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中东地区的范围、地理位置及重要性、自然地理特征。2.通过地图及相关资料,了解中东地区“三洲五海之地”称号的由来,理解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3.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地理问题中突出的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重难点】重点: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自然地理特征。难点:识图指出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及其自然地理特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中东地区的印象和了解,之后播放《电视上报道的中东and实际中的中东》视频,颠覆学生对中东的陈旧认识,并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中东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相关热点新闻,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二、新课讲授(一)中东的范围和地理位置[教师活动]讲解中东地区名称的由来,让学生对中东有初步了解。多媒体展示世界地图和中东的局部图,通过联系第六章中亚洲分区的内容,联系旧知识,对比中东和西亚,引导学生读图指出两者的区别及中东的大体位置和范围。[学生活动]对比中东和西亚,读图指出两者的区别及中东的大体位置和范围。(过渡语)学习区域地理,不管是一个地区还是国家,掌握他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对地理位置的分析主要从哪几方面入手呢?[学生活动]学生回答: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师生互动]通过回顾对之前亚洲和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分析步骤,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对中东地区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进行分析(联系重要纬线和经线、南北半球分界线、东西半球分界线等相关旧知识)。[探究活动]破译中东地理位置“数字密码”,探究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从海陆位置方面分析。[学生活动]小组合作一分钟时间,探究一湾两洋三洲五海的位置及名称,并找学生用多媒体动手演示,识图用图。[教师活动]通过探究中东的海陆位置,教师讲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着重强调其“三洲五海之地”的称号,并对里海进行简要解释。[探究活动]思考:中东地区作为东西方交通的要道,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找出中东地区连接东西方主要的交通枢纽(运河和海峡)。[学生活动]读多媒体相关图片资料,读图识图找出中东地区连接东西方主要的交通枢纽(运河和海峡)的名称及位置。[教师活动]讲解分析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重要性的方法,并着重强调苏伊士运河和霍尔木兹海峡的重要性及体现。(二)中东的自然地理特征(过渡语)分析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需要从哪几方面入手?[学生活动]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中东的分层设色地形图,引导学生通过识别图例,分析中东的地形特点。[学生活动]看图分析中东的地形特点,识记中东的主要地形区名称及位置。[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中东的河流图,引导学生找出中东主要的河流,并分析河流的流向及汇入地。[学生活动]看图找出中东主要的河流,识记中东主要河流的名称、位置、流向及汇入地。[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中东的气候类型分布图,引导学生找出中东主要的气候类型并归纳其在中东的分布和气候特征(出示气候直方图,简单回顾七上旧知识)。[学生活动]看图找出中东主要的气候类型,归纳其在中东的分布,通过气候直方图简单回顾气候特征。(过渡语)中东大面积的热带沙漠气候对该地区各方面都产生了一些影响。[教师活动]通过对中东的气候特点的学习,引申出该地区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借助相关图片资料简要解释。三、课堂小结根据板书进行课堂内容的总结回顾。四、巩固练习1.西亚地区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这“三洲”指()A.亚洲,欧洲,北美洲B.亚洲,欧洲,非洲C.亚洲,非洲,南美洲D.欧洲,非洲,大洋洲2.中东地区周围的“五海”中,是世界最大的内陆湖,与海洋不相连的是()A.黑海B.阿拉伯海C.里海D.红海3.该区域有“五海三洲两洋之地”之称,沟通了“两洋”的快捷水域通道是()A.霍尔木兹海峡B.马六甲海峡C.苏伊士运河D.巴拿马运河4.关于中东地区地理位置重要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B.位于“两洋三洲五海之地”C.包括亚洲西北部和非洲东北部D.地处亚洲、非洲、北美洲三洲交界地带5.该地区具有航运和重要战略地位的水道是()A.巴拿马运河B.苏伊士运河C.直布罗陀海峡D.白令海峡6.中东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其中“三洲”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五海”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中东和西亚两个地区的范围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测练习主要练习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题目不宜过多,简单题型为主,主要目的为检测学生课上学习情况和给予学生学习动力,增强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课堂时间把握的较好,教学过程完成的较顺利,尤其是学生配合度较高,大方向自我感觉不错。但仍有许多地方做得不太好,需要继续学习,课后仔细听了各位老师的精准点评后,我总结了以下几点:1.小组讨论上没有合理的安排好,没有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讨论后缺少学生自主交流环节,应让学生参与讨论的结果展示,突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2.要注意把握教学节奏,既要注意时间把控,又要做到声音的抑扬顿挫,增强语言节奏的感染力。学会利用教学动作去突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避免流于形式。通过本次公开课展示,我深切的感受到一堂成功的公开课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还应具备熟练驾驭课堂和使用多媒体的能力。同时,老师还必须处理好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学生为主体,参考且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有独特的见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进步,多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丰富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让自己迅速成长起来。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它需要我们充分了解教材,了解学生,需要我们认真、谨慎地考虑好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这样每一节课才会是高水平的一节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