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年级第10课 士志于道(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大学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年级第10课 士志于道(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本学期总 第10 课时 本单元 第3课时 授课 日期 月 日 备课教师
课 题 士志于道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诵读课文,知道怎样才能做到士至于道,理解选文的含义。 2.学会搜集、整理,并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合作意识。 3.理解文中的道理,激发对传统文化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具准备 课件、搜集到的有关立志的成语资料。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关于立志,你知道了哪些名言? 预设: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教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立志的一课——士志于道。 二、学习新知 1.讲解文言文名句 (1)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出示注释:①道:真理。②耻:以……为耻。③未足:不值得。 请学生同桌交流文意,教师适时引导,进行总结:孔子说:“如果一个人立志追求真理,却又以自己穿破烂的衣服、吃粗糙的食物为耻辱的话,这样的人不值得跟他一起商量大事。” (2)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荀子·劝学》 教师解释:“冥冥”指专心致志的样子。“昭昭”指非常明显的样子。 你觉得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预设:没有潜心钻研的精神,就不会有洞察一切的聪明。 (3)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宋)林逋《省心录》 出示注释:①道:事物的道理。②确:坚固,坚定。 师生交流文意:心地不纯净就不能发现事理,志向不坚定就不能建立功业。 (4)沦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宋)刘过《盱眙行》 请学生解释“填”和“移”的含义,并进一步交流选文含义:海可填平,山可移走,男儿的志气却不能改变。 2.温馨点击 教师介绍:孔子教导我们要立志追求真理。的确,如果一个人总是将目光停留在现实生活中的物质享受上,哪里还有什么志向可言呢 同学们,让我们倾听古代圣贤的教诲(huì),为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而努力奋斗吧! 3.活动广角 我知道“中流击楫”这个成语用来比喻立志奋发图强。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立志的成语呢 我们在小组里来一个有关立志的成语接龙吧!我要把搜集到的有关立志的成语工工整整地写下来,用来激励自己! 预设:笃志好学,志在四方…… 我的思考
成长 阶梯 在本课的学习活动中,你表现得怎么样 如果觉得自己在某项活动中表现很好,就在该项活动对应的画框内画一个胜利的标志吧! 诵读文选 成语接龙 成语抄写
板 书 设 计 士 志 于 道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 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沦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