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政治课堂教学设计表课题内容 社会历史的本质 授课类型 新授课授课对象 高二 授课时间 40分钟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 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为依据,呈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的基本内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课程标准依据: 本课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1年版2022年修订印制)》必修二《经济与社会》内容要求1.1编写。内容要求:“剖析生活实例,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解价值观的形成与时代和环境密切相关。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内容围绕“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展开,寻觅社会历史的真谛和规律。本课时下设两目,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这两目的内容不是很难理解,在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理清基本概念的前提下通过探究活动的设计,师生一起合作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提升学生的分析探讨能力和归纳整理能力,理解和认同社会历史的本质。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第一单元以及第四课《探究认识的奥秘》内容之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为探究“社会历史的本质”提供了必要的认知基础。学生已基本具备自主、互动、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和经验。但即兴探究的能力较差,需要老师的适时启发、引导和点拨。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唯心主义。 科学精神:分析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六、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 重点: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难点: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教学方法: 1.议题情景式教学法2.讲练结合教学法3.分层教学法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前准备 2分钟 强调阅读要求 阅读课本对照学习目标进行标识 熟悉教材,明确学习任务过 渡 2分钟 同学们,一首《梨花又绽放》唱出了浓浓乡情。其实啊在我们身边也有这么一个让人迷恋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感受它的魅力。导 入 播放视频《树山村》 观看视频 激发学习兴 趣引出议题过 渡 2分钟 同学们,现在的树山村已经成为人们争先打卡的全国闻名网红地了。然而二十年前,这里只有一条泥泞的小路,奇迹是如何发生的呢,本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访问树山村,看看这里的人们是如何用勤劳的双手守住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的。本堂课我们的议题是以“醉美树山之蝶变”探寻社会历史的本质。总议题:以“醉美树山之蝶变”探寻社会历史的本质过 渡 让我们一起走进树山,开启探寻答案之旅的第一个篇章“艰难的抉择”。分议题一:“艰难的抉择”-----脚踏实地走富裕之路。讲授新课 1分钟 出示一组树山村图片 观看图片学生1学生2发表感受作评论 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问题能力过 渡 二十年前,那里很穷,能变钱的只有水稻和小麦。于是当年的村干部为了改变村里的经济状况,请来了农科院的专家做实地考察。于是有了这样的情境。让我们一起来还原一下当时的座谈会情景。讲授新课 10分钟 教师出示座谈会各角色发言汇总。 提出任务(问题)明确要求 探究活动一: 角色扮演,小组探究,分享成果 。 探究问题: 作为树山村的一员,你会做出怎样的抉择? 教师参与组织学生分小组代表发言。引导分析总结。 ①.我理解你的想法,其他小组有没有人认为他们的方案不可行,请你反驳。 ②.除了当时穷困的状况需要改变这一点之外,能不能找到你们选择种梨的其他依据? ③这里一定适合种梨吗?专家说的一定正确吗?有没有气候土质条件适不适合? ④同学们请大家思考,刚才你们的抉择中,能种梨各种客观的依据,从哲学角度属于什么范畴?专家的建议,村民的观点又属于什么哲学范畴? ⑤对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依据,那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如何描述的? 出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并提示学生补充方法论。教师板书归纳知识点(图示) 设问:方法论要求一切从社会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我们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有没有违反这样的要求?试着举例说明。 学生分角色(农科院专家、村干部、村民代表)参与体验还原座谈会情景 思考问题,小组合作讨论,组内统一意见并做汇报总结。 各小组做代表性发言 其他小组发表不同意见。 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回答问题 学生阅读课本梳理知识。归纳总结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第一方面,补充方法论。 学生举例体验正确的方法论要求。 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性,体验感悟真实情景下的思想利益冲突与矛盾。 搭建生本交流、生生交流的桥梁。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参与意识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举例说明体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举一反三的知识迁移能力。过渡 同学们,十年前树山村和你们的抉择是一样的,梨花绽放树山村富裕了起来,然而它也面临过成长的烦恼。分议题二:以“前瞻性战略眼光”助力树山扬帆远航教授新课 15分钟 教师播放《树山村村主任采访》 2.探究活动二:角色扮演,出示问题 探究问题㈠: ①.成长的树山村遇到了哪些新的问题呢? ②.这对这些新的问题村民们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你如何看待这些村民的观点呢? 3.教师组织引导问题讨论 探究问题㈡: 你为什么认为年长村民的观点保守呢?你为什么觉得年轻村民的观点又太过激进呢? 4.教师评价分析总结 教师板书归纳知识点(图示) 5.组织引导问题讨论 提示学生补充笔记,正确的社会意识要跟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探究问题㈢: 面对新的变化的实际情况,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①.规划师团队开发出新的文化创意卡通,对树山村的整体实力的提升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②.规划师团队对树山村提出的前瞻性的科学的合理的规划从哲学角度属于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呢? ③.这些前瞻性的意见对树山村大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④这些前瞻性的科学的规划和年长村民的想法有什么样的特点? 教师板书归纳意识相对独立性知识点(图示)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 小组合作交流各小组代表做分析说明。 学生补充笔记 学生思考并对作分析 6学生阅读课本梳理知识。归纳总结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第二方面,补充方法论。 合作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 2.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性,体验感悟真实情景下的思想利益冲突与矛盾。 3.学生通过议题的探讨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的辩证关系,获得知识,锻炼学生的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概括能力。过渡 今天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引导下,树山村的整体面貌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分议题三、“以梦为马真抓实干”探实践真知新课讲授 6分钟 教师出示树山村发展成果图片 探究问题三: 这些成果是怎样实现的? 教师板书 出示劳动场景图片并播放视频《规划师团队的寄语》 出示任务并明确要求:凝练树山人民在建设实践中蕴含的树山精神。 教师板书实践的知识点(图示) 助力树山为树山加油写宣传语 学生观看图片资料 独立回答问题 观看图片视频资料思考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组内统一意见代表总结发言 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归纳总结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4.小组合作学习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5.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九、课堂总结:(2分钟)教师布置总结任务并提出总结形式和时间要求 分析评价学生总结成果并出示本节课知识总结 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本节课知识总结并展示总结成果课后作业:1.所有人《同步导学案》基础部分 2.中等层次的同学完成能力提升部分联系 3.第一层次学生完成专项强化练 4.第一层次学生五年高考练三年模拟练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对学情的了解和掌握不到位,导致对有效问题讨论和结果和预设的与出入。 教学环节活动安排上重难点的突破上有效问题的设置上不能引起学生充分讨论。 教学时间上安排有大进一步优化和调整。 4.情景材料的选取上要一例到底,要有典型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