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九年级 第12课《胸外心脏按压》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九年级 第12课《胸外心脏按压》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胸外心脏按压》
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第12课
九年级三单元第十二课时
内容总览
教学目标
01
新知导入
02
新知讲解
03
课堂练习
04
新知拓展
05
课堂总结
06
目录
作业布置
07
板书设计
08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基本急救知识,特别是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2)培养紧急情况应对能力,认识到及时有效的急救在突发事件中的重要性。
(3)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4)增强社会责任感,了解和尊重生命,培养积极参与公共卫生事业的意愿。
新知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人类猝死87.7%发生在医院以外,没有医护人员参与抢救。但如有人能在现场及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猝死人员中35%~40%的人就有机会生还。所以,如果真的遇到此类事件,能够用胸外心脏按压抢救病人,或许就可以挽救一条生命!
新知导入
1、什么是胸外心脏按压
2、如何正确运用胸外心脏按压抢救生命垂危的人呢
新知讲解
情境园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思考,结合两个案例,急救知识在突发事故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从两个案例来看,急救知识在突发事故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第一个案例中,由于现场无人掌握急救技能,导致五名孩子未能得到及时的抢救而不幸身亡。相反, 在第二个案例中,夏某的父亲具备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并立即实施,成功地将女儿从死亡边缘拉回,示范了急救知识对于救人生命的重要性。
新知讲解
小贴士
有数据表明,当人们遭遇溺水、煤气中毒、触电、车祸、化学品爆炸或其他意外情况而受伤时,一旦伤员发生心搏骤停、呼吸停止时,在1分钟以内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大于90%;在4分钟以内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约为60%;在6分钟以内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约为40%;在8分钟以内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约为10%;在10分钟以后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基本为零。
新知讲解
智慧屋
—、什么是胸外心脏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是心脏停搏时采用人工方法使心脏恢复跳动的急救方法。
新知讲解
二、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
1.将病人置于仰卧位,平放于地面或硬板上,解开衣领,头后仰使气道开放。抢救者位于病人左侧。
2.按压部位在胸骨下缘,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3.以左手掌根部紧贴按压区,右手掌根重叠放在左手背上。
4.抢救者双臂伸直,双肩在病人胸部正上方,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按压要平稳、有规律,不能间断,不能大力冲击猛压,下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
新知讲解
二、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
5.成人每分钟按压100~~120次,儿童稍快;按压时,成人胸骨下陷5~6厘米,儿童略浅。
6.施以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要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只有一人抢救时,应立即进行心脏按压30次,再吹气2次(此为一个循环),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有医务人员赶到现场。
新知讲解
三、胸外心脏按压的有效指标
1.在颈、股动脉处摸到动脉搏动,按压有效。
2.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
3.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
4.呼吸改善或出现自主呼吸。
5.神志逐渐恢复,有眼球活动、瞳孔对光反射出现,甚至出现四肢活动。
只要其中1至2项有效指标出现,心脏按压就应坚持下去。
新知拓展
实施胸外心脏按压的情况:
(1)个体突然晕倒,无法发现明显的呼吸或者心跳。
(2)意外事故如溺水、触电等,导致人员无意识、无呼吸和无心跳状态。
(3)疾病突发,如心脏病、中风等导致病人昏迷,无法确定其是否有呼吸和心跳。
新知拓展
以下情况不应实施胸外心脏按压:
(1)当患者具有明确的生命体征,如正常呼吸、心跳或清醒状态。
(2)存在明显的致命性伤害,例如颅内严重出血或全身大面积烧伤等。
(3)患者存在明确的生存无望的病理状态,例如晚期肿瘤等。
(4)患者本人或其法定监护人明确拒绝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5)患者具有DNR(Do Not Resuscitate, 不进行复苏)的医嘱。
新知拓展
课堂练习
训练场
一、小组讨论:哪些情况下的人需要实施胸外心脏按压
(1)当个体突然晕倒,且无法发现明显的呼吸或者心跳时。
(2)事故现场,如溺水、触电等导致的人员无意识、无呼吸和无心跳状态。
(3)心脏病、中风等疾病诱发的病人昏迷,无法确定其是否有呼吸和心跳。
课堂练习
训练场
二、自我检测。
1.实施心肺复苏效果最佳的时间是( )。
A.5分钟以内
B.6分钟以内
C.4分钟以内
D.7分钟以内
A
课堂练习
训练场
二、自我检测。
2.某8岁男孩在公园不慎溺水窒息,急救的首要步骤是( )。
A.加压给氧
B.清理呼吸道
C.挤压简易呼吸器
D.使用急救药物
B
课堂练习
训练场
二、自我检测。
3.当遇到因溺水等意外事故而心搏停止的患者,需要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救护者在患者的左侧,双手叠放在一起,有节奏、带有冲击力地用力向下按B.应按压病人的胸骨下端,使其下陷3~4厘米,然后放松
C.每做一次人工呼吸,就做一次胸外心脏按压,反复进行
D.抢救有效的标志是: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搏动,脸色转为红润
C
课堂练习
训练场
三、操作练习:利用模型,分小组讲述并实践操作胸外心脏按压的步骤,完成实践报告。
1.检查病人是否有反应和呼吸。
2.将病人的头部轻轻倾斜后方以打开气道。
3.双手交叉放在胸骨中间,用肩部的力量进行直下按压。
4.每30次胸外按压给予2次人工呼吸。
课堂练习
意外情况 溺水
基本生命体征 无心跳、无自主呼吸
病人体位 平卧在硬平面上
压迫部位 胸骨中部
按压方法 双手交叉,手掌中心放在胸骨中部,用肩部的力量进行直下按压
自评 操作流程清晰,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达到了30:2,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提高按压节奏的稳定性
互评 按压位置及频率准确,人工呼吸技术有效。但在模拟救援期间,应保持冷静,确保每一步都准确无误,以提高急救成功率。
课堂练习
心脏小常识
你知道吗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安静时每分钟心跳60~80次,如果能活到70岁,心脏要跳动27亿多次。
心脏的四个“房间”分别叫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右心房首先收集从上下腔静脉回流的静脉血,并把它挤进右心室,然后借右心室强大的收缩功能,把血液泵入人体的清洗机——肺部。在那里,静脉血经过气体交换、补充新鲜氧气变成动脉血。从肺部出来的动脉血会回到心脏的另一个“房间”——左心房,然后来到左心室,最后在左心室的收缩作用下,被注入主动脉,流向全身。
锦 囊 小 卷
课堂总结
我的收获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况下可以采用胸外心脏按压法施救。
2.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心跳、无自主呼吸的紧急情况
评估病人状态、确定位置、保持正确的按压深度和频率,并在必要时执行人工呼吸
作业布置
1、请你查阅相关资料或者观看视频,了解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基本使用方法,并撰写一个关于“如何使用AED”的简短教程。尽可能以清晰、直观的语言描述每一步操作,如果可以,你也可以画出或者找到一些图片来帮助理解。
板书设计
无心跳、无呼吸时,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生命安全教育九年级三单元第1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胸外心脏按压》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九年级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基本急救知识,特别是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操作步骤和技巧。(2)培养紧急情况应对能力,认识到及时有效的急救在突发事件中的重要性。(3)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4)增强社会责任感,了解和尊重生命,培养积极参与公共卫生事业的意愿。
重点 培养紧急情况应对能力,认识到及时有效的急救在突发事件中的重要性
难点 理解并掌握基本急救知识,特别是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人类猝死87.7%发生在医院以外,没有医护人员参与抢救。但如有人能在现场及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猝死人员中35%~40%的人就有机会生还。所以,如果真的遇到此类事件,能够用胸外心脏按压抢救病人,或许就可以挽救一条生命! 1、什么是胸外心脏按压 2、如何正确运用胸外心脏按压抢救生命垂危的人呢 大声朗读 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思维。
讲授新课 情景园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思考,结合两个案例,急救知识在突发事故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从两个案例来看,急救知识在突发事故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第一个案例中,由于现场无人掌握急救技能,导致五名孩子未能得到及时的抢救而不幸身亡。相反, 在第二个案例中,夏某的父亲具备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并立即实施,成功地将女儿从死亡边缘拉回,示范了急救知识对于救人生命的重要性。小贴士 有数据表明,当人们遭遇溺水、煤气中毒、触电、车祸、化学品爆炸或其他意外情况而受伤时,一旦伤员发生心搏骤停、呼吸停止时,在1分钟以内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大于90%;在4分钟以内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约为60%;在6分钟以内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约为40%;在8分钟以内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约为10%;在10分钟以后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基本为零。智慧屋 —、什么是胸外心脏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是心脏停搏时采用人工方法使心脏恢复跳动的急救方法。 二、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 1.将病人置于仰卧位,平放于地面或硬板上,解开衣领,头后仰使气道开放。抢救者位于病人左侧。 2.按压部位在胸骨下缘,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3.以左手掌根部紧贴按压区,右手掌根重叠放在左手背上。 4.抢救者双臂伸直,双肩在病人胸部正上方,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按压要平稳、有规律,不能间断,不能大力冲击猛压,下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 5.成人每分钟按压100~~120次,儿童稍快;按压时,成人胸骨下陷5~6厘米,儿童略浅。6.施以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要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只有一人抢救时,应立即进行心脏按压30次,再吹气2次(此为一个循环),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有医务人员赶到现场。 三、胸外心脏按压的有效指标1.在颈、股动脉处摸到动脉搏动,按压有效。2.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3.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4.呼吸改善或出现自主呼吸。
5.神志逐渐恢复,有眼球活动、瞳孔对光反射出现,甚至出现四肢活动。
只要其中1至2项有效指标出现,心脏按压就应坚持下去。实施胸外心脏按压的情况:(1)个体突然晕倒,无法发现明显的呼吸或者心跳。(2)意外事故如溺水、触电等,导致人员无意识、无呼吸和无心跳状态。(3)疾病突发,如心脏病、中风等导致病人昏迷,无法确定其是否有呼吸和心跳。以下情况不应实施胸外心脏按压:(1)当患者具有明确的生命体征,如正常呼吸、心跳或清醒状态。(2)存在明显的致命性伤害,例如颅内严重出血或全身大面积烧伤等。(3)患者存在明确的生存无望的病理状态,例如晚期肿瘤等。(4)患者本人或其法定监护人明确拒绝进行胸外心脏按压。(5)患者具有DNR(Do Not Resuscitate, 不进行复苏)的医嘱。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思考,什么时候需要胸外心脏按压学习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课外拓展观看视频 提高学生调动、整合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要正确运用知识让学生在遇到相关事情后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生活经验。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生活经验。
课堂练习 训练场小组讨论:哪些情况下的人需要实施胸外心脏按压 (1)当个体突然晕倒,且无法发现明显的呼吸或者心跳时。(2)事故现场,如溺水、触电等导致的人员无意识、无呼吸和无心跳状态。(3)心脏病、中风等疾病诱发的病人昏迷,无法确定其是否有呼吸和心跳。 二、自我检测。
1.实施心肺复苏效果最佳的时间是( A )。
A.5分钟以内 B.6分钟以内C.4分钟以内D.7分钟以内2.某8岁男孩在公园不慎溺水窒息,急救的首要步骤是( B )。
A.加压给氧B.清理呼吸道C.挤压简易呼吸器D.使用急救药物3.当遇到因溺水等意外事故而心搏停止的患者,需要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C )。
A.救护者在患者的左侧,双手叠放在一起,有节奏、带有冲击力地用力向下按B.应按压病人的胸骨下端,使其下陷3~4厘米,然后放松
C.每做一次人工呼吸,就做一次胸外心脏按压,反复进行
D.抢救有效的标志是: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搏动,脸色转为红润三、操作练习:利用模型,分小组讲述并实践操作胸外心脏按压的步骤,完成实践报告。1.检查病人是否有反应和呼吸。2.将病人的头部轻轻倾斜后方以打开气道。3.双手交叉放在胸骨中间,用肩部的力量进行直下按压。4.每30次胸外按压给予2次人工呼吸。 锦 囊 小 卷 心脏小常识
你知道吗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安静时每分钟心跳60~80次,如果能活到70岁,心脏要跳动27亿多次。
心脏的四个“房间”分别叫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右心房首先收集从上下腔静脉回流的静脉血,并把它挤进右心室,然后借右心室强大的收缩功能,把血液泵入人体的清洗机——肺部。在那里,静脉血经过气体交换、补充新鲜氧气变成动脉血。从肺部出来的动脉血会回到心脏的另一个“房间”——左心房,然后来到左心室,最后在左心室的收缩作用下,被注入主动脉,流向全身。 完成练习积极发言,举手回答 引导学生巩固本课所学。强化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在无心跳、无自主呼吸的紧急情况下可以采用胸外心脏按压法施救。 2.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应该评估病人状态、确定位置、保持正确的按压深度和频率,并在必要时执行人工呼吸 学生总结发言 小结提升感悟。
板书 无心跳、无呼吸时,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