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 题 《推进绿色发展》 授课时间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用时 2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2.思考人与自然是怎样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学重难点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材料分析法教学用书 《思想政治基础模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具/教学资源 PPT课件、教材课后作业 做好课堂笔记课堂板书教学反思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第一部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新课导入生态文明是社会进生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人与自然该如何相处?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怎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学习本课,我们将进一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握推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的意义与要求。(二)讲授新课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阅读与思考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細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叔聚中心和贮藏库。”四大文明古国均发源于森林茂密、水量丰沛、田野肥天的地区。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的衰落与生态环境衰退特别是严重的土地荒漠化直接相关。我国历史上一些地区也有过惨痛教训,楼兰古城因屯星开荒、 盲目灌溉,导致孔雀河改道而衰落。 始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距今已有2000 多年历史。这一根据岷江的洪涝规律和成都平原悬江的地势特点,因势利导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不仅造福当时,而且泽被后世。人与自然是怎样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1)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自然是生命之母,广衣的草原、肥洪的土地、渔产丰富的江河湖海等,不仅给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来源,也给人类提供了生产资料来源。大自然孕育抚养了人类,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2)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吉今中外,生态破坏、文明衰落的事例众多。历史教训表明,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人,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后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也积累了不少生态环境问题。为扭转这一局面,我们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 、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白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相关链接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恩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阐释了人与自然、保护与发展、环境与民生、国内与国际等关系,就其主要方西来讲,集中体现为“十个坚持”。①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②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③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④ 坚持録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⑤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⑥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⑦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⑧ 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⑨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⑩ 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阅读与思考浙江省安吉县余村是提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地方。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菲着优质的矿石资源成为安吉 “首富村”,却也付出了环境污染的代价。2005年8月15日,时任渐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这儿考察时,以充满前瞻性的战路眼光,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余村人以此为指导,因地制宜发展白茶、椅业等产业,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经济。如今的余村,群山巷翠,竹海绵延,已成为国家4A 级景区、全国文明村、宜居示范村。结合余村发生的巨大变化,说说你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解。(1)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既是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相关链接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的需要的发展。 (1)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共有财富,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社。山峦层林尺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这样的自然美景,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对人的生存来说,全态环境设有替代品,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如果空气、饮用水都不合格,哪有什么幸福可言。空气、水、土壤、蓝天等自然资源用之不觉、失之难续。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镜也是为了民生,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 (2)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绿水青山是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也是人类永线发展的最大本钱。离开了绿水青山,人类社会的一切财富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坚定不移地保护绿水青山这个 “金饭碗”,利用自然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壮大“美丽经济”,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相关链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自1962 年建场以来,几代人听从觉的召唤,响应国家号召,在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成功培育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党的十九大以来,林场大力推进荒山造林绿化,完成各类造林数万亩,每年产出的物质产品和生态服务总价值达上百亿元;林场良好的生态环境带动了周边区域乡村游、农家乐、土特产品加工等产业迅速发展,有力带动了周边乡村脱贫致富。2017 年9月,林场被命名为全国首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21年2月,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乾大会上,林场被授子“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同年9月,获得联合国防治荒漠化领域最高荣誉一“土地生命奖”。 启思导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保护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你的家乡为保护生态采取了哪些举措,效果如何?你对家乡政府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有何建议?第二部分实现可持续发展1. 推进绿色生产方式阅读与思考 2020 年9月,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提出:“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是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动,各国必须迈出决定性步伐。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中和。”2022 年,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聚实施碳达峰行动。” 查阅资料,了解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我国为什么制定上述目标?绿色生产方式,要求按照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组织生产,创造绿色产品、满足绿色消费。绿色产品是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产品。从开发设计、原料采用、加工制造、流通、使用、报废处理到再利用的全过程,都采取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工艺,即“清洁工艺”,以最大限度减轻或消除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就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资源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为抓手,全方位全过程推进生产方式的绿色低碳循环化改造,在生产的全过程中提高绿色发展水平。2.形成绿色生活方式阅读与思考 我国每年浪费的食物相当于 2亿人一年的口粮,数量惊人,反对“舌尖上的浪费”刻不容缓。在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大城市,机动车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细颗粒物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污染物,推广 “绿色出行”事不宜迟。 请查找《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 》看看对个人与家庭饮食有哪些相关规定。除了反对“舌尖上的浪费”和提倡“绿色出行” 外,你还知道哪些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衣、食、住、用、行等日常生活中注重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人们良好的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意识。相关链接 绿色生活方式,倡导人们在生活作息时尽量减少能量耗费,从而減低含碳物质的燃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减缓温室效应。绿色生活涉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早到晚,从头到脚,几乎每个人每天每一个生活细节都会涉及绿色或不绿色的选择问题。我们的生活方式是否绿色,直接关系能源资源消耗和生活废弃物的产生与排放,对生态环境具有重大影响。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是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又一内在要求。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养生态道德和行 为准则,让天蓝地绿水清深人人心;要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要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对人们消费行为的规范与引导。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一习近平三、 布置作业四、教学反思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