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1.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1.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对“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习,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意义,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实践观点,和与时俱进的特征对指导实践的重要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自信。 2.科学精神:理解实践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 3.法治意识: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升政治课思想水平,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4.公共参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指导下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学情分析 本框对应的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2020年修订)》模块4“哲学与文化”的内容要求:“11比较哲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异同,理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学习本框内容,学生能够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观察分析社会生活现象,作出科学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基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解中国重大理论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行动指南。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的发展,善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看待事情,解决问题。
教法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议题式教学法
重点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及基本特征。
难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2023年“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引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引出跨越20年的“千万工程”计划,了解“千万工程”何以深得民心。 思考“千万工程”中蕴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里“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哪些。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了解“千万工程”这项惠及千万百姓的重大决策中充分运用的哲学思考和理论支持。
探究新知 总议题:“千万工程”里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求真的哲学,而提到求真的哲学则会想到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哲学。但马克思主义并不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因为马克思主义包含的内容要更宽泛,它不仅包含世界观和方法论,还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的社会主义指导。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同时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所以我没即将走近“马克思”,走进“科学的世界观及防和方法论”中探寻究竟。 议题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 【议题情境一】:“千万工程”是经系统地深入调查研究而做出实施的科学决策。那么在调查研究中习近平同志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切入点,推动了“千万工程”的开始,更深层的目标是解决“三农”问题,从而推动城乡共同繁荣。 议学任务一:结合材料分析,产生“千万工程” 的背景中如何体现科学决策? 层层递进的指导思想也反映出了群众根基,民心所向,正如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一次次工人起义由于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先进的政党所以均以失败告终,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历史的教训帮助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重获自由,是时代所需,是民心所向,获得了阶级基础;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也并非“一拍脑瓜”的产物,它是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优质产物。这也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除了理论支持和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科学”更是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入在内,将自然科学作为前提,顺应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议学小结:故而,它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有着阶级基础、理论来源和科学前提的必然产物。 议题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使命 【议题情境二】: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这个百年大党始终不变的初心。所以“千万工程”的开始就以“解决群众诉求”开始,以群众声音作为工作重心,捕捉群众需求、解决群众痛点、满足群众意愿,真正落实群众工作。 议学任务二:结合材料分析,“千万工程”落实群众需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哪些特性? “千万工程”的开始就以解决群众诉求作为开始本就体现人民的重要性,坚守人民立场的鲜明价值取向。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立足群众的痛点进行发展建设,体现“千万工程”决策的科学性。这也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依据。 议学小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他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索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作为历史使命,这样科学先进的指导理论也成了无产阶级为自由斗争的精神武器。 议题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议题情境三】:阅读材料:从问题提出到目标确定,再到路径探索,“千万工程”决策的每一步都是以实际出发,在困难中反复实践,不断进取,20年始终坚持绿色发展,才得以让浙江乡村发展有了历史性的蝶变。 议学任务三:结合材料分析,“千万工程”的重大决策蕴含哪些哲学智慧? 通过收集、倾听、梳理群众反映,找准群众统建,满足群众意愿,从本质上揭示了在策略上“千万工程”以科学的论断坚持人民群众作为工作重心。体现了千万工程里蕴含哲学的科学性和人民性。 议学小结:实践观点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无奈在历史观、社会观和认识中,都将实践作为基础,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正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不同。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遵循实事求是,结合理论判断、辨别和思考,产生的哲学思想。这也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理论思想。而这一思想区别于传统哲学的唯心主义的理论思想。这就要重新提到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在传统的哲学基础上照搬或者全盘摒弃,而是批判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形成了新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并将二者有机结合为我所用。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道路。 马克思说“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它作为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革命性与科学性中间做到了和谐统一。 习近平在2016年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证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部科学的发展史,而他的发展除了强大的科学的理论支持,更在于它不断吸收性着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 议题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议题情境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总书记的讲话一针见血、含义深刻,不仅为我们全面、深入、系统、准确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未来之问指明了方向。 议学任务四: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根源就在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切行动提供了科学指南,这既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所决定的,又是由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决定的。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百折不挠、发愤图强,砥砺奋进、勇毅前行,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议学小结: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飞跃。 阅读材料,并独立思考问题,回答老师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课本与材料结合,锻炼同学们的总结能力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千万工程”中的哲学思考。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基本特征、以及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课堂小结 本课从“千万工程”谈起,探究千万工程里蕴含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同时,通过教学,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哲学思想。 总结笔记 加深理解
作业设计 1、知识性作业一:做练习册相关知识 2、实践性作业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发展中体现了哪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