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伟大的改革开放》教学设计课题 伟大的改革开放 学科 思想政治 年级 高一年级教材分析 《伟大的改革开发》是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第三课的第一框内容。本课承接前一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继而讲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为后一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改革开放相关的知识,并且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其对人类发展的进程和趋势有了一定的把握。但是,他们对于耳熟能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概念可能缺乏深入的理性认识,相关理论知识较为碎片化。因此本节课将充分运用视频、歌曲等手段,增强学生对改革开放的情感体验以及今后愿意积极投身于参与到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去。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我国改革开放的背景和进程,认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深刻领会改革开放的巨大历史意义,以及其对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借鉴价值,社会主义作为新的社会形态具有强大生命力,从而增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信心,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科学精神:辩证地看待改革开放的成就,深化对改革开放的认识,深化对党的坚强领导、人民群众的勤劳和智慧的认识,同时通过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抵制和渗透,明确虽然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公共参与:明确改革开放对我国的重大影响,理解改革永无止境,积极支持改革,参与改革。重点 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难点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理解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教学策略 问题探究法;情景教学法;启发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导入新课。 思考:这位老人是谁?为什么我国的南海边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生通过聆听歌词感受到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变化。 歌曲引入,把学生带入到改革开放的那个时代。讲授新课 议题一:走进,见证改革开放的进程 播放视频:破局之招——看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 思考:改革开放开启的背景、标志性会议及内容和意义? 一.改革开放的开启 时间.标志性会议: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会议的内容: ①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②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 ③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意义: ①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②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播放视频:引领之招——绘改革开放的历程 二.改革开放的进程 【活动】绘重大事件,图“释”进程。 小结: 议题二 走深 感悟改革开放的意义 播放视频:制胜之招—悟改革开放的意义 【活动】: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是否已经完成了? 三.改革开发的意义 议题三:走实 参与改革开放的实践 引用习总书记的讲话来引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开放带来进步 封闭必然落后 改革不停顿 开放不止步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 只会越开越大 思考: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怎样参与改革开放的实践? 学生观看视频体会中国当时现状,感悟改革的势在必行。 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以数轴的形式画出改革与开放的进程,标注出关键时期的主要做法。 学生思考改革开放的意义 用实际行动去践行改革开放。 视频引入,以真实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以此增强学生对党为破当时发展之困局,而作出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的认同。 让学生带着问题,在绘制时间轴过程中,逐步构建起改革开放的整体进程,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通过视频情景,让学生从中从生活中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成就。一来能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二来是引导学生从内心感叹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对党对国家的政治认同。 以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思考,中国的改革开放能不能就此停止?让学生在以辩明理,以理服人的启发式教学中,感受党对我国未来发展方向的伟大谋略。不仅理解、支持改革开放,还要鼓励学生励志今后自觉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