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理想信念教育主题班会抗疫精神——人生理想价值追求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理想信念教育主题班会抗疫精神——人生理想价值追求 教案

资源简介

抗疫精神:人生理想价值追求
一、教学目标
1、理论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人生的理想信念追求,是教育的使命。只有树立正确价值追求,才能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2、实践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增强荣誉感,并把正确价值观与自我行为相结合,让学生知道应该如何把爱国等价值理念落实到现实中,增强时代的任务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3、情感目标:高中学生对于“爱国主义”、“家国情怀”、“历史责任”等是具有一定的认知的,但是不一定能够深刻理解个人所承担的历史责任。通过对疫情中体现的爱国和责任等现象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激发学生奋发学习、励志图强。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价值观对人生的意义,知道我们应该如何做。
2、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判断社会现象的能力,培养国家观念。
三、教学过程: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过全国上下艰苦努力,我国已经初步呈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这次疫情中,也带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思考。
9月8日上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就伟大抗疫精神进行了深刻阐述。他说,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第一环节:与英雄对话,崇尚英雄
生死面前,最能体现人性的善良与担当。一句“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铿锵有力。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记住了这些人的名字:钟南山、李兰娟、陈薇、张定宇……他们的平均年龄在79岁,但危急时刻扛起的,却是一个民族的安危。正当有些人在想怎么逃离武汉,怎么逃离中国的时候,八十四岁的钟南山却在无所畏惧地往前冲去,他带着他自己的团队逆风而行,往疫情最严重的武汉进发,进行他的考察与研究。就这样,钟南山全身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工作中,从未退缩。隐瞒了身患渐冻症的病情,顾不上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妻子,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定宇,冲锋在前、身先士卒,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沿,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研究出军队首个SARS生物新药、埃博拉疫苗、新冠疫苗!她是女中豪杰,是中华民族的顶梁柱,为了人民的健康,陈薇付出了所有……
除了英雄,更多的平凡人活跃在平凡的岗位上,守护着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家。他们可能是在请战书上按下鲜红指印,“不计报酬,不论生死”的医护人员,可能是轩昂守护城市大门的交通警察,可能是挨家挨户排查疫情的社区工作者,可能是处理医疗废弃物的环卫工人,也可能是忙碌地送菜、送药、送餐的外卖小哥……
没有天生的英雄,只有迎难而上的勇士。基辛格说,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他们是隔在我们和病毒之间的一堵墙。他们可能高大得耀眼,也可能平凡得渺小,但是守护家园、担责尽责的步伐坚定初心如磐。有他们在,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虽历经恐慌磨难,终将安详无恙。但是,他们却说“我本平常,有责则刚”。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生死面前,最能体现人性的善良与担当。
每一个时代都有反映这一个时代的精神。中国精神的积淀和凝练,紧紧跟随着中国人民实践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设计意图:通过优秀中华儿女的事例,理解他们的付出和贡献谱写了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抗疫篇章,揭示一个基本道理——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弘扬爱国精神,勇当历史重任,不但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儿女永不过时的行为规范。我们崇尚英雄,感恩英雄应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认知现在、砥砺前行的应有态度。
第二环节:与青春对话,破茧成蝶
在抗疫过程中,有那么一群人特别让人关注,那就是90后的身影。90后成长中国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时期。成长起来的90后,今天已经开始保护这个世界了。有90后说,17年前非典的时候我才上小学,在大人的保护下健康成长。现在轮到我承担责任,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我们还看到了很多的90后在默默付出:4天3晚骑行300公里返岗,90后医生争分夺秒与病魔竞速;90后女孩陈雨婷,制作原创漫画《加油啊热干面》;29岁的彭银华和妻子“疫情不散,婚期延迟”的约定,永远也不能实现了。90后姑娘夏思思,主动把ICU床位让给别人,自己却永远告别了两岁的儿子。
成长起来的90后他们不再是“脑残”、“自私”、“非主流”的代名词,今天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比如:张欣 29岁,铜梁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支援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她说:“我们90后有专业知识,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我们充满活力,我们一定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取得胜利,疫情不退誓不回!”
颜浩,1990年出生,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护理师,颜浩在武汉方舱医院鼓励发起轻症患者齐跳广场舞的正能量视频,曾一度爆红网络,他积极乐观的心态感染了无数人。这个90后芜湖小伙一直视患者如亲人,细致入微照护患者,给予心理疏导,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在这场严峻的战斗之中。
梁顺 21岁,武汉金银潭医院最年轻的ICU护士,他曾戏称自己是“菜鸟都不如”,却在大年三十不顾家人反对,回到医院战“疫”,抗击疫情他一定会坚守到最后,会是最后那批,做收尾工作的医护人员,他说“疫情不结束,我们不撤退。”
抗疫一线比其他地方更能考验人。 “90后”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我们这一代,有着自己的勇气和担当!”
设计意图:在第一环节的宏大叙事之后,引入社会对90/00后的普遍评价,再通过90/00后在此次抗疫中展现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引发学生思考:青春是怎么样的,你会像他们作出这样的选择吗?为什么?以此拉近学生的心理距离。
第三环节:与自我对话,不负韶华
他们是“90后”小哥哥,也是身披“战袍”抗疫斗士;她们是“90后”萌妹子,更是坚守在战“疫”一线的白衣天使。他们向疫情一线勇敢逆行,这正是青春的模样。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青春。
1927年3月5日,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此文是为了答复当时党内党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而写的,也是34岁的毛泽东深入湖南农村,实地考察农民运动。这是关系到解决中国革命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一次考察。
习近平知青岁月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
我们的青春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早前,疫情刚在国内横行的时候,很多明星趁着疫情休工,很多都去国外度假了,刺痛人心。如今,那群出国避难的明星,回来了。毕竟,疫情全球爆发,被奉为“世外桃源”的日韩欧美,无一幸免。明星们,坐着国际航班,享受着加州的阳光,北海道的风雪,喝着红酒香槟,拍下美美的照片。祖国的白衣天使,穿上封闭的防护服,剃去心爱的长发,镜头下,唯有满是裂口的双手。据说,一次采访中,被记者问到关于医护人员薪资问题,李兰娟院士便说:应该把高薪留给科研人员、军事人员。只有少年强则国强,为祖国未来发展培养自己的栋梁之材。我不知道这个采访是否真实。但是老师却非常认同这个观点。
同学们,面对疫情汹汹病毒肆虐,无数的英雄挺身而出,无数的医务人员与基层工作人员,都在努力奋斗,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一直坚守岗位。郁达夫曾经说过: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却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是无可救药的。在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有这么一群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人物。
所以,同学们:我们该重视什么样的人,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疫情当前,四海八荒的人们,抛却新春的团圆和欢庆,撇去焦虑和慌张,奉己之力共筑长城万里。我们也应该静下心想一想我们的责任与担当、我们的未来与梦想。我们要发扬抗疫精神、激扬青春梦想,在担当中历练、在奋斗中成长,努力在奋斗中彰显青春力量。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新时代,青年当立鸿鹄志,少年心事可拿云。我们要将情意深凝在对国家的大爱、对国家的担当上,做到“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惜时如金,孜孜不倦。”以奋斗者的姿态面对机遇和挑战,不辜负党和国家的重托、不辜负学校老师的殷切期望,不辜负自己的青春梦想。心中有理想,胸怀大志向,你也会在第一缕晨光中苦读书本;在繁星点点的深夜奋战题海;在炎炎夏日中流汗刷题,在寒冬腊月咬牙坚持。
我们要做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涵养好品德。我们要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养分,从红色基因中获取精神力量,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懂得感恩、尊师孝亲,甘于奉献,坦诚宽厚、止于至善,要遵守校规校级、礼仪规范,社会公德,在漫漫人生旅途中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的大格局。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在前行的路上,我们会遇到太多的困难和阻力。人生就是解决一个困难,又遇到一个困难再解决这个困难的过程,尽可能地去享受这个“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生”的过程,其实大多时候,结果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磨砺的过程之中,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养成良好的习惯,去克服种种困难和挫折。重要的是勇于奋斗的你,是比昨天更加优秀的你。比如你看看:
2008年汶川地震参加高考的学生:右腿做了手术,还未拆线,左脚踝关节以上还无法实施手术,文科考生彭丽平日在新桥医院全卧养病。“准备了十多年的高考,我还是不能放弃,会尽力而为。”在德阳人民医院旌南分院,很多考生也表现出了惊人的坚强,他们用更刚强的意志在医院一起冲刺。
今年新冠疫情:3月9日起,四川省中小学线上教学开始。在四川一些偏远地区农村,很多家庭都没有无线网络设备,甚至连手机信号都很微弱,一些家庭使用流量上网也存在困难。凤仪乡五凤社区茶园社,位于宜宾叙州区的最南面。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村里没有光纤网络,该社16名学生只能每天在家长的陪同下,到2公里外的半山腰分散开来,接收手机信号上网课。于是,在林间、田坎上,家长们用彩条布支起一顶顶简易“帐篷”,成了孩子们的教室。前段时间天寒地冻,寒风中,孩子们冻得打哆嗦。
除此之外,你应该还听说了,广元高一女生因家里没信号跋山涉水找网上课;藏族男孩骑行6小时找网上课;珠峰下跋涉6小时找网、雪山顶坐四小时上课这些新闻吗?相比较他们,我们的条件是多么优越啊。“停课不停学”不是形式主义,那是特殊时期采取的特殊措施,现在的我们能够拥有正常的学习生活,我们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时光,坚持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努力学习,乐观生活!
设计意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之中,首先通过毛泽东和习近平的自身经历的感悟,引导学生明白责任和担当的意义。从而提出问题:新时代青少年承担着怎么样的责任?应该如何承担历史重任。然后通过李兰娟的对话和医护明星行为的对比得出要崇尚英雄,明确自己要成为怎么样的人。通过对国家的责任,引导学生理解我们的历史使命,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最后通过在网课中坚持学习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我们要坚定信念、养成良好的习惯,努力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充分证明,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有决心为青年跑出一个好成绩,也期待现在的青年一代将来跑出更好的成绩。”最后,钟南山院士的话送给大家。
设计意图:课后情感提升,回归现实,落实行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总体采用情景引导的方法组织教学,从“人民群众的抗疫-----90/00后的责任承担-----反思自我责任”这样的思路中,顺应学生学习的思维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目标的落实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本次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原因有几个:
从教学目标上看:把这种家国情感引入课堂,并通过创新形式与手段富有成效地利用课堂激发爱国情怀,通过对疫情事件的挖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深入人心,内化为学生的精神价值追求。
从教学取材上看:所选情景材料的时代性强,贴近学生实际,贴近教材,全面,准确。以疫情创设情境,以家国责任为线索,贯穿课堂,注重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和完整性,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从教学方法上看:课堂上,我不把教学仅仅局限于知识讲解,而是通过丰富的素材和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转向方法技巧的学习体验,把教学放到学生的体验中去,把理论和情感放到真实生活中去,让学生从实践中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价值观教育感染和锻炼,激发他们的使命感和昂扬斗志,把对价值观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之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