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生命安全教育九年级四单元第十四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地震逃生懂自救》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九年级学习目标 (1)理解并分辨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行为和危险行为。(2)结合实际例子,掌握在地震中应采取的正确自救方式。(3)培养紧急事态下的冷静思考能力与自我保护意识。重点 掌握在地震中应采取的正确自救方式难点 理解并分辨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行为和危险行为。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地震对于同学们来说并不陌生,大家熟知的有1976年唐山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2013年雅安地震等。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震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所以地震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叫“12秒自救机会”,即发生地震时,如果你能够在这短短的12秒内根据所处环境迅速做出正确的抉择,就能为自己赢得生存的机会。(1)地震了,我们靠什么来拯救自己的生命呢 大声朗读 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思维。讲授新课 情景园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思考,马某是怎样活下来的?马某活下来是因为倒下的房梁恰好形成了一个小空间,他能够活动手臂,并且能摸到全身的各部位。他等待了几个小时后,开始一点点朝一个方向挖掘,最后爬了出来。小贴士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结实的床下面及坚固的家具旁边,内墙的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智慧屋一、避震的要点1.地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2.室内选择结实避震掩体,室外选择开阔安全地。3.采用蹲下等姿势降低身体重心,保护好头部。切记:别跳楼逃生,不到阳台及窗边。 二、在学校怎样避震 1.正在上课时,迅速抱头躲在各自的课桌下,震后迅速向操场等安全区撤离。 2.在室外时,跑向开阔场地,避开建筑物。 三、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1.在商场、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低矮家具、柱子旁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易碎、易倒的货架或物品。 2.在公交车内。抓牢扶手,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以免摔倒或碰伤。地震后再有序快速下车。 3.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靠在墙边,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地震过后,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四、被埋情况下的自救 1.保持存身空间。避开身体上方容易掉落、倒塌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千万不要使用明火,以防引爆易燃气体;朝有光亮或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设法脱离险境。2.延长生存时间。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维持生命的作用。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3.保持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闭目休息以保存精力和体力。 4.向外求救。用石块敲击发出声响,向外发出呼救信号。在地震发生时,以下一些地方是不适合进行避险的: (1)窗户旁边: 由于窗户可能会破裂,飞溅出的玻璃碎片可能会造成伤害。 (2)大型家具或者装饰品附近: 这些物品可能会因地震而倾倒或移动,有可能会对人造成撞击伤害。 (3)电力设施或者天然气设备附近: 这些地方在地震中容易产生危险,如火灾或者爆炸。(4)山脚或者悬崖下: 土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在这些地方更容易发生。(5)海岸、河边: 避免地震引发的海啸或洪水。(6)高楼大厦底部: 如果建筑物塌陷,将处于直接的危险之中。(7)桥梁下或者隧道内: 这些结构在地震中容易受损,会增加安全风险。(8)要尽可能寻找开阔地域和坚固的遮蔽物进行避险。在地震发生时,逃生包应该包含:(1)头盔 (2)手电筒(3)急救包 (4)多功能工具(5)水和非易腐食物 (6)防尘口罩和防护眼镜(7)哨子 (8)棉手套(9)便携式充电器/电池 (10)身份证件和现金(11)地图和指南针在地震发生时,以下是一些最佳的自救方法:(1)"趴下、遮挡、抓紧(Drop, Cover, and Hold On)":这是一个国际公认的地震自救方法。这个步骤包括趴在地上,找到一处可以为身体提供保护的物体,并坚持抓住直到震动停止。(2)远离可能倒塌的建筑物和其他结构:如可能,你应当立即离开可能因为地震而倒塌的建筑物,电线杆或者树木。(3)如果在室内,躲在坚固的家具下:如果无法立刻逃出建筑,你应该寻找一个坚固的桌子或者其他家具,并蹲在其下面以防止被倒塌的物体砸中。(4)如果在户外,远离建筑物和电线杆:最安全的地方通常是开阔的户外地方,远离任何可能倒塌的物体。(5)如果在驾驶途中,尽快停车并留在车内:如果地震发生时你正在驾车,你应该尽快安全地将车停在路边,并且留在车内直到震动停止。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思考,马某是怎样活下来的?课外拓展观看视频 提高学生调动、整合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发送地震该如何自救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生活经验。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生活经验。课堂练习 训练场一、仔细观察,分组讨论:地震来临时,下面这些行为对不对 跳楼逃生 不对,在地震中,建筑物的摇晃可能会导致人们失去平衡,跳楼逃生极易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躲在坚固的物体下 对,如果有条件,尽量躲在坚固的桌子或其他家具下,这样可以防止落物直接击中,对身体产生保护作用。躲在承重墙的角落对,承重墙相比于非承重墙更为坚固,躲在其角落可以提供更好的保护。躲到有水源的地方不对,地震时应远离水源,因为地震可能引发水管破裂,造成洪水,同时还存在触电的风险。乘电梯逃离不对,地震时电梯可能停电或卡住,使用电梯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快速跑下楼不对,地震时,楼梯间可能塌陷,而且由于楼梯间通常较窄,如果许多人同时跑下楼,容易引发踩踏事件。呆在车内视情况而定,如果你正在开车,应立即停车并保持在车内,远离建筑物、树木、街灯等可能倒塌的物体。但如果你在室内,不应跑到外面去上车。保护头部对,无论何时都应尽量保护好头部,因为头部受伤最为严重,可以使用手或者物体对头部进行保护。二、在教室内,模拟演练地震来临时的紧急措施与躲避方法。 演练一:同学们在教室上课并认真听讲,此时突发地震。步骤提示 第一步:全班学生在座位上认真“听讲”。 第二步:发出“地震”信号,师生就地躲避。 第三步:教师现场检查学生的躲避措施,并给予纠正。 第四步:反复练习,强化避险意识,直到每位同学的动作准确无误。 演练二:课间休息,部分同学散布在教室各个方位聊天、看书或简单游戏等休闲活动,此时突发地震。步骤提示 第一步:两大组先后分别在教室课间休闲活动,每组学生做好分工。第二步:发出“地震”信号,教室内学生采取紧急避险措施。 第三步:教师引导另一组学生点评,并给予纠正。 第四步:反复练习,强化避险意识,直到每位同学的措施到位.。“以柔克刚”的木质建筑结构 作为建筑材料,木材与泥土具有富于韧性、加工灵活、组合方便的优点。在防震方面,主要依靠木结构。有学者认为,木材是一种质轻、力学性能好的建筑材料,具有一定的柔性,在外力作用下比较容易变形,但在一定程度内又有复原的能力。木构架中的所有节点普遍使用榫卯结合,也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再加上传统木构架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柱网平面和梁架布置,使其形成一个具有一定柔性的整体框架结构体系。当地震袭来时,建筑便通过自身的变形消化地震力对结构的破坏能量,起到“以柔克刚”的作用,从而在一定限度内保障 建筑的安全性。 完成练习积极发言,举手回答 引导学生巩固本课所学。强化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 我设计了一个地震自救逃生方案: 在家发生地震时:保持冷静、躲到结实的家具下、避开窗户和大型物品、抓取逃生包(如有)、地震后,谨慎离开。上课发生地震时: 保持冷静,听从老师指示、躲在课桌下,保护头部、避开窗户和大型设施、地震后,有序疏散。在室外发生地震时:到开阔地方停留,远离可能倒塌设施、在车内时,停在安全地方,系好安全带、注意路面裂缝等危险、地震后,前往安全集合点。 学生总结发言 小结提升感悟。板书 地震发生时,保持冷静,避险自救,听从专业指导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3张PPT)《地震求生懂自救》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第14课九年级四单元第十四课时内容总览教学目标01新知导入02新知讲解03课堂练习04新知拓展05课堂总结06目录作业布置07板书设计08教学目标(1)理解并分辨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行为和危险行为。(2)结合实际例子,掌握在地震中应采取的正确自救方式。(3)培养紧急事态下的冷静思考能力与自我保护意识。新知导入地震对于同学们来说并不陌生,大家熟知的有1976年唐山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2013年雅安地震等。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震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所以地震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叫“12秒自救机会”,即发生地震时,如果你能够在这短短的12秒内根据所处环境迅速做出正确的抉择,就能为自己赢得生存的机会。新知导入(1)地震了,我们靠什么来拯救自己的生命呢 新知讲解情境园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思考,马某是怎样活下来的?马某活下来是因为倒下的房梁恰好形成了一个小空间,他能够活动手臂,并且能摸到全身的各部位。他等待了几个小时后,开始一点点朝一个方向挖掘,最后爬了出来。新知讲解小贴士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结实的床下面及坚固的家具旁边,内墙的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新知讲解智慧屋一、避震的要点1.地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2.室内选择结实避震掩体,室外选择开阔安全地。3.采用蹲下等姿势降低身体重心,保护好头部。切记:别跳楼逃生,不到阳台及窗边。新知讲解二、在学校怎样避震1.正在上课时,迅速抱头躲在各自的课桌下,震后迅速向操场等安全区撤离。2.在室外时,跑向开阔场地,避开建筑物。新知讲解三、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1.在商场、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低矮家具、柱子旁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易碎、易倒的货架或物品。2.在公交车内。抓牢扶手,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以免摔倒或碰伤。地震后再有序快速下车。3.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靠在墙边,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地震过后,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有组织地撤离。新知讲解四、被埋情况下的自救1.保持存身空间。避开身体上方容易掉落、倒塌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千万不要使用明火,以防引爆易燃气体;朝有光亮或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设法脱离险境。2.延长生存时间。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维持生命的作用。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3.保持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闭目休息以保存精力和体力。4.向外求救。用石块敲击发出声响,向外发出呼救信号。新知拓展在地震发生时,以下一些地方是不适合进行避险的:(1)窗户旁边: 由于窗户可能会破裂,飞溅出的玻璃碎片可能会造成伤害。(2)大型家具或者装饰品附近: 这些物品可能会因地震而倾倒或移动,有可能会对人造成撞击伤害。(3)电力设施或者天然气设备附近: 这些地方在地震中容易产生危险,如火灾或者爆炸。(4)山脚或者悬崖下: 土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在这些地方更容易发生。新知拓展在地震发生时,以下一些地方是不适合进行避险的:(5)海岸、河边: 避免地震引发的海啸或洪水。(6)高楼大厦底部: 如果建筑物塌陷,将处于直接的危险之中。(7)桥梁下或者隧道内: 这些结构在地震中容易受损,会增加安全风险。(8)要尽可能寻找开阔地域和坚固的遮蔽物进行避险。新知拓展在地震发生时,逃生包应该包含:(1)头盔 (2)手电筒(3)急救包 (4)多功能工具(5)水和非易腐食物 (6)防尘口罩和防护眼镜(7)哨子 (8)棉手套(9)便携式充电器/电池 (10)身份证件和现金(11)地图和指南针新知拓展在地震发生时,以下是一些最佳的自救方法:(1)"趴下、遮挡、抓紧(Drop, Cover, and Hold On)":这是一个国际公认的地震自救方法。这个步骤包括趴在地上,找到一处可以为身体提供保护的物体,并坚持抓住直到震动停止。(2)远离可能倒塌的建筑物和其他结构:如可能,你应当立即离开可能因为地震而倒塌的建筑物,电线杆或者树木。(3)如果在室内,躲在坚固的家具下:如果无法立刻逃出建筑,你应该寻找一个坚固的桌子或者其他家具,并蹲在其下面以防止被倒塌的物体砸中。新知拓展在地震发生时,以下是一些最佳的自救方法:(4)如果在户外,远离建筑物和电线杆:最安全的地方通常是开阔的户外地方,远离任何可能倒塌的物体。(5)如果在驾驶途中,尽快停车并留在车内:如果地震发生时你正在驾车,你应该尽快安全地将车停在路边,并且留在车内直到震动停止。新知拓展课堂练习训练场一、仔细观察,分组讨论:地震来临时,下面这些行为对不对 跳楼逃生不对,在地震中,建筑物的摇晃可能会导致人们失去平衡,跳楼逃生极易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课堂练习训练场一、仔细观察,分组讨论:地震来临时,下面这些行为对不对 躲在坚固的物体下对,如果有条件,尽量躲在坚固的桌子或其他家具下,这样可以防止落物直接击中,对身体产生保护作用。课堂练习训练场一、仔细观察,分组讨论:地震来临时,下面这些行为对不对 躲在承重墙的角落对,承重墙相比于非承重墙更为坚固,躲在其角落可以提供更好的保护。课堂练习训练场一、仔细观察,分组讨论:地震来临时,下面这些行为对不对 躲到有水源的地方不对,地震时应远离水源,因为地震可能引发水管破裂,造成洪水,同时还存在触电的风险。课堂练习训练场一、仔细观察,分组讨论:地震来临时,下面这些行为对不对 乘电梯逃离不对,地震时电梯可能停电或卡住,使用电梯是非常危险的行为。课堂练习训练场一、仔细观察,分组讨论:地震来临时,下面这些行为对不对 快速跑下楼不对,地震时,楼梯间可能塌陷,而且由于楼梯间通常较窄,如果许多人同时跑下楼,容易引发踩踏事件。课堂练习训练场一、仔细观察,分组讨论:地震来临时,下面这些行为对不对 呆在车内视情况而定,如果你正在开车,应立即停车并保持在车内,远离建筑物、树木、街灯等可能倒塌的物体。但如果你在室内,不应跑到外面去上车。课堂练习训练场一、仔细观察,分组讨论:地震来临时,下面这些行为对不对 保护头部对,无论何时都应尽量保护好头部,因为头部受伤最为严重,可以使用手或者物体对头部进行保护。课堂练习训练场二、在教室内,模拟演练地震来临时的紧急措施与躲避方法。演练一:同学们在教室上课并认真听讲,此时突发地震。步骤提示第一步:全班学生在座位上认真“听讲”。第二步:发出“地震”信号,师生就地躲避。第三步:教师现场检查学生的躲避措施,并给予纠正。第四步:反复练习,强化避险意识,直到每位同学的动作准确无误。课堂练习训练场演练二:课间休息,部分同学散布在教室各个方位聊天、看书或简单游戏等休闲活动,此时突发地震。步骤提示第一步:两大组先后分别在教室课间休闲活动,每组学生做好分工。第二步:发出“地震”信号,教室内学生采取紧急避险措施。第三步:教师引导另一组学生点评,并给予纠正。第四步:反复练习,强化避险意识,直到每位同学的措施到位.。课堂练习“以柔克刚”的木质建筑结构作为建筑材料,木材与泥土具有富于韧性、加工灵活、组合方便的优点。在防震方面,主要依靠木结构。有学者认为,木材是一种质轻、力学性能好的建筑材料,具有一定的柔性,在外力作用下比较容易变形,但在一定程度内又有复原的能力。木构架中的所有节点普遍使用榫卯结合,也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再加上传统木构架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柱网平面和梁架布置,使其形成一个具有一定柔性的整体框架结构体系。当地震袭来时,建筑便通过自身的变形消化地震力对结构的破坏能量,起到“以柔克刚”的作用,从而在一定限度内保障建筑的安全性。锦 囊 小 卷课堂总结我的收获我设计了一个地震自救逃生方案:在家发生地震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课发生地震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室外发生地震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冷静、躲到结实的家具下、避开窗户和大型物品、抓取逃生包(如有)、地震后,谨慎离开。保持冷静,听从老师指示、躲在课桌下,保护头部、避开窗户和大型设施、地震后,有序疏散。到开阔地方停留,远离可能倒塌设施、在车内时,停在安全地方,系好安全带、注意路面裂缝等危险、地震后,前往安全集合点。作业布置1、请完成一篇关于“家庭防震准备”的短篇文章。板书设计地震发生时,保持冷静,避险自救,听从专业指导。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九年级 第14课《地震逃生懂自救》教案.doc 【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九年级 第14课《地震逃生懂自救》课件.pptx 新知拓展.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