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3)心理健康六年级上册第五课 做新时代的“小雷锋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2013)心理健康六年级上册第五课 做新时代的“小雷锋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五课《做新时代的“小雷锋”》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雷锋精神的内涵和价值,认识到做小雷锋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1. 雷锋精神的内涵和实践。
2. 培养学生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难点:
如何激发学生对雷锋精神的兴趣和热情,并将其付诸实践。
教学方法:
1. 教师讲解雷锋精神的故事和内涵,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 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身边的雷锋故事。
3. 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雷锋精神。
教学过程:
1. 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和认知。
2. 讲解雷锋的事迹和精神内涵,强调他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价值。
3. 分组进行案例分享和讨论,让学生分享身边发生的雷锋故事,加强学生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和认同。
4. 设计实践活动,如义务劳动、志愿服务等,让学生亲身体验雷锋精神的实践和价值,并总结经验和感悟。
5. 学生进行反思和讨论,分享实践活动中的困难和收获,并展望未来如何继续践行雷锋精神。
问题一:雷锋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雷锋精神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无私奉献、乐于助人、艰苦奋斗、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等。雷锋是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典范,他的奉献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人们。
问题二:如何培养学生雷锋精神?
1. 通过故事分享和案例分析,向学生展示雷锋的奉献精神和优秀品质,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考。
2.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反思,帮助他们认识到身边的小事也能体现雷锋精神,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做善事和尽力帮助他人。
3. 设计实践活动,如组织义工活动、参与社区服务等,让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和实践雷锋精神。
4. 借助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激励他们一起履行社会责任,共同传承和发扬雷锋精神。
问题三:如何评价学生对雷锋精神的实践和理解?
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质量,评估他们对雷锋精神的付诸行动。
2. 收集学生对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反思,评估他们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和体悟。
3.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让他们分享实践活动的困难与收获,进一步深化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和认同。
4.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和服务社会的习惯,通过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社交互动进行综合评价,以便评估学生的真实实践情况和影响力。
评价方法:
1. 观察学生在案例分享和讨论中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反思和总结,评估学生对雷锋精神的实践和价值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
1. 有关雷锋的事迹和精神的教材、文章或视频资料。
2. 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场地。
注意事项:
1.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和情感共鸣,提高学生对雷锋精神的兴趣和参与度。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供支持和反馈,帮助他们体验和践行雷锋精神。
3. 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实践活动的意义和收获,激发他们持续践行雷锋精神的动力和意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