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 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授课时间 二周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用时 1教学目标 1、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和意义。教学重难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和意义。教学方法 讲授分析法、情景探究法、讨论法教学用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具/教学资源 多媒体、黑板、粉笔课后作业 笔记课堂板书教学反思 重点记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和意义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第二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探究活动:播放视频《改革开放40周年官方动画宣传片》,说说改革开放带来哪些变化。学生活动:观看视频,结合史料,思考回答教师活动:点评总结,梳理知识点知识点一 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的开启(1)决策: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依据: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2.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①农村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②企业改革: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③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1984年,开放了包括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至此,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④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12大开幕词中响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展现命题,回答了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走什么样的道路这一全党和全国人民最为关心的重大问题,成为指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⑤1987年,党的13大指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这个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甚至证明这条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3.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这都表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以后改革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2003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4.改革开放的意义: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飞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探究活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为了解决时代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总结实践经验,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同学们结合课本总结一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内容。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回答问题教师活动:点评总结,梳理知识点。知识点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创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与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最可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内容: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党建方向实事求是,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接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也偶遇将灾变投注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中国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代表重要思想。内容: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党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给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特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解决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创立:党的16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深刻认识和伟大的形式上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内容: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党抓住主要战略机遇及聚精会神,可见111谋发展,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生活在激情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德亚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面向者,友谊循序渐进的确立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各理论成果的联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事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二.课堂讨论2001 年,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觉成立8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觉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觉;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政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世纪之交为什么要提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课堂小结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中国共产觉领导人民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咯、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路、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535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