部伤害:可能导致进一步伤害。(2)面部严重创伤:无法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3)化学性毒物暴露或环境污染:可能将救助者置于危险之中。(4)存在传染性疾病风险:如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等。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思考,在这两个案例中,如果遇到我们应该如何做?课外拓展观看视频 提高学生调动、整合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生活经验。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生活经验。
课堂练习 训练场一、自我检测。
1.下列几种紧急情况下,不宜进行人工呼吸的是(D )。A.触电B.煤气中毒C.溺水D.外伤导致胸骨骨折2.如遇到有人因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意外事故突然停止呼吸,同时心跳停止,在拨打“120”急救电话的同时,应采取下面哪项急救措施 (A )
A.紧急实施人工呼吸,同时实施胸外心脏按压
B.等救护车赶来
C.紧急实施人工呼吸D.紧急实施胸外心脏按压3.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需要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是为了( )。A.避免异物和污物所带的病原体感染患者
B.避免病人将病原体传染给救护者C.便于患者身体放松
D.保持被救者的呼吸道畅通二、实践操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人工呼吸的实践演练,完成实践报告。实践流程:(1)小组分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人工呼吸的实践演练。每个小组应有2-3名成员。(2)演示:由训练员或熟悉人工呼吸操作的人展示正确的人工呼吸步骤和方法。(3)实践:小组成员轮流扮演救援者和被救者,模拟在真实情况下进行人工呼吸的步骤。(4)反馈与讨论:每次实践后,团队成员和训练员共同讨论并提供反馈,以改进技术和理解。(5)编写实践报告:每个小组都需要提交一份实践报告,总结他们从演习中学到的知识、面临的挑战和如何解决这些挑战,以及他们对人工呼吸技术的理解。人工呼吸实践演练报告 我们的小组于日期进行了人工呼吸的实践操作。我们首先复习了理论知识,然后模拟了一个溺水的紧急情况,采用了人体模型进行人工呼吸的演练。在演练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以下几点:(1)正确位置:确保被救者头部稍微后仰,可以有效地打开气道。(2)清洁气道:模拟清除口鼻内异物对于保持气道畅通至关重要。(3)呼吸频率:每分钟进行大约16-20次人工呼吸,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4)队友合作:一名队员进行人工呼吸,另一名队员负责胸外压,协同配合非常重要。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人工呼吸的步骤和重要性,并体验了在紧急情况下可能面临的压力。我们都认为这是一项十分有价值的技能,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实践机会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急救技能。 总结,感谢所有参与此次实践演练的队员,他们表现出了专注和专业性。我们将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改进,提高我们的急救技能。锦囊小卷口对口人工呼吸口诀
清口捏鼻手抬颌,深吸缓吹口对紧,张口困难吹鼻孔,五秒一次不放松。 完成练习积极发言,举手回答 引导学生巩固本课所学。强化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 有一位小朋友溺水了,我知道救上来后该怎么办。其救助程序是:(1)确保自身安全:如果可以的话,使用救生设备帮助孩子。(2)呼叫紧急救援:如果孩子被救上来后,立即拨打本地的紧急救援电话。(3)进行心肺复苏:如果孩子无意识且不再呼吸,开始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5)坚持直到救援到达:继续心肺复苏直到专业救援人员到达现场。 学生总结发言 小结提升感悟。
板书 人工呼吸恢复呼吸,清除气道异物,保持频率适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