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合格考必背知识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1.物质资料的生产(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劳动物质财富的源泉, 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2)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地位)(3)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之一—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①内容: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②地位: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2.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公有制经济)(1)地位: 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物质制度的基础。(2) 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①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物质制度的基础。②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③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3)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公有制(主体)≠国有经济(主导)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要有量的优势, 更要有质的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会脉 、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 领域, 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 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4) 如何发展壮大国有经济?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做 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 、控制力 、影响力 、抗风险能力。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3 、在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1) 形式: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外资经济(2)地位: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 作用: 支撑经济增长 、促进创新 、扩大就业 、增加税收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 、配置资源的两种手段: 计划与市场2 、市场配置资源/市场调节/市场经济市场机制(手段): 价格 、供求 、竞争市场优点:①市场价格及其波动能够反映供求状况及其变化,市场供求的变化也会影响市场价格②市场竞争能够引导资源流向效率高的领域和企业,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实现优胜劣汰市场缺陷: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②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弊病。 ③单纯由市场调节会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导致资源浪费;会导致经济运行大起大落,社会经 济不稳定; 会产生不正当竞争 、垄断, 损害社会公平; 会导致收入差距拉大。3 、现代市场体系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基础)( 1) 是什么: 企业自主经营 、公平竞争, 消费者自由选择 、 自主消费, 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 、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2) 为什么: 统一开放 、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3 )怎么做:①良好的市场运行需要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 因此要建立公平开放 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规则、完善公平竞争制度、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要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②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③市场调节的不足要求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加强市场监管4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科学的宏观调控)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 、增加就业 、稳定物价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怎么调: 运用宏观经济政策, 最常用的经济手段即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以扩张性为例)经济状况: 当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经济萎缩,经济运行受需求不足制约 (通货紧缩)。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以刺激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应对举措: A.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增加经济建设支出 、减少税收 、增发国债B.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发行量、降低货币存贷款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 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 要特征。②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③科学的宏观调控 、有效的政府治理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2)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处理好两只手的关系)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机制(价格、供求、竞争机制)吸引多 元主体参与市场经济;②更好的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的作用,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政策支持,引导多元 主体及资本进入, 激发市场活力。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1 、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 做到发展为了 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 、新发展理念——措施 (措施可转变成意义: 有利于 …)①坚持创新发展 。②坚持协调发展 。③坚持绿色发展 。④坚持开放发展 。⑤坚持共享发展。3 、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如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1) 建设创新引领 、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坚持创新驱动融合发展(2)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3) 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4) 建设彰显优势 、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5) 建没多元平衡 、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6)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7) 全面贯彻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的新发展理念(8)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9)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 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1 、分配制度: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 、按劳分配( 1) 原 因必要性:①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② 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③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④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 和特点重要性: ①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 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发展。②根本否定了剥削制度,体现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地位。(2) 实现形式:①公有制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②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土地的劳动所得; ③农民专业合作社 、股份合作社职工的工资收入。3 、按要素分配的方式( 1) 种类及对应形式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债券所得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按土地要素分配: 如土地 、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按劳动要素分配: 非公经济 (个体 、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中的职工的工资 、奖金 、津贴。按技术要素分配: 技术入股 、专利使用 、技术转让的收入。按管理要素分配: 经营管理要素获得的收入主要是通过股权激励方式获得的股份分红。按数据要素分配: 凭借大数据 、人工智能 、互联网+等信息技术 、数字经济取得收入(2) 意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 认,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 化配置, 促进经济发展。4 、收入途径: 个人获取收人的途径看, 居民收入主要包括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①劳动性收入, 是指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人, 包括工资 、奖金 、津贴等。②财产性收入,是指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人,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 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③经营性收入指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④转移性收入指国家 、单位 、社会团体对住户的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 包括养老金、 社会救济和补助 、政策性生产补贴。5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1) 原因: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 是改善民生 、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 、最直接的方式。(2) 措施: 生产决定分配, 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生产力 。(根本措施) 必须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理顺国家 、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 要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 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 在再分配方面,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 税收调节。 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 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人者收人,调节过高收人清理规范隐形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6 、 区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初次分配 再分配主体 企业 政府范围 物质生产领域 全社会手段 市场机制 税收 、社会保障 、转移支付举例 企业事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企 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按生 产要素参与分配获得的收入 个人所得税 、财产税; 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而支 付的各项费用, 包括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社会 救助等7 、社会保障( 1)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因:①社会保障作为精巧的“社会减震器 ”,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②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人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③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 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2) 社会保障的内容: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 、社会优抚(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措施全覆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完善社会保障要权责清晰。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 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