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学案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学案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经济全球化
第七课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核心考点1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一、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1.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形成与健全。
(1)起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
(2)历程: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建立了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体系。
【点拨提升】
1.全方位: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各类型国家的开放,不仅在经济领域,而且在文化等领域都坚持对外开放。
2.宽领域:就是立足国情,不仅对国际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市场开放,而且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等广泛领域。
3.多层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形成全国范围的对外开放。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5.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1)总体要求:在新时代,我国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2)走进新时代,我国如何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新时代,我国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点拨提升】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不能说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3)走进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如何适应新形势?(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措施)[大题有法宝]
①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②要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拓展对外贸易,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③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特别提醒】
1.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是: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2.出口竞争新优势的核心是:我国要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3.负面清单管理
含义:负面清单管理是指政府规定哪些经济领域不开放,除了清单上的禁区,其他行业、实质:它相当于投资领域的“黑名单”,列明了企业不能投资的领域和行业。
领域和经济活动都许可。
意义:对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将外商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这有助于构建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二、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1.我们实施对外开放应坚持的原则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任何时候都不能依赖别人搞建设,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的出发点,这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
2.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因:
(1)由我国的国情决定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赖别人搞建设,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的出发点,这也是中华民族自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
(2)由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和我国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现状决定
我们尤其要矢志不移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
立足我国国情,放眼世界,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既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又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外开放和自力更生好比两条强有力的“腿”,支撑我国经济迈入现代化。
【特别提醒】
只要坚持了对外开放,就能实现我国经济的现代化。此句话错误
实现我国经济的现代化,既离不开坚持对外开放,又离不开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是支撑我国经济迈入现代化的两条“腿”。
4.反对错误倾向: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未来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中国的对外开放不会停滞,更不会走回头路。我们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5.如何处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1)立足我国国情,放眼世界,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既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又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技术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和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未来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
核心考点2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1.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1)我国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和挑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
(2)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2.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
(1)中国对全球减贫事业做出重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数亿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的大多数,这本身就是对世界发展的巨大贡献,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启示。
(2)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机遇:
①中国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广阔市场、更充足资本、更丰富产品、更宝贵合作机会,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推动力;
②中国同一大批国家的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二、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1.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做出了哪些贡献?(中国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1)新起点:
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这个新起点,是中国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的新起点。
(2)新举措:(中国态度):
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持续发展,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3)中国主张
①中国奉行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规则制定,按照共同制定的规则办事,通过协商为应对共同的挑战找到共赢的解决方案。
②中国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为世界经济增长发掘新动力,使世界经济增长更加包容。
中国行动:
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繁荣。
[易混易错]
我国贸易正朝着优化结构、扩大规模方向转变
是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
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应使出口额远远高于进口额
出口额远远高于进口额会带来通货膨胀,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世贸组织最重要的贸易原则是:非歧视原则
我国的经济发展得益于世界经济顺应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
我国的经济发展得益于中国经济发展顺应世界经济的趋势
解决跨国问题需要推翻现有的全球治理机制
现有全球治理机制有缺陷也有积极作用。要改革和完善
确立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有利推动我国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我国早已确立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已经由引进来调整为走出去
我国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
我国需要把对外经济作为发展的基点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发展的基点
我国已经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X)
我国正在逐步建立全面开放新格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